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初中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以广信区上泸中学为例
2021-11-28胡兰英
胡兰英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上泸中学,江西 上饶 334100)
从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倒逼着学校由原来被动的执行国家课程,“做正确的事”。到现在主动开发校本课程,“正确的做事”,从而提升课程活力。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1859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20世纪70年代初,“校本课程”,慢慢由发达国家英、美等国传入中国。
关于校本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一书中,曾这样写道:“校本课程……要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改进学校课程实践为指向;在学校中,就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在学校中解决”[1]
而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目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即学校在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已有的课程上,进行发挥改变,使之符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这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但是也容易混淆校本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细化;二是基于当地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即学校通过大量调研,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新的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是比较难的,但是也是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最为成功有亮点的。
二、对农村中学而言,开发校本课程意义何在?(以广信区上泸中学为例)
(一)学生发展层面
校本课程的设计,往往是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是为服务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课程的规划与设计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塑造,有利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往的国家课程,教学内容整齐划一,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以成绩论成败。因此,统一的国家课程并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课程。反之,学校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无疑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广信区上泸中学,百分之八十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课程过于枯燥乏味。他们很快就丧失了学习的欲望,加之缺少家长的有效监督,上学前的准备不充分,很快也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不久,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之外,迷茫困惑,拉帮结对,丧失自我,甚至打架斗殴,走向犯罪。
俗话说,弯道超车,十超九翻,面对跌倒谷底的学校现状,广信区上泸中学,决定改道超车——特色兴校。组建团队,开发资源,立足当地“千年古镇”优势,和当地独有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氏祠堂”,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泸溪训》和德育教材《泸溪育》。给学生以正确的道德,文化底蕴的引导,教学生处世,育学生才智。
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1]。
广信区上泸中学,基于当地文化,利用充分当地合适的资源,构建校本课程,拓宽教育场所,在传递知识与文化的同时,滋养学生的精神,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二)教师发展层面
教师和学的成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都是在实践中得到提升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就是给教师一个平台,和学校决策者一起高屋建瓴地看待教学这一活动。很多时候,教师都只是课程的执行者,也就是说,教师要很好地把握教材,把握学科规律,必须得明白国家课程的意图,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否则将很难高质量的实施国家课程。可是,如果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那么他的教学活动,就将变成是自己通过教学活动,把自己的编写意图完美的落实。
广信区上泸中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恰恰赋予了教师这样一次机会。让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编写校本教材《泸溪训》和《泸溪育》,使用《泸溪训》《泸溪育》,制作《泸溪训》学生活动方案,收集材料,参与省级课题申报与省级课题的研究。这样,不仅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更能彰显教师的学科才华,提升了他们的教学境界,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恰如朱熹《观渠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处摘录广信区上泸中学校本教材《泸溪训》一书中的《序言》:
本研究结果显示,行益气养阴消积饮结合NC化疗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CD3+、CD4+、CD8+和CD4+/CD8+指标上的比较,均优于只行NC化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上泸镇建于唐朝,兴于宋朝,素有"千年古镇"之称。这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宗祠文化为最盛。始建于元末的余氏祠堂,建筑气势恢宏,石柱石栏雕刻精美,明朝宰相夏言,费宏,革命先驱孙中山等名人题词悬挂厅堂,在上泸宗祠文化的影响下,上泸子帝皆发奋读书,农耕时亦不忘舞文弄墨。
秀水青山育英才,襟山而过的溪水汩汩的流淌着,水流击石,击起一曲曲动人的旋律。这旋律里既流露出历史的辉煌,也隐含着时代的召唤,这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唤作泸溪河,在泸溪河畔的山腰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就是上泸中学。
“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最终只会成为一所普普通通毫无生机,没有发展动力和潜力的学校......”;“上如历代贤人用家规家训告诫子孙立德为人之本,超越了家庭教育的点,达到了社会教育的面,为什么我们学校不能像余家祠堂一样设立跟家训一样的班规?”;“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论述领导干部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2016年秋再一次学校发展思路探讨会上,学校碰撞出新的发展思路,依托上泸宗祠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校园!”
