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放下“身段”拥抱网络直播时代
2021-11-28张文静
□张文静
一、现实:电视节目不如抖音、快手有市场
一直以来,相较于电台、日报、晚报,电视台在传统媒体当中,市场认可度是最高的。在受众心中,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出镜的电视记者也最符合新闻人的身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广大受众获取资讯的渠道非常有限,只有纸媒、电台和电视台三种,因此对电视媒体记者有着一种天然的“仰视”感。这种感觉,也是一些电视人引以为傲的“成就感”。
时过境迁,随着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增多,电视台、电台、日报、晚报、都市报等一众传统媒体,仅仅在发布时政信息等方面占据一定的固有优势。但应该看到的是,在不少受众眼中,尤其是年轻群体当中,这些曾经作为强势主流的媒体,其影响力远不足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举个简单的例子,近期网络上“爆火”的山东“拉面哥”程运付,本是山东临沂费县梁邱镇马蹄河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在自媒体疯狂的流量造神攻势下,几乎一夜之间便火了。但如果换成当地电视台去报道,可以想见的是,其效果和火爆程度远不及当下。窥一斑而见全豹,无论传统媒体是否愿意承认,在当下的融媒体的大环境下,以抖音、快手为平台的自媒体,无论在传播渠道还是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上,都占据着巨大优势,因此抢占了很多市场份额。这一点,在近几年的央视春晚以及各大卫视春晚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吸引受众关注,电视节目不得不向自媒体平台伸出“橄榄枝”,设计了快手抽红包、抖音红包雨等互动环节。
二、学习自媒体长处 正视自身问题
正所谓,见贤思齐,每日三省吾身。传统新闻媒体应该承认“他人”的长处,也不回避自身存在的问题。落实到当下,就是要放下固有的一些偏见,虚心向自媒体学习成功经验。以直播带货为例,在很多受众眼中,直播带货是最近一两年才兴起的一种新鲜事物。其实,早在网络直播还不甚火爆的时候,很多地方电视台就做过电视购物、电视直销等带有直播性质的带货活动。不同的是,当时在电视中推荐给大家的,多是一些价格不低的商品。虽然实用性较强,但整体上亲民度还是不够。在很多受众心中,无法通过电视购物获得轻松愉快的购买体验。这一点,正是很多自媒体擅长甚至是“看家”的本事。
虽然电视直播依然有着不小的用户根基和市场需求,但在用户习惯快速变化,短视频、互联网直播等业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视直播也在面临更多冲击,并开始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对于地方直播频道,可以进一步发挥其本地化优势,更加注重当地的民生、民情、民事,把握好当地用户群体需求,从而与全国性的直播频道形成差异互补。再基于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电视直播也可以实现千人千面的效果。电视直播接下来的发展,不应仅是独立于其他业务之外的服务,而是更应与其他服务进行打通,比如将直播与点播、轮播、电商、短视频等更多业态融合,从而实现直播的价值最大化。
三、放下“身段”强化刨根问底能力
长期以来,电台、电视台、报纸的从业人员,尤其是记者编辑,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主流媒体的光环。在这些媒体人的眼中,一提到网络媒体,就会觉得是“旁门左道”,唯有报纸、电台、电视台才是“名门正派”,才具有权威性。不可否认的是,有这样狭隘想法的媒体人并不鲜见。而且越是城市经济体量小、网络资讯不发达的城市,这样的情况体现得就越明显。
这种“高高在上”的媒体优越感,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当下融媒体改革中所要克服的最大的思想层面的顽疾。在一系列创新与整改之后,不少地市媒体都选择了放下“身段”,积极转型。例如,“县长直播带货”“第一书记直播带货”等活动就是电视台主动拥抱网络直播时代的一种尝试。应该承认的是,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这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社会效益,同时也给农民兄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很多电视台通过这类活动为农特优产品找市场、促农民增收,让消费者获得价廉质优农产品,真正搭建从产品到市场的无障碍渠道,设计长期的帮扶计划,为贫困乡村脱贫致富探索可行之路。
还有很多领域的报道,需要扭转固有的报道方法,尽可能采用深度报道方法,强化新闻人刨根问底的能力。当然,传统媒体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展开的一系列创新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束缚住了传统媒体的“手脚”。面对“拉面哥”这样的现象,地市级媒体能否准确把握好人物报道的度,也是一个值得斟酌和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先机,都应该不断创新和完善。因为创新既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更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原动力。既然不能改变媒体融合大环境,就要主动去适应、迎合这个时代的创新潮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争取不落伍、不被时代所淘汰。如何不被时代所淘汰?就要时刻用创新思维去面对新闻采编工作。很多时候,直面问题才能重获新生,承认他人的长处并借鉴,才能看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因为,摆脱守旧的思维,才能有更好的开始;舍弃错误的坚持,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传统媒体应该改变僵化、呆板的报道模式,从思想上放下包袱。自媒体经过连续几年的肆意生长,也亟待规范。但从目前大的趋势来看,手机短视频、网络平台直播在未来依旧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对传统媒体而言,与时俱进是大势所趋,而如何适应时代趋势、作出哪些转变、怎么在制度框架下积极主动地拥抱网络直播时代,需要传统媒体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