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21-11-28罗开林
罗开林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550001)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写入新修订的党章,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九次代表大会以来把建设生态文明升格为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计[1],生态文明被定性为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作为一种新发展模式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2]。当前我国正处在“四化”协同发展阶段[3],面临着资源约束日趋紧张、环境污染压力巨大、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给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和矛盾。为解决此冲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努力培育和建设生态文化势在必行。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用文化的力量[4]营造和谐的生态氛围,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生态文化还未转化为全民的共识和实践,尚有许多理论及实践问题需要继续拓展和深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还存在差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称为《意见》)中明确提出“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5],生态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众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为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近年来贵州省力行“大生态”战略,努力打造“大生态”长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引领发展、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生态文化在现代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生态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既是对生态文化的有力推广和补充,也是加快推进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发展
我国在80年代提出生态文化的范畴,从生态的视角看,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一种特殊方式。学界普遍认同“生态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张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尺度来观察世界、解释世界从而改造世界”。人类与自然日益紧张的关系促成了“生态”与“文化”的不断交叉与融合,从而形成了“生态文化”的观察视域[6]。
生态文化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调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的形象表达,也是我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文化形式。它建立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认识和理性尊重的基础上,提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秉持人性追求真善美的价值遵循和传递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主流生态价值观。
生态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人类图腾时代,远古时代的人们通过图腾来阐述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通过图腾来记录神话、传承民俗民风并世代流传,这是最早的自然环境在人类主观意识和情感上的反映。在步入原始社会之后,人口的逐步增加加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增强,人类文明过渡到农耕时代,依靠自然并跟随自然的节律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形成华夏大地“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时期,在中国本土诞生的儒、道及中国化的佛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朴素的生态文化并得到传承。
进入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所带动的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类对物质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进入到20世纪,科技力量的发展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全球化不断加速,人类社会生活所需的物质增长前所未有,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的负面影响超越了地球所能承载的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热带雨林锐减、水土流失、沙漠化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逐渐得到科学界及政界的高度关注。人类认识到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文明来解决这些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瑞士为代表的欧盟环保法体系建立,随后美国、日本、加拿大分别出台《国家环境政策法》《公害对策基本法》《环境保护法》等法规[7]。进入21世纪,国际组织就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并相继出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等政府间协议,标志着因环境问题催生的环境意识乃至环境文化、生态文化核心理念进一步得到确立。
我国在第六个五年计划首次把环境保护纳入计划,单列一章,规定了其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实施措施[8]。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要建立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对全民参与建设生态文化作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绿色文明生产生活方式。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16年8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明确把实现“绿色文化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广泛社会共识” 作为建设目标之一。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建设“多彩贵州公园省”为总体目标,以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培育绿色文化为基本路径,强调加大试验区绿色文化建设力度,提出要通过“新生态文明宣传方式方法、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培训机制、吸引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手段推动地方生态文化建设。2020年6月出台《贵州省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对构建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作出对应部署安排。
三、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
通过生态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培养亲近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行为态度,激发对自然伦理道德和美学价值的认知,引导人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用自然,推动全社会更好践行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增长。[9]建设生态文化主要有以下三点意义:
(一)推动生态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公众乃至全社会的环境素养。通过生态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改变大众对于环境的价值观念、情感认同、心理认识和行为理念,尤其是改变大众“科技至上”“消费至上”等观念,转向亲近保护自然和环境;使大众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消费,到职业选择、价值观念、执政理念等都能从尊重自然、环境友好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及作出决定。
(二)推动生态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运动从诞生到壮大发展,催生了全球各地不同形式生态环保运动的广泛开展,绿色发展成为了全球共识。对于中国来说,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相对粗放、结构单一,离高水平的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生态与环保的信息和观念不断传播加深,公众对生活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只有坚持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才能够实现全社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转型。
(三)推动生态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各级政府执政和施政理念向更高层次转型。强化生态文化建设,是国家及各层级政府对人民寻求优良生态环境质量的回应。在执政和施政过程中,尤其是在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决策、制度等方面会更多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近年来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在政绩考核中开始主动淡化经济比重,把绿色发展及环境保护相关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民生及环境问题得到更多关注,这既标志着我国经济已步入正轨,也反映出政府执政思路正在向更高水平转型。
四、贵州省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的要求,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基于生态文化内涵及地方政策安排部署,当前贵州省生态文化建设形成了由政府主导、传统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和民间社会组织有效补充的局面。
(一)政府主导引领生态文化的发展现状。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贵州基本上形成了由各级政府引导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模式。一是创新设立“贵州生态日”举办系列宣教活动。经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18日设立为“贵州生态日”,旨在通过举办“生态日”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全省上下增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弘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增强发展绿色经济和打造绿色家园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截至2020年已连续四年成功举办“贵州生态日”系列活动,一方面发起省领导作为河长参与巡河活动,作为常规制度性活动从上至下率先保护生态环境,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发布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等方式传播生态文化;另一方面在城市广场举办生态文明成就展示等大型公众参与活动,组织志愿者队伍赴各地开展巡河、巡园、巡村、垃圾分类“三进”等活动,培育引导公众共同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
二是搭建国际平台传播绿色文化。2009年以来,创办并连续举办十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该论坛是我国最早创办,经国家批准的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平台,致力于汇聚官产学媒民及其他各界决策者开展交流与合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分享知识与经验,促进政策的落实与完善[10]。自创办以来,论坛多次收到国家领导人贺信,共有16位国家领导人和37位外国政要、前政要及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论坛,每年年会将近2000名中外嘉宾参会,成为展示贵州乃至中国生态文明成果、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交流的国际平台。
