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探微
2021-11-28陈阳芳廖天宇
陈阳芳,廖天宇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问世于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本文以下简称《宣言》),是整个人类思想史的科学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首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巨著。《宣言》的传播、运用的历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辉煌历史的生动缩影。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阐释《宣言》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了解其发轫之基,重温其理论意蕴,挖掘其时代意义与当代启示,期许于回归经典、返本开新的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推进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迸发时代火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思想动力,加快民族复兴的实现进程。
一、《宣言》中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轫基础
振叶寻根,观澜索源。任何理论与思想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既得益于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也与其内在依据密不可分。新时代对《宣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深度理解和把握,离不开对其外部条件和思想源头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期在新的历史起点再起航,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一)思想源头
《宣言》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绝非凭空产生。其实在《宣言》之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早已在多部论著中直接或间接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正是早期(1843—1848年)这些思想火花的出现,为《宣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提供了理论前提。我们要深入了解其思想源头,才能在新时代掌握《宣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使之迸发时代火花。
一方面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思想奠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强调:“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件的根本。”[1](9)这是马克思表征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的经典论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出发点和落脚点——物质力量,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立场。在随后发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更是揭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指明是“生活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生活”[2](73)。同时,马克思还强调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哲学关系,详细阐明了人的思想来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认识论的理论指导。《宣言》中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就是“所有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些早期思想是与《宣言》相呼应的。任何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时代的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决定,取决于统治阶级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性质。
另一方面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思想的理论指导。究其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现实的人的工作,以关心、服务、发展人为价值指向。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经典之作中的“人的本质”“人的存在”等人学思想,为《宣言》的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人的本质等问题的阐释提供了理论前提。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恩格斯根据工人阶级实际状况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切控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对私有制条件下的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劳动本质的异化进行了深度表达。这些为《宣言》进一步阐述无产阶级受压迫的现实状况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论述提供了思想动力。
(二)时代诉求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和理论是否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程度紧密联系。《宣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工业化大发展以及无产阶级政治力量逐步扩大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期,作为独立阶级横空出世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矛盾日趋激化。随着英法等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由于缺乏先进的思想引领和自身斗争革命性的缺乏导致运动以失败告终。无产阶级的现实际遇向世界宣告了其思想诉求,警醒着马克思恩格斯。他们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强大潜力和崇高的历史使命,这为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阐发造就了现实基础,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论述提供了思想方向。
二、《宣言》中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本阐释
《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其立意深远,思想深邃,得以翻译为多个版本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今年也是《宣言》中文首译本出版100周年。《宣言》凝聚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是一部蕴含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活教材。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1](178)在《宣言》中更是直接重申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然而每一时代的统治阶级之所以能将自身思想转变为统治思想,无一不是因为他们尤为重视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开展一定的思想教化活动持之以恒地维系着自身思想统治。同时《宣言》也有著名的“两个决裂”论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无疑问,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前者是在经济领域的决裂,后者是思想观念的决裂。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无产阶级进行启发和引导。无产阶级革命不仅需要重塑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更要结合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来脱离统治阶级的思想桎梏,培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而在其科学指引下实现共产主义。“两个决裂”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其阶级意识的培育也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重要性。《宣言》站在战略高度上,充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无产阶级完成自我教育的思想保障,是帮助无产阶级实现历史使命的科学指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资产阶级走向灭亡、无产阶级取得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不是凭空产生,不仅仅依赖于客观条件的支持,也需要无产阶级的浴血奋战。《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1](434)这就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意识形态性,其本质就在于将自身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对世人进行灌输与教化。马克思恩格斯表明,要让工人敏锐地意识到自身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性,一方面是提醒工人明确了解自身遭受奴役的残酷处境,明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必然性,使之认识到自身的先进性和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肩负着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崇高事业的,当下受压迫的阶级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行动的条件与性质”。以此激发与培育其阶级意识,对其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之积极投身伟大的革命斗争,进一步实现自发的革命斗争向自觉的阶级斗争蜕变,探寻自身解放进而推动全人类解放的进程。
