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下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2021-11-28陈丽
陈丽
(新疆图木舒克市五十团第二中学,新疆 图木舒克 843804)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质的意义及其教学的内涵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科核心素质指学生在社会生活以及生存活动中通过学习、实践所应具备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素养,包括多样化且在各领域有广泛应用的地理知识,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与学生的成长相伴一生[1]。要使学生有较好的地理素养,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有较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从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模式以及地理教学的培养方向等进行不断优化。所以,在实践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目标、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落实到地理课堂教学各环节中,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认识和基础知识。
二、在学科素养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
(一)优化教学理念,增大学生的协调观
优化教学理念,增大学生的协调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及其内在关联产生清晰、科学的认知,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反思过程中认识到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对于周边生态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所带来的效应。在此教学理念下,学生能够清晰感知人们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和认知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并了解产生不同认知的内在原因。同时,有助于学生针对现实环境中出现的人、地之间的矛盾分析原因并提出优化和改善的建议。这种协调观念从理论意义上反映了学生基于良好的地理教学理念下而形成的一种正确的发展观念和客观清晰的思维方式。对比其他学科,初中地理学科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有着明显不同,包括从文字到各种类型和地理特征的图表。如,地理教材中所列举的不同地貌图、海拔图、季风及对流图等,这些客观地理因素都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合理使用这些图表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又如,教师可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及相关图表,采用兴趣小组的学习模式,引导各小组展开读图讲图竞赛。从最初各组在读图讲图中的无序和目标不清晰,到经过不断地观察、比较、总结,形成对不同图表意义的认知,学生在看图中的目的性、方法性和整体性会不断增强。这种由直观具象到抽象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其在观察、分析和思考探究中不断优化自身的人、地协调观,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不断提升。
(二)梳理地理课堂教学主线,搭建其思维体系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不断探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在自然与社会等学生更易理解的环境中设计形式多样、有助于激发其地理思维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技术,采用多元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出鲜明、具体、直观的教学情境。如,在地形图的判读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白居易的名诗《大林桃花寺》明确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并围绕诗中所描述的大林寺游历的感触及其中所蕴含的地理角度和辩证思维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师可通过设定课堂教学脉络,由大林寺地貌、周围环境、地理物产等内容展开教学,为学生讲解与此相关的地理海拔、等高线、相对高度以及如何绘制、使用地理图的相关知识,营造出浓厚的地理学习探究气氛。可见,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明确教学框架,引导学生围绕相应知识点展开自主学习和思考,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现象、地理奥秘及其内在规律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通过这种有目的探究学习,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使其在思考学习中不断创新理念,帮助学生搭建起一个整体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对各章节知识点产生全面且清晰的认知。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具备更好地运用知识体系学习地理的能力,提高其学科记忆力和分析总结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究建立知识框架、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包括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梳理地理各章节的知识点,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其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和运用能力,带动课堂教学成绩和课堂学习氛围。
(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设置教学情境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抽象性、理论性和专业性知识,并把这部分知识点作为教学中重难点。为了增进学生对这些抽象知识点的理解,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营造出相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更新认知体验和结构,进行思维整合,从而建立新的认知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整合能力,并优化其地理综合性思维[2]。如在山东和山西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纪录片中所呈现的壮观、雄伟的太行山脉视频,营造出相关教学情境,同时,设计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山东和山西两地的地形、气候特点、人口情况、特色特产情况、本土龙头企业等,使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并利用网络查找拓展相关地理问题,以增进学生对山东和山西两地的综合地理情况形成明晰的了解和认知。在创设问题及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在问题设计时有针对性地将问题与新、旧知识以及社会生活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复习巩固旧知识,以旧知识增强对新知识的了解,并在学习社会生活知识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广度。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线,发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逻辑。如,在地理考试卷子中,近年来试卷中就有较大比例的填空、选择及判断对错题,这种题型虽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呈现的知识点却是孤立的和碎片化的,没有考虑到地理学科测试应注重整体考察学生的知识结构,这种题目会限制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如,在我国的资源环境章节的教学中,在完成我国地形特征学习的基础上,可合理地引申,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的地形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题目的答案中,教师不仅要考查学生对题目表面问题的回答情况,还可从中考察学生有没有具备从地形类型构成,到该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以及地势变化特点这三个方面对地形特征进行归纳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构。同时,在地理试题命题中,教师还可安排一定比例的、有助于考查学生思维结构、思维方式的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试题。在课堂教学提问中,教师也可依据学生的回答,以及考试卷中的答案,找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思维结构方面的不足之处,科学合理制定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构。
(四)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优势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初中地理教材中包含有大量内容抽象、种类多而杂的地理知识点,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及记忆、应用增添了难度。这些繁杂的知识点需要学生不仅牢牢掌握,还要具备良好的知识整合和实践应用能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帮助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系统性,降低学生学习理解难度,帮助其有效整合各类知识点,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优势。梳理教学框架,写好相应教案,通过视频加以呈现,使学生合理利用课余碎片化的时间随时观看学习,以整合知识体系,查缺补漏,丰富自身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增强。并且,引导学生利用电子设备对教材知识进行引申和扩展,有助于学生建立更为系统和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知识整合、应用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论
由此可见,学科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契合教育改革的教育环境,需要教师在授课中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采用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整合知识框架、利用现代化设备辅助教学等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