三是积极在不同层级学校推行生态文明教育。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探索逐步将生态文明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坚持绿化规划先行,将绿化布局与校园建筑协调融合,让学生真正拥抱绿色、享受幸福。如贵阳市教育系统积极践行“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从身边人学起、从身边事做起,坚持绿化规划先行,将绿化布局与校园建筑协调融合,让学生真正拥抱绿色、感受幸福。
(二)贵州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发展现状。 贵州作为少数民族大省,原生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丰富,近年来贵州依托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特色,挖掘整理、总结和保护本土生态文化智慧和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理念,使之成为助力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力量。
贵州省内生活着49种少数民族,其中17个为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38%,少数民族种类、文化多样性十分丰富。各民族虽然生产、生活所处的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不同,但在长期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其生产方式、习俗和文化也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形成了一套与现代环保理念相统一的习俗以及文化。尤其是各族人民一般生活在自然环境保存完好但环境脆弱的边远山区,饮食、起居、建筑、生产等方面来源自然、依靠自然,从而形成了依附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形成原始、质朴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本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贵州一些苗族、侗族地区,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原始宗教信仰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对大山、森林、溪流的尊崇和敬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的民约村规和道德规范。如黔东南州从江县岜沙的苗族人在小孩出生时在房前屋后种树、在亲人去世后在坟上种树的习俗,形成了村民与森林密不可分的联系。包括少数地区盛行的“稻鸭鱼”传统有机农耕与种养殖的方式,无不反映了“天人合一”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智慧。随着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理念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宣传普及,贵州少数民族千年来形成的以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淳朴原生态文化越来越融入主流的发展模式中,更离不开挖掘整理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智慧和贵州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理念,从省级层面到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挖掘整理贵州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智慧,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成为地方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地方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的智慧源泉和新的增长点。
(三)贵州民间生态文化发展现状。过去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成为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发期,但是与之相应的是因国内环境问题而建立的生态环境类社会组织也随之出现。环境保护类社会组织同其他类别如慈善、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组织一样,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宗教性等共同特征以及其独有的环境公益性的特征,在引领和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引领示范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践行生态文明价值观,发挥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监督者、宣传者、行动者作用,越来越成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贵州省充分调动全省各地环保组织及高校、青少年环保社团的积极性,探索出“政府部门+生态环保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队伍发展模式,为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做了有益的尝试,基本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相较省外的环境类社会组织,贵州省内环境社会组织起步发展较晚,存在人才和资金匮乏,组织规模小、国际交流少、整体能力尚为疲弱等问题,但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倡导公众、开展公众监督和公众教育的机构,如贵州省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等一批机构,其发起的公众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在助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积极成就。
五、贵州省生态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但离生态文明理念成为每个单位、家庭、公民的自觉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还有一定的差距,贵州省生态文化建设在政企民联动方面依旧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或部门、企业和公众的环保素养有待提高。一些地方或部门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时仍然存在顾此失彼、把握不准的情况,或者在践行绿色发展、推动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时抓不住要点。一些企业在落实环境责任方面仍然不到位,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现象时有发生,更谈不上更高意义上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公众环境意识亟待提高,践行绿色生活的意识和技能提高仍有很大空间,在改变粗放消费模式、杜绝奢侈浪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理念以及节约适度的生活新方式上仍有很大差距。
(二)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监督的渠道仍有待拓展和畅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推动者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政府决策有时会存在政府失灵的现象,这时候公众就应该通过更为广泛和畅通的渠道积极表达反馈和意见,有效规范公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预警与监督的功能。
(三)各类社会组织及力量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各界社会组织是重要的参与力量和组织形式,生态环境保护类别的社会组织的发展大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规模小、能力弱等短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组织及公众参与的方式和能力。此外,各类社会公益团体、文艺团体、学术研究团体,协会、学会、研究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等群团组织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中仍有巨大空间可以探索,尤其是行业协会、商会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可以有所作为。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如何更好地推动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树立培育生态文化观念。培育公众生态文化意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养。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环境教育,深入开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相关知识普及活动,鼓励公民积极置身环保公益,争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秉承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风尚,使生态文明观念入脑入心。从而提升各利益相关环节的环保素养。
培育公众生态文化意识,打造以本土生态文化为核心主题的文创作品。应主动挖掘森林文化、农耕文化、中医中药文化以及茶、花、竹、石等饮食、习俗中丰富的传统生态思想;开展弘扬与传承少数民族生态知识项目,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要从挖掘文化底蕴,开展遗产研究,普及遗产知识,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深度挖掘出文化遗产的生态底蕴,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渗透到作品中,唤起民众的生态审美意识,促进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相融合,进而促进全民生态文化意识的扎根。 培育公众生态文化意识,打造生态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重点工程。鼓励建设生态博物馆,充分展示地方特色生态文化。重点建设以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村镇为载体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快建设建成体现本土生活习俗、农耕文化的生态村寨。
二是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活动。构建全民生态知识教育体系。宣传开展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公众自觉关心支持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并广泛及深度参与到其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关心。从教育的角度发力,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提升生态文明创建水平,践行生态文明承诺,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11]。此外,应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活动进社区、机关、学校、军营、厂区等,利用世界水日、地球日、环境日、海洋日、保护臭氧层日等重要国际及国内环境节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健全和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 畅通各类社会组织及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渠道和途径,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良好的舆论监督是揭露时弊的重要手段,完善舆论监督,公众应通过更为广泛的渠道表达反馈和意见,发挥预警与监督功能。如加强“12369”环保举报热线管理,打通环保监督渠道,突出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鼓励新闻媒体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同时还应发展壮大各类社会团体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鼓励其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此外,深入探索各类社会公益团体、文艺团体、学术研究团体等群团组织在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巨大空间,发挥以上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展生态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要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培育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快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