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克服语音缺陷的路径
2021-11-28马海欣
□马海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广播电视内容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广播电视台是我国社会体系中发展时间最长、受众最多的媒体平台,现代人对广播电视台播音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广播电视台播音员群体中常见的语音缺陷也逐步暴露在人们面前,影响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观感,节目受众也会因此流失。如何帮助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克服语音缺陷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研讨。
一、广播电视台播音员群体中常见的语音缺陷
播报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将文本转化成有声语言进行传播的语言传播样态。虽然经历了专业的普通话训练后,绝大部分播音员的语音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由于生长环境、发音习惯的影响,导致一些播音员纵然接受了系统的语音教育,但在表达某些语音时会暴露出语音缺陷,影响播音效果。本文以某地区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为例进行分析,其存在的语音缺陷大体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声调方面的缺陷
声调是汉语言表达的主要特征,同一内容用不同的声调表述,其意义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当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存在这一类型的语音缺陷时,就容易引发歧义,影响受众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理解。
2.声母发音方面的缺陷
声母发音问题也是常见问题,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以我国南方地区为例,南方方言中遇到“n”“zh”“ch”等声母时会伴随声母一同发出类似“z”的音,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南方地区的播音员出现不同程度的语音缺陷问题,影响受众对其表述内容的理解。
3.韵母发音方面的缺陷
韵母是语音组成的另一主要部分。同样以南方地区方言为例,很多南方人在遇到“e”“eng”“ing”等韵母时发音与普通话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不能有效克服这些问题,播音员的播报就会影响受众的观看体验。
二、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克服语音缺陷的路径
如果想有针对性地克服上述缺陷,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就要从多个方面努力。
1.提高播音员专业素养
其一,广播电视台应从提高播音员的专业素养出发,通过定期开展岗位培训的方式,提高播音员对专业素养的重视度,让播音员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的语音缺陷。
其二,为强化播音员心理承受能力,广播电视台应通过定期心理疏导的方式,避免播音员因内心过分紧张而出现语音缺陷的问题,让更多播音员了解语音缺陷、正视语音缺陷,增强他们克服语音缺陷的信心、决心,在源头上解决广播电视台播音员语音缺陷这一问题。
2.加强特殊语音的训练
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广播电视台播音员的语音缺陷也大不相同,所以,在克服这一问题时,不同地区的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应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特殊语音展开针对性训练,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报效果。比如,对南方地区广播电视台播音员而言,在日常训练中就应加强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练习,纠正不良语音习惯,实现克服语音缺陷的目的。南方方言区的人学习后鼻韵尾[η]的发音,常表现出的语音缺陷是下腭下降不够,开口度偏小,舌根与软腭的阻碍点偏前。纠正时,要注意舌根隆起,用力抵住软腭,口形微开,上下门齿稍离开,软腭尽量松弛下垂,就可发出正确的后鼻韵母了。
总之,训练普通话声母、韵母时要针对实际,认清发音特点,努力把声母、韵母读得到位、清晰、饱满。同时,播音员还可以将自己容易读错的语音编成顺口溜,确保随时随地都能针对语音缺陷问题展开练习。
3.优化播音员管理
除上述举措外,广播电视台应进一步优化播音员管理制度,帮助播音员突破语音方面的缺陷。
第一,广播电视台应结合单位播音员语音缺陷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督促播音员积极解决自己语音缺陷问题。
第二,广播电视台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内部比赛,通过朗诵、演讲等考验播音员的语音基本功。
4.追求语言的个性化传播
主持人的语言个性主要是由主持人的语言符号及其非语言符号传播中所表现出的个人魅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个人独有的语言表达习惯综合呈现出来的。一些新闻主播在播报新闻时往往受到新闻节目特点和传统认知的限制,片面侧重于发音吐字、语气断句等语言自然属性,而忽视了最能够体现自身语言个性的内在社会属性,包括言谈中的思维逻辑、言辞修养等内涵部分。语言的社会属性是根源于其文化、学识等综合素质对于个体语言运用能力的强大影响力。新闻主播要追求语言的个性化传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字正腔圆”的吐字发声技巧层面,而要深入了解新闻文本所蕴含的态度、立意、观点、角度、材料组织方式等语言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语言气氛与审美格调,呈现出独有的话语组织方式和语言表达特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帮助播音员克服语音缺陷问题成为助推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关键举措,只有提高播音员工作能力、专业水平,才能增强广播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