立足新媒体时代下中职班主任德育策略探究
2021-11-28陈贵明
陈贵明
(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永川 402160)
引言: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教育界就提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就是在于纠正产生了幼儿园成为小学的预科班,对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等问题的“应试教育”。而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然成为了重点的关注对象。而对于德育而言,他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尤其是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班学生来说,良好的德育,更能使其在社会上如鱼得水。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人们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于班主任如何利用新媒体制定合理的德育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德育发展状况与如何运用素质教育制定良好的德育策略。
一、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德育教育
新媒体技术指的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是当今时代的产物。当今时代,已经属于网络时代,而新媒体却又是网络时代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它巧妙地将网络技术与各种网络媒体相结合,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新媒体,顺应时代的需求,这些新媒体已经慢慢地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了。但其最主要还是应用于教学当中,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例如教师在课堂上PPT的广泛使用,在课堂上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频的运用等等教学方式,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资料的展示力和交互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课前,教师在经过精心的准备后,运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从而创作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并应用于对学生的教学上,在贴合学生的兴趣与在顺应新时代的趋势下,为学生呈现有趣且内容丰富的PPT教学资料等,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资源的主动汲取中,快乐地接受相关的知识,利用教师提供的优质教学视频,熟练掌握相关的题型,从而对学习更加热情、更加主动。
德育即思想道德的教育,道德品质的教育。道德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能从更广范围内规范人的行为,比如有的是法律没有规定,但是道德上不允许,所以被人谴责,自己也会羞愧(恬不知耻的人除外)。
在学校,学生受到教师和周边学生的模仿化熏陶,有着较浓厚的德育环境。教师在接受政治培训后,在行为处事中会不自觉展露出端正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给以正确的行为模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学校内,由于受到学校里端正的读书风气,校园内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得无数学生在这积极乐观、充满斗志和聚集了正能量的氛围中不断接受德育的教学,这些在社会中的其他地方都是不能体会到的,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德育教学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潜意识下被源源不断吸收的。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内的秩序永远都是循序渐进,工工整整的,学生在这样的秩序下所能感受到的安全感也是十分强烈的,对于学生的生活需求,校园内也能达到基本的满足,因此,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在不用顾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问题下,主动地积极地接受德育方面的教育。但学生终究是属于家长的,家庭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家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相对于学校来说更加重要。因此,要树立起道德旗帜,最先拯救的应该是家长。因为道德形成是小时候受的影响,家长有直接的责任。其次是老师和学校,这倒不是说老师没有道德,只是老师应该不仅仅是教书,还应该育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够成才。最后便是社会,人们进入社会,虽然本身的道德教育已经有了一定体系,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使其发生巨大的改变,因此我们便需要多方面来促进道德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对于大多数中职生家庭来说,大多数人的父母可能都是在外务工,对于儿女的教育并没有放在心上,尤其是对于德育而言,她们在家庭中学到的几乎是微乎其微,这就导致了许多中职生对于德育这个词而言都还没有进行了解。同时,更多的中职生对于德育的学习是通过家人朋友的所作所为学习到的,因此家庭环境也是发展德育的重要条件,所以家庭环境这一环节必须添加到班主任的德育策略之中,这样方能让中职生们从源头学习德育。不然的话,德育在萌生之初便会受到巨大的阻碍。
学校并不是学生生活的唯一地方,家庭也是学生生活的地方。中职班主任不可能随时关注到每个人的家庭,所以他能做的只有让德育进入家庭,让家长指导学生。借助新媒体,能够让家长更好的学习德育,首先必须要让家长知道德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如今的素质教育条件下的某个时刻,德育远远要比成绩重要,让家长不要仅仅只关注于儿女的成绩好坏,更重要的是关心儿女在全方位和全面的发展,尤其是要更加注重孩子在德育上的发展。其次,德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口头上,更应将其实践于活动中,家长只有以身作则,方能使儿女们更好地了解学习德育。发展德育。在家庭中学习了良好的德育,也能促进班主任在学校对于德育的管理。
二、学生评选“好”字多样化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副课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从而导致老师们的注意力永远只在学习成绩上面,而忽略了对于学生们道德的教育。尤其是对于中职生而言,他们的学业更为繁重,一整天除了主课学习,几乎没有了其他的课外活动与课外学习。可能在很多时候,老师们会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每次当教育部说需要进行道德教育时,他们却依旧仅仅是下达一个通知而已,而对于学生们是否根据通知来做却是漠不关心,在应试教育中学习成绩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仅仅只有成绩才是对学生的肯定,更是对于他们老师自己教学能力的肯定。
在学校里,学生的好坏与评先评优不仅仅只关注于学生的成绩,在如今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德育更能够评定学生的好坏。有句话说得好“有才有德是优秀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这句话准确的说明了德与才中德更为重要。对于中职班主任而言,在班级内制定良好的德育条规,是促进学生们德育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班主任眼中的好学生,我们所要求的“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而不仅仅是成绩上面的好。我们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记录和归纳比较,然后再评学出“好”学生。树立班级中的学习标杆,给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促进德育教育
对于中职生而言,他们虽然没有走出社会,但是他们却能够深切地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便会学习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处事,因此,社会中人们对他们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可能正是由于他们所接触到的人不同,从而导致他们的思想道德和道德品质完全不同,倘若遇到道德品质优秀的人,他的道德品质也会变得优秀,倘若遇到不讲道德之人,他也会变得毫无道德可言,因此社会环境也是中职生们德育培养的重要地方。
对于进入社会的中职生们而言,德育的学习不仅仅来源于学习他人,或从他人身上学习,更多的是要学会自主学习,我们应该总结自身的生活经历,从而分析出自己德育的不足,再进行提高纠正。因此班主任需要让学生自己通过多媒体了解到生活中的道德教育,不断充实,不断进步。为之后进入社会中能够很好地学的道德教育打好基础,做好准备。班主任需要知道自己只是道德教育的引导者和搬运工,真正的道德教育靠的是学生自身所能够学到的道德教育。倘若学生不能听从老师道德教育的肺腑之言,那么即使班主任的道德策略再完备,也聊胜于无。所以学生不仅需要关注德育,更需要自主学习德育。
四、德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不是抽象的概念。通过新媒体技术,我们能够了解到外面所发生的道德教育事件,我们也能从中学到许多关于道德教育的知识,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仅仅只是立足于他人的实践,我们的理论。而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些事情时真的能像理论之中表现得那么好吗?答案是不会,理论永远是理论,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因此对于中职学生而言,需要的往往更多的是实践。我们需要走出学校大门,用实践来检验他们对于道德的理念。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新媒体技术学习理论,走出校门参与实践,方能使职中同学们更好地学会道德教育,更好地立足社会。
结束语: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原因在于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三观也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而对于在中职读书的学生们,中职作为学校与社会的链接点,对于能否获得好的教道德教育,可能将直接的决定学生们今后的道德品质的好坏。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们所追求的,所需要的,因为良好的德育不仅有利于自身,更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家庭、学校、社会这三者不仅影响着中职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同样,中职生的道德品质也影响着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发展。因此,中职班主任德育策略的探究已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借助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利用好素质教育这一时代浪潮,更有利于德育策略的发展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