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2021-11-28路胜荣
路胜荣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中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被选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点单元,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讲深还是讲浅,寓意有哪些,老师们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听了几节研讨课,参与了两次集体备课,发现对于这则寓言的教学,老师们有许多不同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一谈关于这篇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诵读的重要作用
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古人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诵读的好处,由于诵读是口、眼、耳、脑并用的综合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多组织和开展诵读活动,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杞人忧天》的故事,学生大多是听说过的,寓意也略知一些。教学中第一要义是准确理解课文内容,这篇文言文短小精练,故事性强,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多次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掌握文言知识,在读中领会作者的态度和情感。这一点也是很多老师注重并擅长的,教学中的诵读环节可以有:读准字音,读对停顿,读懂词语的意思,读清句子的翻译,读出故事情节,读出人物形象等;方式可以让学生自由读,集体读,可以男生先读,女生后读,可以分角色朗读,可以整体演读等。在形式多样的诵读中,学生能够完成知识的积累和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单是这则寓言故事的写作特点,就有许多可取之处,比如故事完整,思路清晰,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描写生动。故事的起因是有一位杞国人因为担忧天地崩坠而废寝食,故事的经过是有一位劝导者耐心开导他,机智地消除了忧者的疑虑,结果是两个人都非常高兴。语言描写生动,三次问答的设计很巧妙,既可见忧者的忧虑之深,又可见劝导者的聪明,而且直奔主题,简洁明了,逻辑严密。通过多次的诵读,学生对这些写作上的特点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有了这样的诵读与体会,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就会轻松很多,站在两个人物各自的角度,就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寓意。站在忧者的角度得出的寓意就是:不要为不必要或无根据地事过分担忧,站在劝导者的角度得出的寓意是:要学会关心他人,善于帮助他人,做一个善良智慧,助人为乐的人。
二、助读资料的选择和利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老师们都善于提供助读资料,助读资料内容庞杂广泛,可以是写作背景的介绍,可以是作者简介,可以是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的积累,可以是原文内容的补充,可以是类文的比较等等。助读资料使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资料再多再丰富,也不能替代课文,更不能忽略对课文内容的解读,也就是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最重要。真正好的作品,能跨越时空国界和民族,给每个读它的人以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共鸣,并不以参考助读资料为前提。
因为初中学生知识掌握尚浅,生活经验较少,加之很多课文的写作时代,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较远,使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诸多困难,这时就需要通过教师提供一些相应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选择必要得恰到好处的助读资料,对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是有很大的帮助,同样对资料的具体选择也是十分讲究的。
(一)关于《左转》和《诗经》记载流星陨落和地震的资料
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杞人忧天也有合情合理的一面,教师会补充《左转》和《诗经》中流星陨落和地震的资料。《左传·庄公七年》记载:“夏,恒星不见,夜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1]《诗经·十月》有:“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2]这两个资料都证明有“天地崩坠”的现象,且令人惶恐震惊,可以证明忧天者的忧虑是有根据且理所当然,从而引出对忧天者的忧患意识的赞赏。
可是问题也接踵而至,有学生就提出疑问:对于这些事件,忧天者和劝导者难道不知道吗?如果忧天者知道有这样的事,他为什么不反驳劝导者“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的说辞?为什么不怀疑“亦不能有所中伤”的劝导?如果劝导者聪慧多识,早就知道,他为何避重就轻,不说有“天地崩坠”之事?可见,有关的助读资料,就像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反之,可能事与愿违,使问题变得复杂。教师在提供助读资料时,要考虑周全,将资料内容和课文内容做比对,提前预设助读资料可能引起的质疑,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
如果有老师一定要用这两个资料,就要给学生解释清楚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的区别。《左转》记载为史料,而《杞人忧天》是寓言,《现代汉语词典》对“寓言”的解释为“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3]这则寓言故事不是历史史实,如果用真实的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就曲解了寓言的文体,得出的结论也就不是寓言的寓意,而是历史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是有区别的,有些寓言故事和历史史实有一定关联,但绝不是历史,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史料来解释寓言故事。
(二)关于杞国和杞人的史料
