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与超越

2021-11-28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思政政治

王 丽

(长治医学院 思政部 ,山西 长治 046000)

1 “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变量”与“最大增量”

1.1 “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了“最大增量”

第一,互联网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和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应该溶解到食物中供人们吸收。互联网革命中推出的网络社交平台和手段,例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具有方便快捷、新颖时尚等特点,深受青年欢迎,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盐”融入食物的方式和时机提供了更多选择。互联网在丰富信息传递的平台之外,还拓展了信息呈现的方式。图文是利用图文排版工具将图片、文字组合在一起呈现信息的工具,实现信息传递的图文并茂;微视频是指通过视频终端摄录,上传到互联网播放的视频,具有“短、快、精”的特点;H5新闻以可视、可听、可触摸、可参与的立体化方式呈现,让信息更加直观生动。除此之外,网络流行语、表情包、唱吧、抖音、喜马拉雅FM等个性化工具都成为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成为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和手段。

第二,互联网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和空间。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课堂本身有时间和场所的局限,辐射的学生范围有限,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慕课、课程直播等“互联网+教育”模式让教育走出课堂时间和场所的限制。近年来,随着大学慕课的建设和完善,思政类慕课的影响力也逐渐呈现出来,显示出“增量”态势。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李松林老师在超星尔雅平台上开放的慕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每学期选课学生超过5万人次,累计选课学生超过34万人次,课程资源辐射230所高校;清华大学冯务中老师开设的慕课《毛泽东思想概论》借助网络平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当前“网络课堂”“线上互动”已经司空见惯,各级各类学校不仅仅是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科研工作、师生互动等都借助互联网技术接续展开,这些都成为互联网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间和空间的最好证明。

1.2 “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最大变量”

第一,互联网信息发布主体从权威走向大众,导致网络空间“众声喧哗”。“互联网+新时代”的深入发展和融合,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嵌入,让人人都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发布。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每个人面前都有了摄像机、麦克风、信息发布平台和围观观众,与此同时,在已有信息的不断复制和转载中,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也日渐模糊。信息发布主体的多元化、大众化导致网络信息内容的鱼龙混杂,也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诉求的多元。在这样的信息传播背景下,学生能接收到什么内容,如何思考这些内容都处于不断的生成变化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和多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变量”。

第二,互联网交往空间从现实走向虚拟,导致网络生态“乱象重生”。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一方面便利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表达;另一方面也由于网络空间的随意性、隐蔽性导致网络生态乱象重生。短视频、抖音等互联网产品互动性强,满足了网民娱乐和表现自我的愿望,吸引了大批用户。《第 4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至 2020 年 6 月,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达到8.88亿,网络直播用户达到5.62亿[1]。巨大的用户群体导致内容发布速度超过了人工、技术审核速度,增加了网络生态监管的“难”。同时,部分网民素质缺位,在“流量思维”和利益驱动下,存在一味迎合低俗需求,发布低俗、虚假信息的现象。另外,用户虚拟性的存在方式,导致发布内容质量不确定性,成为网络生态监管的“变量”。

从“大V”在微博互动中发布侮辱英雄邱少云的言论,到普通高校学生在微博发布辱华言论;从华裔网红在视频辱华到网红在视频中篡改国歌曲谱,另外,“标题党”、网络谣言、色情、暴力等网络乱象一次次挑战着道德的底线。这些现象既考验网民的辨识力,也呼唤着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高校学生同样处于网络世界中,既有可能成为不良信息的阅读者、转载者,也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乱象重生的网络生态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及低俗化、碎片化、娱乐化等网络治理“难点”问题作为“最大变量”挑战着高校学生的辨识力,更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辨识力和引领力。

2 “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

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9.32亿,占所有网民比例的99.2%,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为23.7%[1]。学习、生活空间向网络空间延伸,信息接收渠道逐渐转为手机网络,信息接受方式逐渐图片化、碎片化是当前大学生信息接收的“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若要“顺势而为”,就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自觉搭建网络平台,用互联网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式。

