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动词活用形表述方式研究
2021-11-28张世韩
张世韩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前言
在汉语中,对动词的定义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存在变化,动作的词语,所以举例吃饭中吃是动词,而是指一个具体存在的物体是吃的宾语,从这种定义中可以理解到,其他国家语言中动词的类似含义,但是在日语中,他和中国汉语动词不同的是,动词并不能直接进行句式的使用,而是要进行变化,它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也是日语学习的独特特点。
一、日语动词分类和基本举例
(一)动词分类
在日语中,日语动词分为五段动词,一段动词サ变动词和カ变动词,不同的动词在定义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一段活用动词以る结尾,且る前面一个假名要有i 音和e 音。一段动词是以る结尾,且る前面一个假名要有i 音;下一段动词是以る结尾,且る前面一个假名要有e 音;例:いる、(お)落ちる、食(た)べる注意:这个规则不适用所有的动词,有一部分动词虽然样子像一段动词,但是它却是五段动词。比如帰(かえ)る。这个词る前面那个假名发e,但是这个动词却是五段动词。这一部分动词不多,但是要特别记住。サ变动词特征这个动词只有一个,原形是する,但是要注意,这个动词前面可以加上一个双音节且带有动词意义的名词,可以组成复合サ变动词,因此サ变动词除了する之外,也包括了所有名词+する形式的动词例:する、結婚(けっこん)する,勉強(べhきょう)する,カ变动词特征这个动词就只有一个了,原型来(く)る。那么这个动词时唯一一个不规则动词。
(二)动词变形活用形式
在日语语法中,词类的变形中,最难的是动词的活用以及形容词,形容动词的使用,因此,要想学好日语,了解日语并进行语言的组合,就需要掌握动词,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使用内容在日语的动词中存在,动词ます形、て形和た形、ない形、う(よう)形、可能动词、れる(ら れる)形、ば形、せる(させる)形、命令形、な形一系列的变化。这种不同形式的变化,不仅仅需要死记硬背,而且还需要和自己的语境和服用方法进行记忆,只有将动词的变形和后续的使用进行联结,才能够准确地还原动词变形的意义。
二、具体动词活用
(一)ます形
这种词形是最简单,最基础,也最常用的词型,通常用在礼貌用语的使用形式中,表达了说话人谦卑的语气和日常的敬意
动词ます形(い)五段动词将结尾假名变成它同行的前一个假名后+ます(一类动词)+「る的话直接应用各段的变化,例:行く~行きます、买う~买います。一段动词:去る+ます(二类动词)+例:食べる~食べます++起きる~起きます。カ变动词:来(く)る~来(き)ます。サ变动词:する~します(三类动词)+例:勉强する~勉强します。特殊五段动词:帰る~帰ります、知る~知ります、入る~入ります、要る~要ります、切る~切ります、走る~走ります等。
(二)て形和た形
这两种动词的活用形式变形,类似使用情景也出现了较多的重合,通常在使用过程当中,会用于动作已经发生的描述。
五段动词①く→いて、ぐ→いで,例:书く→书いて+脱ぐ→脱いで②う、つ、る为结尾的,去掉う、つ、る+って例:买う→买って++立つ→立って++终わる→终わって③む、ぬ、ぶ为结尾的去掉+む、ぬ、ぶ+んで++例:饮む→饮んで++死ぬ→死んで++飞ぶ→飞んで④以す为结尾的す→して+例:话す→话して.一段动词:去る+て+例:食べる→食べて++起きる→起きて。カ变动词:来る→来(き)て。サ变动词:する→して+例:勉强する→勉强して,例外:行く→行って++帰る→帰って++知る→知って。
(三)ない形变化
ない形用来表达动词的否定含义,既不做某事,但是这种语气一般来说是比较柔软的,配合句式使用,能够表达说话人不同程度的拒绝含义。五段动词:将结尾假名变成它同行的あ段上的假名后+ない。例:行く→行かない、买う→买わない。一段动词:去る+ない,例:食べる→食べない、起きる→起きない。カ变动词:来る→来(こ)ない。サ变动词:する→しない+例:勉强する→勉强しない。
注意两点,一是需要动词「ある」的否定形式是「ない」、不要遵循以上规律表示。除此之外,如果遵循五段动词变化规律,动词「吸う」变「ない」形、为「吸わない」,那应该是「吸あない」,这是错误 的。所以如果是以「う」结尾的五段动词的「ない」形是把「う」 变为「わ」+ない。
(四)动词意向形
意志型通常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想要做某些事情的情景,表达在句式上,使用比较灵活,而且在日常口语中存在占比较高。一段动词去る+よう,例食べる→食べよう;五段动词将词尾「う」段假名变为该行「お」段上 的假名后+う,例行く→行こう,サ变动词する→しよう,例散歩する→散歩しよう,カ变动词来る→来(こ)よう。
(五)假定形
假定形通常是假设一定的情景出现或者一定的条件作为说话情景的前提,在变形过程当中比较麻烦,而且通常会出现语音的省略现象。一段动词去る+れば例食べる→食べれば,五段动词把结尾「う」段上的假名变成该行的「え」段上的假名后+ば,例行く→行けば,サ变动词する→すれば,例散歩する→散歩すれば。カ变动词来る→来(く)れば。
(六)被动性
