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你准备好了吗?
2021-11-28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北京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
我发现一个现象,最近几年很多高调谈信息化、高调谈数字化转型的公司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把数字化看成是信息化的增强版。我跟一位教授讨论这个问题,他说不瞒你说,我也是这么看的,数字化就是信息化的增强版。我说恕我直言,不能这么看,这么看就错了。在哪里?如果对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回答,这个企业要搞数字化转型就是没有准备好。一个企业的数字化准备好了没有,只有一个指标,就是“老大”准备好了没有,我的理解就是“老大”在思想上准备好没有。
大清朝有一个外交官叫郭嵩焘被派到英国,大清帝国外交大臣带他们去伦敦地区转悠,看了大英博物馆,伦敦动物园,牛顿曾经呆过的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化学制药厂,大英帝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等等新鲜的东西。他看了之后感到心慌,为什么?因为他看的是现象,支撑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什么?今天我知道,那是元素周期表,牛顿力学,零贷务职务分类法,哥白尼定律,开普勒定律,对我们今天而言是常识,但是对100多年前的郭嵩焘来讲,他没有这个常识,所以他看到的是现象,他没有思考。百多年来,中国的思想状况基本上是西学东渐的过程,粗略总结就是进步主义。为什么习总书记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在何处?何处生变?我们可以罗列出变的一系列现象:中美的、中欧的、土耳其的、俄罗斯的、中东的,这都是大变局的现象。大大变局的背后是什么?什么东西在冥冥之中发生了转变?思想。
一、时代巨变:数字时代是千年大事
我先讲个小故事。二战的时候,美国空军对德军轰炸,很多飞机受损伤。空军提了个加固飞机的课题让学者做研究,哥伦比亚大学的弗里德曼给军方递交报告之前,心里没底就去请教哥伦比亚大学数学权威亚布拉赫瓦尔德。老师提了几个简单问题,第一个说你是不是把所有数据都采集全了,他说一共359架飞机,每一架飞机的受伤部位我们都进行了仔细测量,老师就问,400架减359,还有41架,请问这41架飞机是怎么测量的?那41架飞机没飞过来,当时就掉海里爆炸起火了。老师就说,这个报告里蕴含了一个假设,没有飞回来的飞机不影响报告结论,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飞回来的飞机跟飞机加固方案无关。这么个结论绝对不靠谱。很多东西窗户纸捅破之后,再看这个问题就是,想问题的时候,是一个思路,而真正干起活来却不这么想了。这就认知锁定,佛的语言叫迷障,因为你有很多认知固化了你的思维,你看问题的视角就已经是固,最严重的一个固化就是看问题都用两分法,看世界总是用“对错是非善恶美丑”8个字,看什么都是有对错有是非。这个世界应该不是没有是非,而是要超越是非。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就变在这里,不是没有是非,是要超越是非。好,也有人总结,我们要从零和博弈进入到非零和博弈。这就意味着过去支配零和博弈的游戏规则,在非零和博弈中不够用。我们在现在看待大变局,看待新时代,看待数字化的时候,可能也有很多迷障,可能也有很多解释系统是旧的。那么新的时代变局为什么说它是千年大事呢?第1次是效率革命是蒸汽机,第2次电力革命,第3次是自动化信息化革命,第4次就是德国的工业4.0,CPS美国的数字孪生 digital term。第4次跟前三次不一样,今天用阿尔法狗,用机器人,100年前用的是电动机,150年前用的是蒸汽机,今天用的是电力技术,是核聚变技术,工具不一样,手段不一样,生产要素不一样了。第4次工业革命跟前三次的重大不同,就在于前三次工业革命中被忽略了的问题,在第4次工业革命中将会浮出水面。前三次工业革命什么东西被忽略了呢?公平问题。公平问题将成为第4次工业革命的命脉。顺着这个你就好理解为什么中央提共同富裕,因为公平问题今天有技术解决的可能,在马克思时代公平问题没有技术上解决的可能,在马克思时代,公平问题最终以什么形态表现呢?