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体制改革对地方电力的影响及应对举措
2021-11-28邹仕昆
邹仕昆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130)
在中发〔2015〕9 号文指引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委大力推动,各省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响应,中国输配电价改革、放开发用电计划、中长期及现货市场建设、增量配电改革等方面稳步推进,改革带来的红利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市场主体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增强,为电力行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作为中国电力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电力,由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设计时着眼点与着力点主要考虑省级电网,地方电力与省级电网诸多改革不同步,加之地方电力历史上发展滞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正视问题,积极参与改革,推动企业自身变革,才能在挑战中找到发展机遇。
1 地方电力是中国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电力始于地方。地方电力的概念形成于20 世纪80年代国家集资办电改革政策,主要为解决过去大电网未延伸到的、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电力供应逐步发展起来的,截至2006 年底,全国共有县级及以上供电企业3 097 家,其中地方电力企业约为1 600 家,占总数的一半以上。除北京、江苏和宁夏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存在地方电力企业,地方电力企业的总供电面积、总供电人口均超过全国的一半。国家实施“两改一同价”改革后,地方电力企业虽然被省级电网大量上划、代管或重组,但截至目前仍有10 多个省(区、市)的200 多个县(市、区)的供配电业务由地方电力企业承担,服务面积达100 多万平方千米,服务人口高达6 000 万人以上。因此,地方电力是电力改革的产物,也是当前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力量。地方电力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进行,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电力体制改革对地方电力的影响
地方电力本质上也是电网企业,只是相对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而言,供电区域相对分散,服务人口相对有限,并网电源不足,需要依靠大电网提供电源支撑。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地方电力面临更多挑战。
2.1 改革顶层设计缺乏对地方电力的充分考虑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设计时,着眼点与着力点仅考虑省级电网,缺少考虑省级电网与地方电力的衔接和统筹,没有考虑到地方电力与省级电网同样都是供电主体,存在互联互通的趸售和余电交易关系,没有考虑地方电力承担更重的电力普遍服务和保底服务义务,混淆地方电力与增量配电网本质区别,将地方电力等同于省级电网终端用户对待等,导致涉及地方电力配套改革措施落地困难。比如《关于制定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了多种核定配电价格方法,但地方电力与增量配电网存在本质区别,地方电力的输配电价只应比照省级电网定价办法核定,而不能采用招标、最高限价和标尺竞价法等其他方法确定;指导意见中对地方电力供区用户跨网交易规定,“用户承担的配电网配电价格与上一级电网输配电价之和不得高于其直接接入相同电压等级对应的现行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如果地方电力与省级电网并网电压等级相同时,地方电力则没有任何价差收入,还要倒贴线损,即使存在电压等级差,因价差很小,难以覆盖其成本。
2.2 企业盈利模式正在被改变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向地方电网延伸,地方电力也将不再以上网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输配电价以电网有效投资和成本为基础,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方法核定,对于非政策性因素造成的未投入实际使用、未达到规划目标、擅自提高建设标准的输配电资产,其成本费用不得计入输配电定价成本,地方电力需要更加注重投资及运营成本控制。
2.3 售电侧市场竞争逐渐激烈
售电侧放开是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最大亮点,一方面用户拥有更多选择权,售电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实质上挤占了包括地方电力等电网企业原有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配电网业务投资,尤其试点项目均在工业园区、城市新区等优质配电区域展开,配电网运营权竞争异常激烈。
2.4 供电服务需要更加多元
随着改革举措深入,国家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销环境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及用户对供电服务提出更多需求:①供电可靠要求更高,停电时间要求更短,需要加大配电网投资,优化运行方式,提高抢修效率;②获得电力要求更加方便快捷,需要大幅压减业务流程、办理时间、报装成本;③多元化服务需要创新,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从提升用户黏性、应对市场竞争考虑,有必要围绕用电需求开展节能咨询、能效分析等综合能源服务,以降低客户用电成本,提高用能效率。
3 地方电力应对电力体制改革的举措
3.1 主动参与并推进改革
地方电力改革事权在地方政府,要深入研究电改政策,结合本省实际积极提出改革措施建议,推动地方政府通过改革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比如推动本省统筹测算输配电价格;核定网间输电价格,以解决跨网交易时合理分配输配电收入等;加强地方电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各省电改成功经验,推动出台深化改革措施;加快推进业务重组与商业模式创新,按照输配电价改革要求,将电网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离,大力培育综合能源服务,形成电网业务与综合能源服务共同发展格局。
3.2 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将多点并网及220 kV电压等级并网作为电网发展核心,以降低购电成本、增加输配电业务收入、提升电网安全可靠性。加强电网规划与省市县地方规划的衔接,重点布局工业园区、城市新区及新增电源点等,优化投资规模,把握建设时序,提高投资效益。加快区域间电网互联互通,提高网间电力电量平衡能力与引电能力。大力引入并网优质电源,争取降低趸售电价,减低购电成本。加强管理流程重构,强化投资、物资、电价等“大成本”的集约化管控,推动实施精益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及效益。加快信息化技术推广及应用,推动传统线下服务向互联网线上服务模式转变,实现“互联网+营销服务”,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幸福感。
3.3 全力拓展市场化业务
大力发展市场化售电业务,开拓工业园区等优质配售电市场,通过合作、并购等多种方式,力争获得配电网经营权;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围绕客户需求,提供咨询、设计、建设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开展用能诊断、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等增值服务,降低客户综合能源成本;着力在资源富集区、重点发展区域,抢点布局新能源、储能、充电站、充电桩等新兴产业,形成长远发展支撑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深度挖掘客户数据价值,拓展延伸服务。
3.4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注重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优化各层级人员配置,加大复合型人才的选拔、培育和使用,增强人力资源保障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畅通成长通道,促进人才流动;充分发挥业绩指挥棒作用,突出业绩导向,在薪酬分配、岗位晋升等方面向优秀人才倾斜,充分调动各层级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提升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地方电力作为中国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重要主体力量,面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需要充分认识、把握电改政策,正视面临的问题及困难,主动参与并推动改革,通过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从而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