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人物意象的英译策略
2021-11-28钱梦雨
钱梦雨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2)
《楚辞》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瑰宝,其中《离骚》更是以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和神秘恢弘的文化意象深入人心。意象是“人们文化活动和审美心理的符号,传达着不同的思维秘密”[1]202,屈原在《离骚》引用大量人物意象辅以阐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为例,分析《离骚》中人物意象的英译策略,旨在探究《离骚》英译中人物意象的阐释与保留,及其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的影响。
一、《离骚》人物意象的英译策略
(一)历史人物
《离骚》原文中有“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2]14鲧因为刚直而遭到流放,最后在羽山的野外孤独死去。汉代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提到:“鲧,尧臣也。”[3]20鲧是尧的臣子,也是大禹的父亲。鲧奉命治水,但没有成功,这可能是鲧遭到流放和死于野外的原因之一。许渊冲先生将本句译为“The flood-fighter selfless,steadfast,oh!By mountainside at last was slain.”[4]35“鲧”译为“The flood-fighter”,告诉读者“鲧”的身份,即治水者。如果将“鲧”直接译为“Gun”,读者无法了解人物背景,这样就影响了读者阅读的流畅性和整体性。“鲧”的翻译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体验,体现了译者的平衡策略。
《离骚》中有“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2]16“羿”和“浞”分别指夏代有穷氏国君羿和他的大臣寒浞。读者需要知道羿和寒浞之间的关系,否则无法理解原文内涵。许先生将这两句话翻译为“The hunter loved each shot to tell,oh!Shooting fox,he led a wild life.Such wantonness could not end well,oh!His friend slew him and stole his wife.”[4]36“羿”被译为“The hunter”,善狩猎是羿的主要特征,正因他喜欢打猎、不修民事,才导致最后被寒浞取代。将羿描述为猎人,有利于完善目的语读者对人物的认知。更值得分析的是“浞”的翻译,许先生既没有用“Zhuo”直译人名,也没有用其职位“the minister”,而是用“His friend”阐述寒浞和羿的关系。在取代羿之前,作为家臣的寒浞更像一个支持者、辅佐者,说是朋友也不为过。将“浞”翻译为“His friend”,一方面便于读者理解人物关系,另一方面也使得译文的故事性更加丰富。该译法弱化了人物的传统文化内涵,但对于读者来说,此译文通俗易懂,句子的可读性增加了。
(二)神话人物
《离骚》中不乏各类神话人物意象,对目的语读者来说,中国神话故事及相关人物较为陌生。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同时考虑到文化内核的保留和读者的接受程度。
《离骚》中有“吾令丰隆椉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2]22丰隆、宓妃、蹇修三个神话人物同时出现,读者如果不了解三个神话人物,就无法理解本句含义。译文要能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神话人物意象。许先生将这两句译为“I bid the Lord of Cloud above,oh!To find astream the Nymphean Queen.I give my belt as pledge of love,oh!To Lord of Dream as go-between.”[4]40三个人物意象都没有采用直译的方式,而是选择了与其形象、特征相关的词汇。丰隆是云神,译为“the Lord of Cloud”,这也与后面的“椉云兮”形成逻辑上的联系。宓妃是洛水女神,译为“the Nymphean Queen”,字面含义是少女之王,符合传说中洛水女神美丽灵动的形象,也易于西方读者理解宓妃的人物意象。蹇修在原文中可理解为媒使,这里译为“Lord of Dream”,字面意义是梦神、梦之使者,使用了意译的方法,虽没有传达出“媒使”的含义,但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梦神的意象更易于接受。“Lord of Dream”与后文的“go-between”联系起来,读者也可以理解蹇修是作为媒人、使者而存在的。
许译《离骚》中多数人物意象的英译使用了意译的方法,通过描述人物的身份、特点或人物关系来传达人物意象。这种译法一方面帮助目的语读者了解人物本身,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理解屈原在《离骚》中的情感表达。
二、结语
综上所述,许译《离骚》中人物意象的阐述弱化了人物称谓和历史背景,更多地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及其接受的难易程度等,使译文更具故事性和可读性。此翻译策略也对《楚辞》及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英译存在指导和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