乌托邦公社,因为他没有技术条件,所以亚当斯密的《经济学》需要从头改写,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有三大基本假设,第一人是自私的,第二资源是稀缺的,第三,自由市场交易可以达到一定作用。150年来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够用了,首先数据资源是不稀缺的,就不符合亚当斯密。其次今天的社交网络属性,人的合作属性就不符合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经济并未带来帕内托最优,更是150年来验证过的东西。物质极大丰富之后,才能迎来全民富裕,公平问题一定是能解决的,因为公平问题涉及所有人生命的意义,这是个终极问题。只不过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这件事解决不了,无解。所以只能提物质极大丰富以后,生产力极大提高以后,第4次工业革命的一个画面就浮出水面,所以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得懂,国际新闻中出现大量的政党司令社会分化,10年前把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今天的blm黑命贵运动,你才能看懂整个历史的画面,突然看了豁然开朗原来是这个样子。
数字化准备好了吗。我是指你思想上准备好了没有。这是明线,暗线是什么?暗线,我们有一个说法,就是我们怎么理解美国源源不断的创新力。我们有些同志也喜欢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表面上看起来美国源源不断的有原创力,最后都归结于一条:人种,就没办法,真的没办法,很多中国人在国内是顶呱呱的,但到那边去就不行,能脱颖而出的凤毛麟角,它不是个阶层现象,不是个集体现象。最近中科院、教育部、科技部都在围绕“十四五”应该干什么事,围绕卡脖子清单来重新布局我们的基础内容。这个课一定要补,不补不行,不补我们就永远是吃瓜群众,永远是大洋彼岸放个炮仗,然后我们就吃瓜,然后被人骂抄袭、知识产权侵害。《时代周刊》里面封面报道写的是2045人类将会永生,这是著名的一个论调。美国机电大学的创始人库兹韦尔2005年写了一本书叫《机电临近》,他认为2045年世界就会越过拐点,迎来认知大爆炸,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将不复存在,纯原生妈生的人不复存在,所有人都是合成人。这个有点太耸人听闻了,其实你静心想,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今天大家都是化学合成人已经是既定事实,每个人的胃肠道里面都有大量的添加剂,吃的都是元素周期表,不可能纯天然有机,吃、穿、用让人们都在接触大量的化学制品,这些化学制品会在体内堆积。人类100年前发明塑料,150年前发现细菌出现合成药剂。我们关键是要思考,这个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想,他的思想动力在哪里,因为在美国人眼里,未来的世界走向恰恰是一个不容讨论的问题。中美之争的实质就是关于未来的运行秩序,关于未来的世界秩序是什么的问题。美国认为中国没有资格讨论这个问题,未来的世界格局你可以讨论,未来的世界秩序你不可以讨论,没你说话的份。未来的世界秩序就是这样的,他们说了算。这个问题很严重,所以美国人提数字卵生,美国所有的硅谷力量和华尔街力量都在一起来打造未来新世界。数字卵生的意思,绝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存在一个跟现实世界一样的克隆版世界。如果我们只能只这么理解的话,就还是信息化的概念,如果仅仅这样认为的话,就是克隆关系,就根本没有办法参透美国的思想。
