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馆站服务效能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21-11-28乌兰
乌兰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文化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高度,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明确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这给我们基层文化馆站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自国家实行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以来,基层文化馆站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善,对文化馆站的补贴使得文化馆站有了基本的资金保障,文化馆站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更加丰富多样,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广泛开展。但文化馆站效能发挥不充分,仍然是制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衡量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效益有一个国际通行指标,叫“目标人群覆盖率”,指的是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有效利用人群有多少。内蒙古作为边疆欠发达地区,“目标人群覆盖率”与国内发达地区也有巨大差距,尤其是基层文化馆、文化站,这方面的差距更大,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文化服务覆盖面不够。一些文化场馆工作被动,满足于群众自发的参与,不能主动拓展服务,不能主动拓展服务半径。如有的文化馆的阵地活动主要是给附近的一些业余文艺社团免费提供场地,或举办一些常规性的音乐、舞蹈培训班,深入社区主动开展活动、进行辅导比较少。
场馆设施闲置。这个问题在乡镇综合文化站表现尤其突出。近年来国家对文化站的硬件建设有较大的投入,国家对文化站的补贴为5万元,但许多文化站形同虚设,成为空壳站,只是在上级检查时摆摆样子。如有的文化站站长说,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应付上级检查。许多文化站设在政府大院里,成了机关干部的健身房,群众不愿去。农家书屋的书许多文化站没有登记造册,没有借阅制度,没有专人服务,经常是一把锁。即使有借阅制度的,借阅率也非常低。
场馆边缘化问题严重。过去我们的文化场馆多建设在城市人口集中的地段,但在近年来的城市改造中,大多被迁到远离中心区的人口稀少的新区,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带来不便。
服务内容缺乏吸引力和针对性。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群众对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我们的一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陈旧单调,活动项目少,服务方式落后,导致一些文化馆站门可罗雀。
设施流失严重。近年来国家对基层投入的文化设施不少,但因一些文化场馆特别是文化站、村文化室无专人管理或人员流动太频繁,导致严重的流失。
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因为基本是按行政区来分配文化资源,所以导致资源配置不够科学合理。如文化站建设的16万元,千人左右的偏远农牧区是这样,一些几万人的大的城镇也是这样,反差强烈。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缺乏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现在的体制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刚性制度的制约,往往由领导的重视程度所决定。本届领导比较重视文化,文化的日子就好过些,换了新一届领导,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就会人亡政息,导致文化建设的巨大滑坡。
缺乏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目前,大部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只落实了人头经费,运行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运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免费开放的补贴,许多地方不能全额发放到位,到位后又不掌握在文化馆站手里,许多地方文化馆财权在文化局,乡镇文化站资金一般由乡镇政府掌握,并不能保证用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文化场馆争取经费需要“跑关系”。没有把文化经费纳入制度化、常态化管理轨道。
产权归属不明。这一点尤以文化站最为突出。建设综合文化站时,不少地方乡镇因投资大、上级补贴不能全额到位,采取租用的办法,把村级集体土地和闲置房舍作为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用房,最终很容易文化站造成临时过渡,严重影响公共文化场所正常的开放。
人员编制落实不力。再以文化站为例,许多地方文化站没有专职人员管理,所谓的文化站长身兼多职,如兼任妇联主任、党办主任,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文化站上。而且这些人员不熟悉文化工作,流动性大,实际上是有名无实。
缺乏独立性。一些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行政化严重,不能独立开展工作,只是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一些活动,承载着书写政府政绩的作用,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群众的职能。
文化设施简陋。目前基层的文化馆站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设施基础薄弱、总量不足的问题。文化馆的科技含量极低,数字文化馆建设滞后,综合文化站文化设备更新和添置更是无从谈起,一些淘汰的网络设备、音响设备根本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
人员素质差。一是缺乏资格准入制度,许多文化事业单位缺乏进人机制,使大量的非专业人员进入了文化队伍,而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却招收不了,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引进的计划性不够,引进数量受到人员编制的限制而十分有限,难以满足文化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文化人才评价考核缺少科学有效的标准和方法,忽略层次区别和职位差异,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难以充分体现。三是文化人才选用机制不够灵活,部分限制了人才的发展空间,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人才部门单位的壁垒尚未打破,人才流动不畅,人才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人才配置效率不高。四是人才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不足,管理模式粗放式,简单化,停留在事务层面。五是受制度、环境等因素的约束,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难以建立,激励空间和作用有限,影响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为公共文化机构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社会地位低下,收入低下,不能吸引高素质文化人才,而成为一些领导安排三亲六友的“养老”单位。种种原因导致高素质人才极度缺乏,原有的人才流失严重,而且真正有才能的人因没关系进不来。文化服务的主体是人,低素质人员只能提供低水平服务,低水平服务让群众远离。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必须有源动力,而这种动力要靠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来保证。现在基层文化馆站吃大锅饭的现象严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我们的服务对象对我们服务的好与坏,并没有一个监督的平台,靠的是工作人员的自觉性,而这种自觉性是很难保证的。
那么,如何提高基层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呢?
确定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导向。要看到,一些地方和公益性文化单位还在以传统计划经济的观点对待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经费短缺相比,内部机制僵化问题同样突出,管理行政化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内在动力和活力,干好干坏一个样,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不高。结果,有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内容老化,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群众变化发展了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少数人自娱自乐的场所,广大基层群众不感兴趣、无法参与。必须以新的视角、新的机制,科学调整、界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定位和职能,进一步明确服务规范和考评标准,切实把它们变成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中心和指导中心。
要赋予文化事业单位应有的自主管理权限,建立和完善现代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和基层群众参与对文化馆站的监管,探索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实施。
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目前文化建设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投入方式也比较单一。必须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探索形成稳定高效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公共文化设施日常经费来源;探索形成科学合理的投入绩效评价机制,以向公众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确定财政补助数额,确保有钱能办事、有人愿干事,使基层文化阵地正常运转、持续发展。
推动文化设施的共建共享。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一些地方缺乏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公共文化资源地方化、部门化、行政化,资金和项目分散投入、分割使用,“散、小、弱、无”,有的布局不合理,有的配置标准低,有的处于闲置状态,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和有效利用。必须着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乡镇综合文化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新路子、运行新机制,扩展功能、共建共享,推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整体使用效益。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把好人员进出口关,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特别是对第一把手的任用,一定要把那些热爱文化事业,有奉献精神,有文化专长,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放到领导岗位。培育“德艺双馨”的领军人物。优化人才评价机制,真正形成“重能力,重实绩”的用人评价标准,把“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人才推上群众文化工作的第一线。加大对群众文艺创作、表演等特殊拔尖人才以及各门类优秀人才及其劳动成果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进一步调动他们创新文化工作、创作文艺精品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激励措施,培育业余文艺队伍,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