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一流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探索*

2021-11-28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1期
关键词:一流药学专业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当前,我国的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高等医药教育的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将生物医药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2030年中国健康纲要》的出台,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和高等医药教育的改革达到高潮,对药学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任务[1-2]。以应用型高校药学专业为例,提出新医科背景下,药学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以及培养一流人才的主要措施,为双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1.主要建设思路

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四个回归”,以培养一流药学人才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流课程为载体,打造一流师资队伍为重点,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建专业特色比较突出,与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契合度高的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也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显著增强,形成有利于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

2.主要建设措施及成效

2.1 明确专业定位

立足学校和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把握药学专业领域未来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统筹分析专业发展潜力,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区域和学校特色,以促进学生发展的视角设计学生的毕业要求,使其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药学专业定位为“立足三江,服务全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依托佳木斯大学综合性大学特色和在医学领域优势,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满足区域和国家对药学人才需求为导向,利用建设药学一级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形成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的特色优势。

2.2 强化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一流专业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设一支教育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不断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多举措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强化不忘教育初心,牢固育人使命;完善教师培养制度,通过“内培外引”“双向挂职”等方式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具有合理专长结构的师资队伍;加大教学工作在职称评聘和评优(先进)中的权重,建立激励机制,举办博士沙龙、晨星讲坛等校内学术交流活动,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搭建交流、研讨平台,激发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期的发展潜力,鼓励教师将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2.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新医科理念,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全面修订培养方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贯彻OBE的教育理念,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原则,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化成长与规范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根据专业医药人才发展需求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强化学生从业能力培养。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教育,合理设置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体系。注重课程思政,把品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分类施教、强化实践,交叉互融,坚持五育并举、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全面发展。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创业大赛、专业比赛竞赛、第二课堂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考研率、就业率。面向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等工作,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内涵的创新型及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2.4 打造一流应用课程

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课程,应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和考试方法,构建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引入行业标准,加强一流专业教材建设,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提高一流课程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社会实践、虚拟仿真实验五类金课,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培养合格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2.5 构建一流实践平台

优化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管理,整合学校综合资源,提升现有实验室和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实验、实习教学条件。充分利用市校合作、校企合作资源,不断开辟新的实习实训基地,鼓励按照行业标准设置课程,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优质教学资源,加大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为学校教学服务,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群,保障实践教学环节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基础。通过联合开设课程、联合指导学生、联合建设实践实习基地等形式,不断提升协同育人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6 全员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能够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落实全程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药学专业实际和学科交叉等特点,坚持因课制宜,大胆探索实践,深入挖掘、合理渗透,突出特色、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综合性高校特点、独具学校特色的、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拓展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打造具有温度和情怀的课堂,通过教师变主动、教学内容变灵动、教学方法变生动和师生更互动,让课程思政案例鲜活、充满生机。用专业课程之体,载思政教育之魂,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

2.7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

突出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产出导向的评价,引导 教师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以供给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以需求为中心”的转变,引导教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关注学生发展需要。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改善质量监控的有效度。定期向在校生、毕业生、各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校友会等进行广泛征集人才培养质量问卷调查,为药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调整培养方案、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分析药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结语

佳木斯大学药学专业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培养的大量的药学专门人才,在一流专业建设中形成初步的思路和措施,在新医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强调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个体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同时培养国际视野、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

猜你喜欢

一流药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