2.1 自觉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同心圆

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延伸了“面对面”的平台,增加了“键对键”的手段,让沟通的平台更多、效率更快、效果更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徐川创建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作为沟通和引领青年的线上平台,吸引了20余万青年关注,回答学生疑问10万余条,部分文章阅读量达千万[2]。“时代楷模”曲建武老师创建了微信公众号“仍然在路上”,作为“在学生的心灵上耕耘”的平台。除教师个人网络平台之外,各高校也纷纷搭建平台,将思想政治工作向网络空间延伸。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了第一个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别笑我是思修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先后入驻“抖音”平台;同时,各大高校分别入驻“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网络课堂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变化的是沟通的平台和沟通的方式,不变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学生、走进学生,提升亲和力和引领力的实践,目的是形成线上线下同心圆。

2.2 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凝聚网上网下正能量

互联网革命的深入发展,形成了微信、微博、抖音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体格小、外形“微”,却以可视化、娱乐化、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特点吸引了青年群体的“围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突破文字、语音、图片的形态逐渐多样化,出现了图文、长图、H5新闻、Vlog新闻、短视频等表达形式。这些形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互动性强,深受青年欢迎。

2020年国庆节期间,央视新闻推出图文《丹心从来系家国》,将不同时代、不同职业的人群为祖国贡献青春和力量的故事一一呈现,在国庆假、中国节的特殊时节推出,用节日话语承载思政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影响着民众。在2020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人民日报推文《那年,今日》,文中加入点击互动,读者通过点击图片,可以将那年炮火变为今日祥和,引导读者在互动中感受学习,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盐”与新媒体新技术相结合,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让思想政治工作既有趣又有内涵。

3 “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超越

3.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自觉宣传、自觉引领,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

第一,坚持“内容为王”与形式创新相结合。“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应该看到,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技术、手段、方式等都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是学生对于成长成才的渴盼,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案例背后是新技术手段中蕴藏的“真理的光芒”。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要坚持“内容为王”,在研究内容上下功夫,用新技术新手段服务内容创新,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拨开网络中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潮的“众声喧哗”,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

第二,坚持线上线下互动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而前提必定是结合学生[3]。互联网革命深化发展中开发的种种通信工具,拓展了师生联系的载体,而不是消解了教师面对面接触学生的重要性,不论技术手段如何变化,增加的是联系的渠道,不变的是对学生的关爱。“时代楷模”曲建武老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通过微信、短信、博客与学生联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送去生日的祝福;另一方面深入学生在校生活,更深入学生家庭生活,通过与学生“在一起”的方式让思想政治工作春风化雨,浸润人心。无论互联网如何发达,一定程度上也无法取代“面对面”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凝聚网上网下正能量,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唱响教书育人的主旋律,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心灵的路。

第三,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提升“思政课程”的引领力,既要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也要提升教师的人格和表率作用,提升课堂的“人格魅力”。高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各门课程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资源,实现协同育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就是要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3.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监督,主动调试,在“乱象重生”中守住底线

第一,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相统一。技术的目的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技术本身没有对错,但是技术运用却有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乱象重生”并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价值选择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生态;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意识教育,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不等于没有规范,网络空间依然要承袭并遵守现实社会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要文明用网、依法用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让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二,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统一。网络既可能帮助云南昭通“冰花”男孩王福满获得网友纷至而来的爱心和帮助,凝聚起网络空间的正能量,也有可能使高中生“琪琪”(化名)因为被服装店店主怀疑偷盗,招致“人肉搜索”,结果导致跳河身亡,呈现出隐形的网络暴力。在“乱象重生”中守住底线,一方面要进行正面教育,宣传身边先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将一朵朵正能量的小花凝聚成网络空间的满园花香;另一方面要进行反面教育,通过典型恶性事件的危害和后果,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假恶丑”,筑牢守护网络底线的强大力量。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注意,以正面宣传为主,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第三,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利用重要节假日、重要事件开展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但是,具体如何融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向指引下,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利用“五四”青年节、建军节、国庆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节日话语转变为政治话语,引导青年在网络互动中认知历史、认知英雄,感知家国情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尝试。同时要看到,近几年社会中出现的西方节日“热”也蔓延到网络中,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进行适当引领,体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思政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