当人们嘲笑杞人地过分担忧时,有学生就提出问题:“杞国真有这样的人吗?历史上有没有杞国?”这时候就可以讲讲历史上的杞国和杞人了。杞国的历史有记载,国虽小且几度迁徙,依然国祚1500年,杞人是大禹的后代也有史料为证。《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後於焦,黄帝之後於祝,帝尧之後於蓟,帝舜之後於陈,大禹之後於杞。”[4]可见,历史上确有杞国,且非同一般。历史上的杞国人民也背负着骄傲和责任,历经磨难。但是,还是要强调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杞人只是故事的主人公,也并非具体实指某个人,所以寓言故事并没有歧视历史中的杞人之意。这种现象在我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很常见,比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寓言故事,并不是执意要嘲笑郑国人和楚国人,而是假托这些国人来讲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寓言更是常用来作为陈说辞理的手段,以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三)关于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据《开封网-汴梁晚报》2016年10月21日作者张德卿报道,入选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杞人忧天传说”,由杞人忧天神话传说、杞人忧天历史传说、杞人忧天寓言传说三种文学形态组成,包括与杞人忧天传说相关的地方风物传说、自然地貌传说、天象传说、历史文化遗存传说、民俗文化活动传说、地名传说等六大类约60余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传说有24个。内容包括共工祝融之战、女娲补天、高高山的传说,气人、启人、杞人的传说,武公东迁、桓公嫁女等传说,且与当地民俗活动结合紧密。[5]“杞人忧天传说”中蕴含着高尚地造福于民,泽被后世的无私奉献精神,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品质。
这里要看清楚两个概念:杞人忧天传说和杞人忧天寓言,二者有密切的联系,也有区别,两个概念不可混淆,不可等同。杞人忧天传说的内容庞大丰厚,杞人忧天的寓言则是其中一部分,寓言的寓意和传说的寓意也是有区别的,不能把杞人忧天传说的精神单纯地嫁接在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上。
三、课文(节选)与原文的关系
统编教材中出现的《杞人忧天》一文,其实是节选于《列子·天瑞》中的一段,文段的后半部分内容是:
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蜺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
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6]
原来,列御寇讲“杞人忧天”的故事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人们嘲笑杞人没必要的担忧;长卢子却认为天地会崩坠,杞人忧天也就是情理之中的;列子认为,天地是否会崩坠,人是无法预知的,所以不必放在心上。列子的观点有很强的思辨性,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但并不是回避不提的理由,恰恰相反,如何化难为易,将列子及其思想讲得深入浅出,则更见教师的智慧和用心。
《列子》一书是我国古代文学思想上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思想和道家思想接近,列子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列子·天瑞》表达的是列子对天地宇宙的认识,以及虚静无为的人生哲学,即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完善生命的存在。
由此看来,本文的寓意是层层铺垫的,嘲笑杞人忧天是一层铺垫,长卢子肯定杞人忧天是二层铺垫,引出列子的观点,最终是为了证明列子的思想。整个故事一环套一环,使得列子的观点清晰明白。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看法不同,得到的启示也不同。所以就本则寓言可以有的寓意是:忧天者有长远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种忧患意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劝导者善于宽慰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让社会充满了温情与友善;列子借此表达的是天地宇宙观,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思想,以及虚静无为的人生哲学,令我们敬佩景仰。
四、关于情感教育
关于这篇课文的讲解,老师似乎更注重情感教育,重点讲解杞人的忧患意识和奉献精神,注重学生高尚情感的濡养,学生也听得热血沸腾,醍醐灌顶,情感教育达到高潮。随着课标的深入实施,老师都很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但是思想品德及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应该是宽泛的,可以是品质道德的,可以是性格爱好的,可以是为人处世的,可以是审美艺术的。具体给予学生哪方面的情感教育,是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而定,是自然而然地顺势迁移,可以是慷慨激昂,直抒胸臆;可以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可以是扪心自问,自我反思;可以是风趣幽默,寓教于乐。情感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多样的,语文的课堂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要只拘泥于一种。
就这篇课文而言,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列子的思想或道家的思想,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悠久的文化,感叹古人奇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情感教育,况且道家的哲学思想要给七年级的学生讲清楚,不是容易的事,很考验语文老师的教学能力。就这篇课文,带领学生浅涉哲学,感受古圣先贤的智慧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就是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在众多不同的见解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古人辩,与今人辩,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做一个不轻易盲从、有主见的人,也是情感教育。情感的教育是自然生成的,不宜生搬硬套,刻意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