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学校积极申报教育成果,2021年,成功申报开发校本课程的省级龙头课题。通过共同参与研究课题,有效的营造了合作分享、交流体验,反思改进,共同发展的研究氛围,让更多的老师在教学上找到方向和自信。
(三)学校发展层面
传统的课程体系是单一的、封闭的,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全由国家规定,课程内容由专家开发,学校和老师的任务就是执行国家课程。根本不需要进行课程的规划,只需要拿着现成的教科书和教案,“正确地做事”就行了[1]。而“三级课程”管理是将课程权力分为中央、地方和学校三个管理层面,打破国家课程单一形式。学校从此具备了一定的学校课程管理、开发的权力,对有诉求并尝试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而言,这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还将有利于学校形成特色文化,提升办学效率和办学活力。
在崔允槨总主编的《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丛书》一书的代总序中曾提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不用考虑‘教什么’(课程权)的问题,而只要考虑‘怎 么教’就可以了,因为导致了教学与课程的脱节。”[2]一统天下的国家课程,由于内容固化,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最了解学生的校长和教师、学生自己及其家长没有机会参与课程决策,学校成为了‘来料加工’的场所,教师成了‘不需要灵魂’的灵魂工程师,学生成了“几道学科工序”之后的产品,于是,教育本身便容易走向不教育甚至反教育。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学校发展,开发课程提供了空间。学校将由原来的追求“正确地做事”转向追求“做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事就是倒逼各个学校主动作为。笔者通过大量阅读和实地参观了解到,很多学校,尤其是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的学校,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提前进行学校内部结构调整,成立研发课程团队,形成特色体系,使学校绝处逢生,列入名校行列。如龙口市明德学校在学校面临困境,发展活力不足情况下,果断通过开发《故事启迪智慧成长》校本教材,汲取传统故事里育人价值,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学习质量。
还有上海闵行区第四中学,2002年在经历了一次合并后,又与地处更偏远的一所普通初中进行合并重组,两所学校、两种文化制度的不融合,市场经济的深入,文化中心的北移,导致大量优质生源流失,面对“风雪低谷”,闵行四中领导班子果断决策,从特色文化建设入手,锁定闵行四中的传统体育项目——棒球,发掘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源泉,提炼出“拼搏追击,死缠到底”的棒球精神,随即开发棒球校本课程,以点带面,形成“励志健体,自育自强”的学习氛围和学校文化,从而走出发展困境,被上海闵行区教育局授予“家门口的好学校”荣誉称号[1]。还有上海闵行区马陆小学,从当地有名的马陆葡萄中提炼出“润泽”的葡萄课程,使之成为一所闵行区示范学校。
笔者所在学校——广信区上泸中学,由于地处偏远,在没开发校本课程前,教学质量一直是在农村中学倒数第一,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师生幸福感很低。自从“立足宗祠文化”开发校本课程以来,提出“传承地域文化,造就时代英才”,“突出特点,以特制胜”。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编辑校本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四)对当地文化影响层面
上泸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素有“千年古镇”之称,在这里曾孕育过北宋御史中丞余尧弼,南宋理学家陈文蔚,南宋北伐名将余辉照等历史名人。辛弃疾途径上泸古桥,曾写下《题上泸桥》“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可以想见当时的上泸繁华盛景。
但是到了近代,河运改道,到了现代,城镇化兴起,这座“千年古镇”留不住年轻人。2017年,上泸中学一项关于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577名学生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为留守儿童。甚至由于各种原因,还有小孩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不在,小孩一人在家生活。 千年古镇的很多优秀文化,随着城镇化的加剧正在不断的丢失。那些本地特有的技艺,也随着身怀绝技老人们的离去而失传。
为了挽救即将消失的文化与技艺,上泸中学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将课堂搬到校外,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余氏祠堂”为教学基地,开展写生,研学活动,并且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到学校展开特色文化教学。
主要开设课程有:高跷,洋鼓,梅花拳。其中高跷与梅花拳,是上泸镇百姓喜闻乐见,宗祠盛会必备的节目。
经过几年的努力,广信区上泸中学,组建了一支师教生,生带生的洋鼓队,并且学校已有一百多名学生会踩高跷,全体师生会打梅花拳。此项活动,经由广信区上泸中学所在地的教体局验收与表扬,开始向其他学校辐射推广。
至此,学校校本课程终于突破了校内局限,以点带面,在校外开花结果。
开设的梅花拳课程,高跷社团,不仅锻炼了学生体魄,激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盘活了一所学校,更服务了当地的文化建设。
广信区上泸中学仅用了四年的时光,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教育风貌和教育成果;教学质量由全区倒数前三,2020年一跃为全区农村中学第三名。
学校就如同人一样,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没有文化自信,就会缺少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个性,带来活力,更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