今天,发达国家之所以把科技锁定视为最重要的驱动世界变革的力量,第一,他们掌握主动权,掌握着源代码。第二,他们认为技术必将担当这样的重任,改写世界底层的逻辑。所以我觉得在技术领域的竞争,远远不是简单的可以拿国际贸易、知识产权,谁是经济体的老大,不能简单从这个层面看,它一定有底层逻辑。1941年,毛主席在延安发表了一篇《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文章。毛主席就讲,不能言必称希腊,言必称希腊的结果就是投降主义。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比较好理解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讲的命运共同体内涵极为深刻,共同体应该是认知结构的变化,传统的认知结构是西方话语权为主体的认知结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是世界的主人和占有者。这是西方逻辑,人是世界的主人和占有者,这句话是笛卡尔说的,把人放在万物之灵的至尊位置,这是莎士比亚说,人是万物之灵长,所以文艺复兴以来,积极的一面就是奠定了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解放了思想,发挥了人的主动性,这是文艺复兴的积极作用。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艺复兴的消极作用就是过分夸大了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我们东方人是不这么看。东方人也以人为本,但是东方的人之本是放在天地中间来谈的,人是为天地之气而化生的。我们的人生观底层上是和他们不一样的,不要在这么low的层面上打嘴仗,那是打不赢没有结果的,要学会对话,学会对方的语言逻辑,要讲清楚自己的语言逻辑,并且在自己的语言逻辑中还要找出更多丰硕的模式。命运共同体就是旧的认知结构是以人为中心,今天的认知结构应该以连接关系共同体为中心,换句话说就是人的重要性要下降,群体的重要性要上升,物种的重要性上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认知重启。有了这样一个认知重启,再回头看第4次工业革命的脉络,看中美之争的脉络,就不会简单地被现象层的此消彼长,跌宕起伏,千变万化的的事件牵着鼻子走。
二、认知重启:数字世界需要重新想象
这几年,特别是从2015年开始,新东西层出不穷,现在已经用一个概念已经干不下来了,所以就总结成abcde各种不同版本,a人工智能、b 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e有说是物联网,也有说边缘计算,现在因为词太多了。
技术对经济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到底是怎么表现的?首先表现为一个技术包,它不是单一技术,他一定是个技术包,他不可能单兵突进。第二个,技术策略,要技术层发挥作用,将会转移到业务层发挥作用。如果不从业务层入手来看,技术单从技术层角度去攻克是有问题的。技术创新公司另当别论。前一段有个朋友跟我交流,他在神经科学领域里面做一个梦的解析,这是从技术层入手,但是也要从应用层或者说场景找到对应的地方。所以我说5G加abcde,它的目的是重新定义一切,我觉得重新定义一切背后是重新想象一切,你没有想象能力,你怎么定义一切?重新想象怎么想象?
首先说三个c到六个c的变化。三个c是过去通信领域的老概念,这三个c就三个英文单词,computing计算、control控制、communication通信。5G以后,还要再加上三个c,第一个是content内容,第二个community社群,第三个customization定制化,这另外三个c很重要。怎么解决三个c?第一,所有的产品都与内容有关。举智能客服为例。我们口口声声说客户是上帝,以客户为中心,但是行为上落实不了,为什么?你看看酒店,我也是给酒店集团讲课,我就会找他们的在携程网上的差评,一找一个准,这个酒店一看他携程网上有差评,他们的回应都是标准化回应,个性化会的很少,因为他们要降低客服成本,降本增效。所以你看3c到6c是有道理的,第一所有的产品都是内容,也就是价值观,任何产品都有价值。最近的新疆棉花的事就是这个问题。他要用这样的价值观衡量你,他用这样的有色眼镜去衡量你,你就有毛病。所以说所有的产品都跟内容有关,这就引发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现在所有的产品营销传播途径也变了,变成软文嵌入,所以现在白酒广告都在比年头,你是300年的老酿,他就是800年前,你是800年,他就是2000年的,都在电视台打。现在打的广告最多的是三个商品,一个是白酒,一个什么汽车,第三个什么消费品,这意味着我们对内容跟产品的关系没有想清楚,所以我们只有产品说明书,没有内容生产,对内容的理解我们也有偏差,我们认为内容就是产品说明书,内容就是宣传文案,所以我们的策划队伍、设计队伍,思路板接,我们不会搞事情。阿尔法狗就是谷歌公司成功的营销,IBM的沃森,包括IBM25年前的卡斯帕罗夫和生产的对决,这就是人家会搞事情。所以我们公司的老大还端着,还觉得自己很庄重,我必须庄重一点,你就是150年前的企业家。今天的企业家还必须有一点带节奏的意识,因为所有的产品都是,所有的产品都是表达,都是你的内容表达。