被动型往往表达的是某人被动承担了一定的动作,这种动作可能是主动发生的,也可能是被动发生的,但是说话人或者主语一般是动作的承受者,在被动形的基础上,配合使役形一起还可以变形为被动使役句形。一段动词去る+られる,例食べるー食べられる,五段动词把结尾「う」段上的假名变成该行的「あ」段上的假名后+れる,例知るー知られる,サ变动词するーされる,例発明する→発明されるカ变动词カ变动词。
(七)命令形
命令型是表示动作的命令,但这种命令型的使用,一般与日语中的请求对方做某事的谦卑用语相违背,所以命令型的使用通常以更加谦卑的句式相连,用以表达说话人不强制的要求动作。一段动词去る+ろ,例食べる→食べろ,五段动词把结尾「う」段上的假名变成该行的「え」段上假名,例行く→行け,サ变动词する→しろ(せよ),例勉強する→勉強しろ,カ变动词カ变动词。
(八)使役
使役态通常用来表达让某人做某事,和它一起对比记忆的可以是被动形,使役态虽然是要求别人做事情,但是也与日语谦卑的语气相适应,在句式的整体翻译中仍然态度偏向温和。一段动词去る+させる,例食べる→食べさせる,五段动词把结尾「う」段上的假名变成该行的「あ」段上的假名后+せる,例行く→行かせる,サ变动词する→させる例勉強する→勉強させる,カ变动词来る→来(こ)させる。
三、中日动词使用差别中的文化特质
(一)句式的歉意强调
在日本的动词变形过程当中,不难发现人们的说话非常重视听话人的心理感受,因此,动词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态,其中,对于要求别人做某事的使役形态和,不要做某件事的ない形,都强调了,不会给他人造成心理负担的表达方式。各种动词活用,很典型地强调了说话人做事可能会让听话人产生心理负担或者愧疚感的内容,便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说话人自己的不当表达来实现体恤听话人说话的习惯。因此,这种思维方式带有明显的对他人畏惧心理的展示,这不仅仅是出于日本很少谈论对方年龄,收入等直接私密的话题;另一方面是对于他人的关系始终都有一定的畏惧感,日本人比较畏惧直接的表达,因此,在动词的活用过程当中,经常表现出自己的动作和表达有不当之处,请求对方在心理上能够感受都到歉意[1]。“向かう二週間の安静加療を要する。”和“向かう二週間の安静加療を要するもの と認 { められる。”是一位医生写出的诊断书心得前后两句的表述,在语义上有着细微的差别,后句能够表达出医生自己的主观认为,但如果别人有其他的结论时,我的结论能够有一定的改变,因此,“られる”的有无可以给患者一种轻微的歉意,意在表达医生“我的诊断可能会存在不当之处,虽然需要一周的治疗,但可能是在此范围内会有所波动,可能三四天就痊愈,也可能会需要更长时间”。
(二)尚“和”的思想
日本民族被称为大和民族,主张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这种和谐共存,不仅仅体现在人和人之间的交际过程中,甚至体现在小家庭的建立过程当中[2]。例如,日本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曾经举过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他说,日本主妇在给正在书房的丈夫倒茶,到时候会用茶给你倒好了“お茶が入りましたよ”,这种句式进行表达,她只是简单的描述客观状态,而不存在向丈夫邀功的语气词使用。因此,这种动词的使用,能够避免让丈夫产生负担和愧疚感,这种表达方式,恭敬有余但是亲近不足,虽然一定程度上得源于日本丈夫是一家之主,掌握一家人经济命脉的历史原因,也同时也是因为较大部分传统意念的影响,例如“和”崇尚和谐夫妇之间,既有距离感又要彼此有主观意识的恭敬态度,所以在家庭用语中都是用态度轻软、语气恭敬的语气,而不是使用简单字词的简述表达来拉近距离。在这种思想下,敬语是日本区别于世界上其他语言最独特的特征之一,这种敬语的使用虽然不是日本所独有,但是它的使用程度,使用频率以及不同敬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在日本人说话当中体现出了明显的存在感,从家庭中的男女之别,长幼秩序一直到企业里的工作年龄以及军队里的军衔等具有严格的“大和民族”思想把控[3]。
(三)自谦尊他动词的密集结合
自谦尊他动词配合上述多种动词变形能够完整表述出富含语气和语义的句子,这种动词的使用往往是因为对方地位,年龄,职能,立场等关系所决定的上下级,同时也需要考虑由亲密程度所决定的亲疏关系[4]。例如“犬に餌をやりました”和“友達に誕生日のプレゼントをあげました”展示了日本敬语的多种形式,在动词的活用过程当中,离不开自谦语和尊他语动词的使用,这种动作通常因为动作承受对象的地位和身份发生对比变化,所以尊敬程度也不由自主地产生变化,やる、あげるる都表示“给予”,“お客さんはもうお帰りになりました”和“お荷物はわたしがお持ちします”句分别是尊他和自谦句型:お+动词ます形+になる/お+动词ます形+する。
总结:总的来说,由于封建时代的日本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所以说在语言上有明显的表现,这种等级制度牢牢控制日语的使用习惯和日本人的思维,所以在现代社会团结稳定的愿景下,日本人一直认为自己用等级态度进行说话内容的表述,具有强烈的序列意识,所以在学习日语过程当中,学好动词的活用和变形必须要贴合具体的情景进行分析,要从学习过程当中不断提高对动词用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