此外,《宣言》还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总而言之,《宣言》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灌输”至无产阶级头脑中,教化与锻造其阶级意识,激发其革命性并由此指引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随着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大陆的激荡之际,《宣言》应运而生。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典范,《宣言》设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在正文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在第一章就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诞生、发展及对立的过程,向工人阶级论述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使之明晰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与对立,承担起自身历史使命。其次在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和末章中,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思想与策略的论述,为无产阶级提供行动指导。最后,在第三章中,马克思否定了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批判了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指出这些思想是“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利用这些内容的思想教育,无产阶级充分理解到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历史性和必然性有了理性认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作用,加强对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人们认识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态势,激励共产党人立足新时代,牢记自身初心和使命,全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与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22)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未来共产主义的构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奋斗目标。在正文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马克思义正言辞地驳斥了曲解共产主义教育工作的种种言论,通过三个反问句来拷问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教育实质——“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干涉所决定的吗?”[1](418)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资产阶级眼中,不管教育以何种形式呈现,它均亦依托于社会关系的变幻。《宣言》指出,教育以服务人、塑造人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服务于共产主义社会,为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提供思想动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就是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新时代的当下,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力,使之肩负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为民族复兴培养“中国脊梁”。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
《宣言》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千方百计地将意识形态转变为社会成员思想灵魂深处的观念认同和行为追求,并不断探寻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马克思曾对旧唯物主义的“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进行批判,他将教育看做单向运动,认为受教育者单纯被动地接受教育。《宣言》中就着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进程,突出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帮助“人们认识到他们自以为的各种心爱的万应灵丹都不灵”。
在《宣言》中,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仅是斗争的手段,更是无产阶级进行自我教育的独特形式。失败的斗争为无产阶级提供革命经验,帮助其甄别符合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运动的基本规律,促使其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自我教育是无产阶级对本阶级成员进行说服与教育,使之在革命运动中实现自我觉悟、自我发展,进一步推动无产阶级在共同运动和彼此磨合中实现精神的自由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主体需要出发,自我教育不单单满足了受教育者本人的需要,实现了其自我认知、自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和实效性的提升。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在新时代必须要以《宣言》为参照,深度挖掘自我教育法的时代价值,帮助社会成员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促使其在思想交流和社会实践中完成自我提高,进而实现个体自由全面发展。
三、《宣言》中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启示
《宣言》成为经典之作,不仅归功于其厚重的历史性,更因其存在无限的超越性。《宣言》刻画了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为思想引领始终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新时代我们必须立足文本,汲取营养,深度挖掘《宣言》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凝心聚力。
(一)坚持对错误思潮的批判
思想政治教育延续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和学理性。《宣言》的第三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主义的视角,结合阶级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对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思潮进行了严厉批判。尤其是对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了彻底驳斥。他们剖析了这些社会思潮的内在本质,划清了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界限,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新时代的当下,我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白热化。国际上,世界一体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迫使我国不得不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内又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持续侵扰,更有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不断渗透。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改变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的“失语”现象,维护自身的思想阵地。习总书记更是倡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求宣传思想部门务必积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致敬马克思、恩格斯,学习二位思想巨匠在意识形态领域勇于担当、敢于发声的精神,坚持对种种错误社会思潮持续追踪和批判,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牢牢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二)坚持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宣言》中,恩格斯曾表明:“每一历史时代的政治与精神的历史之基,始终是该时代所凸显的经济生产与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换句话说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亦遵循这一哲学指导。《宣言》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务必在新时代的客观条件下实现其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一方面,坚持借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铸魂育人。其“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时代内涵,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指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新时代条件下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持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实现民族复兴。另一方面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服务人、培育人的,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凭借新时代提供的有利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重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育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足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推动我国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三)坚持结合愿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宣言》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表明共产主义的存在:“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399)并且生动勾勒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愿景,致力于“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且全面的发展”的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未来社会图景的描绘,阐明了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打破了人们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幻想,激发起无产阶级的革命激情,使之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不息。这也激励着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斗志昂扬,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浴血奋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教化作用,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在阐明全人类解放的美好愿景的前提下唤起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奋斗热情,推动共产主义事业的实现。当然,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在立足现实,结合美好愿景,讲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阐发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历史必然,将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新时代美好社会图景厚植于人们心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投身于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去。
《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文献,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今年恰逢《宣言》中文首译本出版100周年,对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挖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而实现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提供了理论方向,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获得了思想动力与精神支撑。新时代,我们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根本,增强思想和理论武装,坚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