第二community内容表达还是有一个speaker,有一个listener他有说的有个听的,这叫单向传播,但是今天的内容表达是众生喧哗。所以不要以为,现在我们跟消费者的界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过去的界面是柜台,最传统的消费者和厂家的界面是柜台,有了电视以后,我们的界面变成了电视屏幕,有了手机以后我们跟消费者界面就是手机,手机里面的抖音、快手、拼多多,孩子喝什么奶粉,感觉怎么样,用什么尿不湿,涂什么霜,遛弯儿的时候那就是场景,这就叫革命问题。
第三customization定制化。我们今天定制一款东西的确比过去容易多了,可是你会发现今天的定制依然是伪定制,为什么?它只不过是选款的代名词,但定制化就是一个,就跟宜家的定制就是伪定制,因为宜家的定制你对style,你对风格只有选择权没有决定权对吧?他只能给你欧式风格,荷兰风格,丹麦风格。北欧的国家的什么古典风格、现代风格的,他只给你一个配餐表,然后你打勾,结果我们去吃饭也好,给你的配餐表打勾,这个叫定制吗?这个叫伪定制。它只不过是一堆产品和半产品的组合,它把组合全给你了,你以为自己定制了。真正的customization是什么?是消费者介入生产过程,收费者不能进入生产过程,这叫什么定制?他们都没有考虑定制是什么,他们只能考虑给你1个选单,我只能把选单的选项原来只有8个选项,现在给你搞800个选项,这是伪定制。
所以要思考什么是信息化,到底什么时候转型,要从这里开始。一年前的三八妇女节前后,杭州市政府上线一个网站叫政商亲亲在线,就是让你在家里提交有关申请,然后退回来的是什么?不是办事指南,是给你打包好了的你应该享受的这些福利。这里面有两个关键是需要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完成的。第一个关键就是把各个委办局的政策变成规则。第二个转换要把消费者的画像,消费者的企业状况,经营规模,消费者的生产流程,业务模式等等放在里边,转化成规则服务,然后让规则自动匹配,最后给你生成一个应该销售、应该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的服务包。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的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消费者无感,好的数字化项目在消费端是无感的。换句话说,消费者会悄然感觉到你的改变,但是你不会拉闸限电。我们经常,你想想我们过去的做法是半夜12点到2点这两个小时断网干什么?做系统切换做升级。我们现在很多系统也是这样的,半夜升级好了,有时候三天不开张,有很多系统就是这三天不开张,干什么做系统切换。这个就消费者有感了吗?因为你不让我干活了吗?我们现在很多实体店转变了服务方式,24小时开张,有些还做不到,比如我们银行就没有做到,但是现在银行组建了9:00关门,但是手机银行24小时在线,这就说明什么?数字化转型有一个形象指标,就是能不能让消费者无感,叫无缝连接。信息化你不是空白,但是数字化并不是说再盖很多大楼,再建很多系统,建系统是次要的层面的事情,先考虑的界面问题,数字化最重要的是解决孤岛,把走不通的路走通了。
几年前安徽曾经尝试过农业保险,但是刚开始实验的结果不理想,农民不敢上,为什么?理赔费用太低。理赔的收益太少,不足以体现农业保险的价值。有一次发了水灾,最后理赔的受益人是8700人,理赔总额多少年才56万,平均一个人才60多块钱,让农民一看这哪行是吧?后来分析下来发现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产品设计环节,出在理赔成本太高这个问题上。因为我们农业保险理赔,它要有一个现场勘验环境,保险者的人要到场,理赔员要出现场,现场要计量勘察,农业保险点多面广,都是多少万亩,人怎么跑得过来,所以他们就用了一个投机取巧的办法:替代办法,用统计平均,这一统计平均就离现实情况差距很大,固然降低了理赔人工成本,但是你的理赔的准确性变差。所以现在安徽省搞科研攻关,导入高科技,导入5g,导入遥感技术、卫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做精准的人工智能的勘验,这个就可以走通了。
