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呼吸道病毒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11-28胡静怡陈明伟

大医生 2021年15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呼吸衰竭气道

胡静怡,李 萌,杨 蕾,焦 娇,陈明伟*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系,陕西西安 71004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累及肺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加速肺功能损害,属于世界范畴内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进入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危急,死亡率极增[1]。多数AECOPD病情变化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急性加重,病情会逐渐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且增加了临床判断病情的难度[2]。目前对于病毒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甚少,且在临床中往往忽略病毒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这对于COPD病因治疗方面存在极大的隐患[3]。因此,本研究对AECOPD患者呼吸病毒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预防AECOPD病情进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60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中有关AECOPD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既往有吸烟、粉尘和其他危险因素接触史者;慢性咳嗽和哮喘病的病史超过2年,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者;咳嗽频率增加,咳脓性痰和喘息症状者;舒张药吸入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0%者等。排除标准:排除支气管哮喘、肺癌、肺结核等疾病造成肺功能变化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近1个月使用过糖皮质激素者;无急慢性其他炎症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等。此研究已通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①所有患者入院后第2天采用鼻拭子获取鼻部分泌物及鼻黏膜细胞,使用15联呼吸道病毒荧光标记PCR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病毒感染情况,检测内容包括副流感病毒I型、流行性感冒病毒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鼻病毒A/B/C型。②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与临床指标,对病毒感染阳性和阴性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长期吸烟、长期饮酒、既往使用激素、高血压、糖尿病、呼吸衰竭等;临床指标包括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③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 例(%)]表示,分别采用t、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毒类型分布 600例AECOPD患者病毒检测阳性190例,阳性率为31.67%,检出病毒190株,以流行性感冒病毒B型为主,共59株,占31.05%,见表1。

表1 AECOPD患者感染病毒类型分布情况

2.2 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结果显示,AECOPD阳性患者长期吸烟、合并糖尿病和呼吸衰竭患者的占比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AECOPD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例(%)]

2.3 临床指标 临床指标分析结果表明,AECOPD阳性患者的FEV1、FEV1%pred均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AECOPD患者的临床指标分析(±s)

表3 AECOPD患者的临床指标分析(±s)

注: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pre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感染病毒为因变量,将FEV1低、长期吸烟、合并呼吸衰竭、合并糖尿病等观察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EV1低、长期吸烟与合并糖尿病均为AECOPD患者感染病毒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 学 意 义(OR= 4.039、4.039、2.134,均P<0.05),见表4。

表4 AECOPD患者感染病毒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COPD具有反复性发作的特点,随着病情的恶化,会进一步发展成肺心病、呼吸衰竭等,这一观点目前已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当COPD患者发展为急性加重期时,约2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致死率高,并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5]。COPD急性加重的原因是由于宿主、呼吸道病毒与外界环境之间出现较为复杂的病理变化,肺功能逐渐减退,导致患者的肺衰竭诱发死亡[6]。细菌感染被认为是COPD出现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流感病毒也是COPD急性加重中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机体后将侵袭气道上皮细胞,使气道细胞脱落后造成微血管肿胀与免疫反应降低,黏液纤毛的功能性降低[7]。

在AECOPD患者血清中检测出细菌十分常见,相关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可改变患者下气道微生态环境,使呼吸道异常菌群被激活,此过程中可抑制抗菌肽,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8]。流感病毒能抑制肺炎链球菌的免疫应答,调节肺炎球菌分子与呼吸上皮的黏附作用,其也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功能障碍和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弱巨噬细胞的吞噬性。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感染后持续存在于呼吸道中,会加剧肺功能的衰退,导致COPD发作更加频繁。鼻病毒A/B/C型是AECOPD期间较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后会导致COPD患者下气道微生物群发生变化,加强流感菌的致病趋势。另一方面,人鼻病毒(HRV)中的蛋白酶会诱导T细胞与单核细胞活化Th1与Th2,使COPD患者病情加剧,而Th2反应又会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加速肺功能的恶化[9]。本研究中,600例AECOPD患者病毒检测阳性190例,阳性率为31.67%,检出病毒190株,以流行性感冒病毒B型为主,表示在AECOPD阳性患者中流行性感冒病毒B型是诱发其发病的主要病毒。

本研究结果显示,AECOPD阳性组长期吸烟、糖尿病和呼吸衰竭患者的占比均高于阴性;以是否感染病毒为因变量,将FEV1低、FEV1%pred低、长期吸烟、呼吸衰竭、糖尿病等观察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EV1低、长期吸烟与合并糖尿病均为AECOPD患者感染病毒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AECOPD患者FEV1降低,提示患者肺功能损伤,破坏肺泡的完整性,增加肺泡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损害免疫功能,导致易发生病毒感染。长期吸烟会使气道上皮受到损伤,导致黏液的清除能力与纤毛摆动能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引发免疫系统紊乱,增加病毒侵入的风险[10]。其次,高血糖状态会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分泌出现障碍,肺泡完整性受到影响,毛细血管通透性上升,最终引发病毒感染。此外,呼吸衰竭患者会出现低氧状态,受到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刺激、能量摄入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增加病毒感染的风险[11]。本次调查研究时间历经6年,总计收集600例COPD患者的临床数据,有效降低了季节性分布对病例收集的影响,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次调查只是单中心横断面的研究,无法有效避免由于病毒地理分布的不同导致的误差。

综上,AECOPD患者感染病毒的独立危险因素为FEV1低、长期吸烟与糖尿病,所以提高FEV1水平、控制吸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将控制AECOPD患者合并发生病毒感染的概率,因此,临床医师应劝诫AECOPD患者减少或杜绝吸烟行为,同时加大对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呼吸衰竭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呼吸衰竭气道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