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中的生态环境研究

2021-11-28邹员英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成果环境保护攻坚

邹员英

(江西省鹰潭市信江新区江北办事处,江西 鹰潭 335000)

引言:现阶段,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而习总书记也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思想,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工作,并对二者进行衔接时,相关单位需要对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监控,同时还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互衔接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予以明确,并采用合适的措施予以解决,有效降低问题的不良影响,使得乡村生态环境的质量得到保障,进而促进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若想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战略,相关地方政府就需要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基础与前提,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而言,其本身是五年过渡目标,而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战略则属于长期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能否取得实效,会对我国乡村振兴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可以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维护[1]。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时,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促进乡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应用到实处。若是地方政府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没有做好环境保护这一工作,就会对脱贫攻坚这一工作成果造成不良影响。而在取得良好的脱贫攻坚成果之后,还需要维持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乡村生态环境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样才能够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性,促进乡村的健康发展。如果当地的政府单位在取得脱贫攻坚成果之后,就不再开展环境保护工作,那么在一段时间后,乡村生态环境又会回到原点,这就会导致脱贫攻坚成效减弱,长此以往,脱贫攻坚成果则会被破坏,进而对整个乡村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更是难以实现[2]。

(三)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乡村的建设发展,提高其整体的经济水平,并改善生态环境,增强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使得乡村变得更加富裕。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则需要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够使得乡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有所改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乡村整体面貌的整顿,进一步促进乡村生态产业的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乡村建设工作之中。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能够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乡村产业更加多样化,实现对乡村产业的有效优化。相关地方政府若想达到乡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就需要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深入渗透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3]。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一)农业农村环保投入力度较小

其一,在部分农村地区,存在污染排放量比较大且投入比较少。在污染排放方面,包括农药使用过多、生活垃圾乱丢乱放、养殖污染乱排等等,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污染。在环保投资这一方面,与工业企业相比较而言,财政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管控的投资相对较少,也因此,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相对比较滞后,这就导致有些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比较差。

其二,农村人居环境基础相对较弱。对于多数农村而言,其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且与城市建设相比较而言,农村污水及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其建设发展的短板,其中“厕改”则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短板[4]。

(二)生态增收力度相对较弱

其一,生态创收意识相对较弱。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乡村缺乏生态创收理念,难以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为发展生态经济,搞好农村生态建设,我国政府也提出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但是,对于生态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却没有进行明确的指导,只是提出来生态旅游业、特色林产业、特色种养业这三个方面的生态发展方向。

其二,生态公益岗位的设置缺乏合理性。现阶段,我国根据脱贫人口的就业现状,所设置的相关生态环境管护岗位,种类变得越来越多,从整体情况来看,生态公益岗位通常都是以生态护林员、草原管护员这两类为主,其他生态公益岗位设置的比较少,而且也缺乏更加精细的实施方案。另外,不同地区的岗位数量、性质、工资标准等多个方面都不同,一些地区在针对环保公益岗位进行选聘时,相对比较随意,且不同环境公益岗位之间的管护边界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影响其实际效用的充分发挥。此外,其他生态公益岗位资金来源也缺乏稳定性,比如,一些农村内部的环境公益岗位一般都是由村集体自行解决,这就到该岗位的稳定性受到不良影响,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部分地区设置的一些公益岗位,并没有在取得脱贫攻坚成果之后,就长期持续设立,并安排人员随时在岗,这样很难保障环保效果,甚至还会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造成较大的影响[5]。

其三,生态产业发展见效相对较慢。在建设生态产业时,能够将农村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生态农业、工业及旅游业等产业优势,借此提高乡村的经济水平。部分乡村地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成效,但是,因为发展效果比较慢,没有长时间坚持下去,就导致其生态效果恶化,从而影响到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巩固。

(三)部分乡村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考量

部分乡村在取得脱贫攻坚胜利之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时,对于生态环境的考虑不够全面,在这一阶段,当地政府没有对绿色发展进行明确具体的要求,也没有结合不同乡村地区的情况,深入到贫困乡村对其生态生产建设发展进行专门的指导,从而影响到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巩固,这样也会对乡村振兴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另外,部分单位对于乡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缺乏认知,在获得一定的脱贫攻坚成果之后,没有考虑到资源环境的承载限度,反而持续不断的推进资源建设工作,这也是降低乡村振兴效率的重要因素[6]。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衔接过程中的“三个转变”工作

其一,在具体工作中,要转变对工作对象的关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时,需要立足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农村地区的脱贫户以及生态环境,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设置合适的工作岗位,解决更多的脱贫户就业。

其二,做好目标导向的转变工作。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要从生态环境治理逐渐转向于生态产业发展这一方面,若想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相关地区的政府单位应该对生态环境要素予以高度关注,并且要实现乡村产业的生态化,乡村生态的产业化,这样不仅能够为乡村居民创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够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7]。

其三,做好工作范围的转变。相关单位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做到由点到面的转变,增加乡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水电路气房厕、山水林田湖草等全部纳入到振兴生态脱贫成果层面上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生活中的娱乐需求。

(二)加强资金投入,实现“二个打通”

其一,城乡打通。对于农村的污水处理、生活垃圾以及饮水安全等多个方面来说,其都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范畴,而且这些方面都是农村人居环境中的重要问题,相关单位在开展振兴脱贫成果时,应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做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工作,该工作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公益性,且大部分治理项目基本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也因此,使得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本缺少投资动力。面对这种情况,相关政府应该在资金方面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主动提供环境公共物品,也可以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设置相应的补助基金,通过政府的科学引导,在乡村振兴中引入稳定的资本融资渠道,借此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从城市向乡村转移[8]。

其二,工农打通。在开展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时,不仅要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还需要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维护管理,若想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单位可以立足于生态公益岗位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以及资金引入进行合理优化,可以将“以工代赈”这一方式应用其中,为乡村的脱贫户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这样既能够提高乡村脱贫户的经济水平,也能够增强整个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三)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制度

其一,在对乡村建设进行规划时,应该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在进行乡村振兴时,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要立足于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乡村的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生态资源承载力以及产业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同时还要制定出合理的乡村产业发展条件以及底线约束机制。针对乡村中的一些重大产业发展与转移工作,则要预先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其二,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工作而言,其自身具有交叉性的特点,相关地方政府若想实现乡村生态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巩固及生态振兴,则需要多个单位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合作,通过较大的合力完成乡村建设工作。基于此,相关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组织协调机制,对乡村生态保护工作予以明确,并对其进行细化,将其落实到不同的单位部门,同时还要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各单位部门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以防出现环保让路的情况,保障生态环保工作的有效落实[9]。

总结

相关单位若想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衔接,借此促进乡村的建设发展,则需要对这一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予以高度关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工作,使得生态环境能够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乡村经济水平。

猜你喜欢

成果环境保护攻坚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验收成果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018数博会4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