过去的信息化致力于把原子变成比特,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把实体世界转移到数字世界。今天我们的假设是数字世界已经初见雏形,数字化就不是说去完成过去转移的工作。我15年前就提出来的一个观点,我说信息化好比盖大楼,建了一个system,城市规模在扩大在繁荣,这固然是对的,但是你会发现大楼盖多了以后问题也来了,城市不宜居,说明数字化的问题就不是说盖更多的大楼能解决的问题。
信息化是降本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数字化也是在降本增效,但是这不是他的主要着眼点,他不是为了做大做强而生数字化,他是为了做活,这一字之差不是大和强的问题,是活的问题。这次疫情期间就可以看到,去年春节,西贝就活不下去了。西贝的老板的现金流只能支撑三个月了,囤了一大堆食材,要烂在锅里了,没人来吃饭还得交房租交电费。为什么盒码鲜生能拉他们一把。因为西贝的发展逻辑是做大做强,盒码鲜生的逻辑是做活的逻辑,两个逻辑不一样。所以他们在一起搞了共享员工。让西北不仅没死,还活得挺好,这个典型案例说明信息化解决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而数字化解决的是边界上的事,跟信息能力的强弱固然有关,但是更跟你的思想意识有关。
中关村有一个年轻朋友开了个开了咖啡吧,请我去一坐一坐,想听一听我对数字化转型的一些建议。咖啡吧地处中关村,紧邻北大清华,他说你看每天北大清华来的老师学生挺多的。我问他几个问题,第一你每天卖出去的咖啡、果茶哪个品类卖得好,他们能说清楚。然后我又问,哪些是清华学生爱喝的,哪些是北大学生爱喝的。这个他回答不上来。他说段老师你别着急,我现在正在做一个ERP项目,做一个门店管理系统,将来我有了这个系统,我有条形码,这个事我就能回答你了。我说你打住,我相信你能做到,但是当你这么回答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你的思维比我还老。为什么?我说你看数字化固然需要信息化作支撑,但不是非信息化不可。比方说我提的问题,你也觉得很重要,我需要知道今天卖的这10款奶茶,哪些是北大孩子吃喜欢的,哪些是研究生喜欢的,哪些是博士生的最爱?这些问题你不是觉得还得需要等到你有信息系统才能回答。其实我说有个很简单的手工办法,你只需要做上几个色标就可以了。然后给你吧的服务员交代一下,他多问两句就可以了。北大来的学生,让他说,不好意思,我们加一条游戏规则,北大的孩子出示学生证的8折。这个信息不就拿到了吗?北大孩子出示学生证8折,8折之后他点了哪一款,你就悄悄把这一款的色标在登记本上,然后他又点了再记在登记本上,然后到晚上,关店的时候画个正字,统计一下,这不就出来了吗?这个数据还要信息系统,之所以你想要信息系统,是因为你脑子犯懒了,你总觉得这个事我非得有个武装到牙齿的信息系统,一扫码所有的信息,给我一下到我手机里面,本末倒置了。
所以数字化跟信息化的区别就在信息化永远是盖大楼的思路,但大楼为谁而建的事情信息化回答不了,需要数字化回答,这就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玩数字化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青山是要把企业做活,活的意思是说企业要具备灵活、快速、迭代成长的能力和动力,这是做数字化的目的。
未来所有的企业都是必须成为平台,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未来所有的企业都是必须是平台型企业,要注意不是今天的平台,今天大家说平台就是支付宝是个平台,阿里巴巴是平台,淘宝是个平台,京东是个平台,滴滴打车是个平台,这叫平台一代。未来的企业都是平台的意思,就是插座和插头的关系。我们现在都认可插座是平台是吧?因为插座上面插了很多用电装置,你有没有想过插头也应该是平台,插头也应该是平台。插头平台最好的一个比喻就是万能转换头,那就是平台,他要适应不同的平台,它才能跨平台互联互通。为什么说一个企业必须是平台,就是因为你必须具备360度产业适应能力,你不要用过去的传统产业部类划分绑住自己手脚。房地产业不要以为你就是地产业,你可能还是其他的新兴业态,但是不要以为你做了酒店,做了地产,做了旅游地产,又进军了其他行业,你就不是地产业,你看就是跟玄妙的语言一样。关键在于重新定义地产,什么是地产?什么是旅游,什么是景点?这些问题你老大不思考,你让老二思考,老三思考肯定是不对的,这是失职。数字化的问题一定是老大思考,因为它涉及到重新定义。所以平台就意味着你必须有360度的适应能力和360度的整合能力,适应是向外的,对外的,整合是对内的,对资源侧的,对资源侧必须有吸纳资源的能力,对供给侧你必须有平台对接的能力,而这两个能力必须靠数字化来完成。信息化只是数字化的一个必要的一条腿,但是它不是充分的。
