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问题及策略

2021-11-28张丽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大学

张丽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引文: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全面进步的优秀人才。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把专业教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德育教育和治理教育相互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学生开设的公共课程,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另外一方面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开阔语言学科视野。因此大学英语在教学本质上有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使命,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探索在大学英语开课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把英语知识和课程思政相互融合,推动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一方面是英语专业学科的必修课,同时也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属于公共基础类课程科目,所占据的课时比较多,影响力也比较大,大学英语教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和翻译的基础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展开跨文化培养,通过跨文化意识的养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让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多重融合。因此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而言,大学英语教学不能仅仅看作语言工具,它应当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做好基础和必要的铺垫准备,还要为大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升提供间接帮助。大学英语课程涉及历史、政治等多个元素的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人格培养功能,这一方面就为课程思政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在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过程中,必须要和英语教学专业知识保持同向而行的态度,才能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然而当前反观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学工作者受到西方文化的思想影响,对我国基本教育情况和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因此没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动力和自觉性,还有一部分教师存在着认知片面的情况,认为英语教学仅仅是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养成,有一些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思政能力的提高应当是思政教师的任务,不应当在英语课堂当中讲述,这些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可了行为上的错误。除此之外在教学大纲上,传统的英语教学大纲没有涉及课程思政的构建标准,这也就意味着课程思政框架和体系的建设要一步一步地摸索而行,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方法的考量没有和立德树人要求进行对接,以上这些原因都导致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有待提升[1]。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响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在社会发展的全新时代,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国必须要培养一批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并且能够全方位发展的国际性人才,通过语言交流的渠道加强对外交流,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要把握机遇,面临全新的挑战,在教育之前先要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各个高校的专业教学都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导向,把课程思政的教育精神渗透到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精神,做四有新人[2]。

(二)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要深刻地认识到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实行课程思政有利于满足三全育人的需求,三全育人这一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提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思维比较固化,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无法融入,找不到切入点,逐渐落上了标签化的印象,不同专业学科之间没有架起互融互通的桥梁,彼此之间存在相互排斥的情况,这也就导致无法实现协同育人的要求。课程思政对于创新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框架和局限性,让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不再相互分离,而是相互融合,解决了不同学科之间人为割裂的教学情况,也就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融入提供了协同的可能性。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比较侧重对学生英语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英语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单一化框架化的倾向,这在某些程度上对学生的视野和格局而言是一种限制,也无法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的融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学生丰富教学素材,也能够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解读,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有利于文化自信战略在教育领域的融入[3]。

(三)培养学生国际情怀,提升思辨能力

我国正处在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之下,各种类型的西方思潮正在向我国文化进攻,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教材等多种渠道能够接触到外界的世界,有利于拓宽学生对多元化文化的摄入,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必须思考的是,以开放的心怀接纳多元化的文化渗透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传统文化,相反如果无法坚定文化自信的态度就无法让学生正确地看待文化现象,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建设课程思政框架体系有利于学生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正确解读,对学生加强正确观念引导有利于学生对西方拜金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进行正确的批判和思考,建设正确的思辨能力,明辨是非曲直,在四个自信战略的引导之下不断提高个人的国际胸怀,培养正确的文化态度[4]。

三、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策略和建议

(一)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

首先要创新的是教学模式,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缺乏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也就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政治素养,因此为了践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精神,教育有关部门一定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利用信息化互联网等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内容,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进行进一步延伸。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基础的听力语法练习,并观看相关的课程视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围绕着某一类的话题展开英语讨论,最好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历史文化底蕴,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选择让学生上台进行英语演讲,这一过程是鼓励学生上英语知识自由地输出,用英文讲故事或者表达自己,在演讲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文化自信的态度[5]。

(二)提高教学工作者素质

提高教学工作者素质是打造良好的教学队伍的前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一定要让教学工作者自身素质能跟上要求。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际践行者也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开发者和塑造者,教师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态度和认知素养。然而当前有一部分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受到自身经历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观念上比较片面,他们没有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各大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在教师的道德、政治、人文素质方面多做努力,让广大教师坚决守好立德树人根本点,这样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主动地承担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具体而言,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理论的学习,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在教育领域也要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用良心做好教书活,英语教师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累积,还要提高人文素养,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当中汲取思政养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找到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找准时机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6]。

(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的建设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多数是采用英美国家的教学素材,对西方文化、政治、历史等多方面进行讲解,选择的载体大多数是经济学人等著名的英语杂志和报刊,以上这些教学内容确实原汁原味,也能够准确地反映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如果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错误导向,出现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以上这些情况都不利于社会主义人才的塑造。因此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必须要加强课程内容的建设,以课程思政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和抓手,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统一备课,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思想进行深刻挖掘与集中研究,这样才能让英语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加快对正确道德理念的塑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实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学还要在课程思政的影响之下建设有效的评价机制,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在评价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采用结果性评价的方式,以分数的形式进行量化考察,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思辨的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检测。在课程思政的导向之下,教学工作者要加快建设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结果做一个充分的反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反思中获得动力,良好的评价方式也能够促进教师通过教学反馈,改进教学过程,优化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充分让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发挥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学工作者要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提高教学工作者素质,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的建设,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