三、传受合一:新时代媒体融合的挑战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面临极大挑战,我总结6个挑战,前两个是现象层的。
我们怎么后来者居上。很多人都说我们在搞平台老是晚了,你看阿里腾讯发展了20年,别以为他们就活得高枕无忧。我给阿里腾讯做了10年顾问,他们也很焦虑,焦虑就在他们知道自己老了,已经老化僵化了,他们有了警醒意识。对我们来讲,我们后来居上的意思就是看到1.0平台,1.0的毛病就在于平台1.0依然是为平台。所以我说所有公司都有成为下一个平台的可能,而这个平台又是细分的平台,花卉交易平台、餐饮平台、旅游平台等等。
4个挑战就是消费者重构、财富重新定义、产业重新定义、行业重新定义。定义第一最重要的是消费者重构。我们必须重新理解消费者,消费者不再是韭菜,消费者觉醒是一个不容阻碍的历史进程,所以我觉得大数据、云计算,特别是区块链会带来消费者觉醒,给消费者撑腰,消费者自主权。消费者主权有个词叫prosumer,在50年前创造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prosumer就是把producer生产者和consumer消费者拼在一起,生造的一个词,这是思想的魅力,你看50年前就看到了历史变化的未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分法是工业时代的模型。工业时代就把市场分成卖家和买家。今天数字世界来了,不对称得益博弈,该清算该了断了。未来的商业社会中,谁率先对这个问题觉醒,谁就可以占到重新定义商业游戏规则的上游。所以消费者在慢慢觉醒之后,请问未来的00后、10后、20后,商业一定要面对新生的消费者群体。所以我说今天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用满脑子的老词来思考新时代是有问题的。一个组织重构,必须让组织中充满活力,就是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活组织的创造活力。
消费者的参与感正在加强,他需要有话语权,你光想着个性化定制,没有思考个性化定价,所以今天的网红带货还有发展余地,网红带货会进行细分。第4次工业革命的本质问题到底是什么?数字化革命,数字化转型本质问题到底是什么?速度和效率问题。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质是速度和效率,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势必要把公平的问题拉到我们的视线之内。在过去的特别是最近的5年间,互联网的确忘乎所以,第一体现在通吃里面的马太效应。他们认为自己行走在正确的路线上,他们认为自己天然具有优质基因,他们认为自己天然可以搞定未来,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他们骨子里面的价值观依然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人他们信奉的经济学是哈耶克的经济学,是自由市场理论,他们希望政府管得越少越好,他们相信自由市场可以良好的匹配资源。关于财富分配问题他们有一个经济学解释叫涓滴效应,涓滴效应就是经济学的一个解释。什么叫涓滴效应?网络上有这样的图片,就是结婚的时候摆那个酒塔,上面一个酒杯,下面仨酒杯,五个酒杯,七个酒杯,十五个酒杯,上面倒酒往下面流,这个叫涓滴效应。涓滴效应就是第一个酒杯喝饱了就可以漏到涓滴到第二层的酒杯,第二层酒杯也喝饱了就可以涓滴到第三层酒杯,多么感人肺腑。但是朋友圈里面旁边转发另外一个图,它第一层酒杯老也喝不饱,因为酒杯会变大。
涓滴效应是自由市场经济,哈耶克经济学对共同富裕的一个简单甚至荒诞的解释,他认为第一层总有吃饱的时候,第一层吃饱了他的客观的外部性就会带动别人共同富裕。这种理论为什么说他骨子里有问题,带来两个问题,第一,社会的严重撕裂和深度撕裂。十年前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提的口号就是1%的人占有99%的财富。过去一百年来,大公司的CEO的工资和一线工人的工资差由几倍增长到几百倍,你说它合理吗?貌似,看你怎么解释,有些人解释头头是道,说合理的。这个人一年给他1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年薪合理的,他值这个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今天我们讲平台经济反垄断,讲个人隐私保护,讲树自主权这就意味着野蛮生长式的互联网经济要画上句号了。
所以我为什么特别反对把数字化看成信息化的增强版,是因为如果你把数字化看成信息化的增强版,你永远也不可能抓住数字化的主导权,你依然是给大厂打工,你是他的奴隶,装备给你,他就是卖东西给你,不要把他想得那么高尚,他就是商人,商人有他的合理性,他就是卖东西给你的。所以我觉得这就是说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平台,什么是生态,什么是基础设施。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在最后面,网络中立、技术中立。我们每个善良的普通老百姓今天脑子里面还装满了技术中立,我参加很多大大小小研讨会,大学教授讨论问题,谈技术伦理问题你会发现他话语背后有一句话没说出来就是技术中立,他相信技术中立的价值观,拜托那是旧的价值观,那是工业时代的价值观。我再把话说得狠一点,那是骗人的,那是麻醉老百姓的,技术不是中立的。
技术中立有一个通俗表达就是菜刀不杀人,人杀人。我们经常说菜刀是工具,菜刀怎么可能杀人,是人杀人,所以算法不杀人是算法背后的人杀人,算法没有邪恶之分,没有什么好算法坏算法之分,算法就是中立的中性的,这个算法要出了毛病一定是算法背后的人的价值观出了毛病,解释得头头是道,你听着也不得不心服口服。但是今天我告诉你错了,算法一定有价值观。为什么要解释假设算法没有价值观,是因为这样偷懒这样方便,这样我们可以把矛头对准算法背后的人。你只要认真想一想,任何一个算法都不可能中立是原因在于任何一个算法都有局限性,跟人是一样的。上次跟一个区块链的专家讨论,我说你忽略了一件事情,我把它叫脏代码,所有代码都不干净你要明白。什么叫脏代码?就是一个软件中一定有bug,bug就是脏代码。这个bug是什么?可能是由人的认知局限性带来的,技术水平带来的,经验的不足带来的,还有客观的外部的数据不可采集的局限性带来的,万般种局限性堆积成这个代码,你怎么就能轻而易举假设这个代码是中性的拜托!
所谓代码中性就好比说我可以给你展现一张纯白的白纸,这就叫代码中性。问题你可能吗?你不可能。所以代码不是中性的,算法技术不是中立的,我们只是回到了现实本身。我给大家举一个老例子,2002年2003年的时候北京玩了一把个性化车牌,可能有些同志有印象,有些没见过,现在马路上基本上没有了。后来发现太难了,难在这个表它不存在,这个表它编不出来,为什么编不出来?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你认为它是禁忌词语的,另外一个人可能不认为它是禁忌词语,标准核定。第二,今天是禁忌词语的,明天可能不是禁忌词语。第三,对北京的居民是禁忌词语,对于一个老外来他不是经济词语,这样怎么成?这是不是扯不清。所以这个事儿不了了之,这就说明技术不是中立的,技术中立是一种假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说未来信息化有三个方向,一个就是互联网公司总是叫嚣着要颠覆一切,重新定义一切。今天我们讲融合发展,实体经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所以我经常讲传统经济要把握数字化的主导权,这个对你们很重要,要把你花了老多钱,听了老多忽悠,上了老多系统,给别人打了很多的工,最后发现自己的命脉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个纵向到横向。过去是纵向一体化,信息化玩的都是纵向一体化,什么叫纵向一体化?叫一竿子插到底,条块分割。今天是横向一体化,跟我前面讲的互联互通一脉相承。第三,从平台到生态。简单说一句,我们现在生态也被标签化了,现在大家都说生态,生态漂亮词我们都喜欢给脸上贴点漂亮词,我是做生态的,伪生态。我告诉你,你要想不清楚,经常为了提醒自己我教你一个简便易行的反思的,他在说什么词前面你都给他强加一个伪字,然后你思考,他说我是平台,伪平台,当然你得看到他伪在哪里了,他说我是生态,伪生态,他到底伪在哪里呢?在于他依然是赢家通吃,他依然想在熟练的高层,他想当霸主他才说生态,你们都得围着他跳舞这才叫生态,这是他心目中的生态,那不是伪生态是什么?我要问你消费者在哪里?消费者主权怎么体现?公平怎么体现?我是个小厂你是大厂,咱俩之间的交易公平怎么体现?他说跟着大哥有饭吃,他是这个做派,跟着老大有饭吃,这叫生态吗?这不是伪生态吗?
2018年央行出了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我们很多局外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三年行动计划,这三年行动计划基本上就是把央行的数字金融、金融科技的改革路线图讲清楚了,明年差不多就到头了然后退出。现在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是10个城市,去年是4个城市,很快三年内会扩大到更多的城市。现在是试点先玩,那玩的标志物是什么?我们手机里面将会有出现一个新的东西叫数字钱包,你可能会下载农行的数字钱包,你也可能会下载阿里巴巴蚂蚁的数字钱包,你也可能会下载中国电信的数字钱包,数字钱包面前人人平等。所以现在很多央企你不要以为只是银行在玩,国家电网也在玩数字钱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在玩数字钱包,因为数字钱包面前人人平等,有了数字钱包之后,意味着第三方支付的版图会重构,就是我的支付通道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如果现在还不展开想象去琢磨去研究,三年后五年后世界大变的时候,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时候,你就会成为一个赏花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很多人来讲我们都只不过是春暖花开之后的赏花客,但是你要问的是,第一株梨花什么时候开。第一株梨花开往往不起眼,但是它一定是在28天以前开的,你如果捕捉不到这个信息,你等千树万树花开了,你再准备迎接它就来不及了。所以真正推动世界进步的是极少数人,对这个时代变化高度敏感的那些企业一定能捕捉到动向,他能知道世界大变在哪里发生,然后投入一部分资源悄悄布局,忽然有一天,你们发现只有他成功了。
说到数字转型我有三个感悟,第一,从测量到感知。过去的数据是测量数据,今天是感知,什么叫感知数据?实时同步。第二,从优化到选择。过去我们有没有选择?有选择,刚才我说那是伪选择,它只是给你一个乐高积木,你看给你乐高积木你是不是可以自由的搭,你说太自由了我是乐高积木,但请问乐高散件是不是固化了你搭的空间?所以那个选择是伪选择,过去的优化过程交给你了,选择其实没有给你,你可以把它做成什么样是你的能耐,但是今天真正要给你选择权,真正给你选择权就是你的命要操在你手里你说了算,真的是你说了算,所以张瑞敏有这个洞察力,五年前我跟张瑞敏聊他就说三角形的冰箱,我们的冰箱生产线要敢于应对三角形冰箱的需求,别人听上去是荒诞的需求,我有能力制造这才叫数字世界,你不要束缚别人的想象力,最后从增长到快乐。过去的工业时代追求增长,表面上看没毛病,财富增长,创富,可是单一的增长今天已经有重大的拖累,我们就不说什么环境问题,关键我们想说增长它不快乐,所以为什么大家对996这么的深恶痛绝,就是因为你在那讲996是福报,我不认,你整的我内分泌失调我哪来的福报?是不是这样的?每天有4个小时在路上还福报呢,大家在这个层面没有共识的,所以我说快乐是被忽略掉的事情,这就是我们说到转型不要把命运交给技术,也不要把命运交给未来,现在就把握它,要在思想层面思考数字化转型,如果你只是把数字化转型看成技术问题太简单了,这样你会稀里糊涂不知道哪里就会迎来百花盛开,换了人间,你发现世界已经变了,所以最后希望大家开动脑筋想象后天。
马克思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就是指一切已经有的制度、习俗、规律都可能会被打破。为什么要想后天?就是因为我们今天脑子是固化的,我们如果想明天,就是在今天的认知路径的延长线上思考,必须超过明天想后天。有两个理由,第一个,后天终将来临。如果你没有能力想10年,企业家最少要想10年,更不用说想30年,30年我想不了,不行想不了也得想。因为如果你没有能力想后天,当后天来临世界大变,你就只能活在别人重新定义的世界中,你赶不上趟,10年以后你总是后手,下围棋的术语,你总是跟着跑,你总是后手。第二,如果你没有能力想象后天,你就不知道明天该为后天做哪些准备,你连准备都不知道怎么准备,你除了攒点钱之外你没有别的招,给后代多留几套房子吧,多留几个金条吧,你就会这个你不会别的,你不知道该怎么准备,所以要学会想象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