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融合赋能,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思政育人路径创新

2021-11-28李剑荣

时代人物 2021年34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特色

李剑荣

(宜宾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 四川宜宾 644000)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在党建引领下,如何创新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思政育人路径,彰显思政育人成效,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思政育人路径探索与创新的迫切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重要的现实实践需要,急需深入研究,大力探索,籍以丰富和创新高校思政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党建引领、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内涵分析

高校班级特色文化是指一个班级主创一个特色文化品牌,具体而言,是指一个班级的同学在大学校园这个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班级鲜明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强调一个班级具有一个富有特色的独特文化品牌,具有鲜明的班级特色与烙印,是班级的物资环境、精神寓意,文化特性的统一。主要包含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班级“一班一品”物质文化是班级特有的组织烙印,鲜明特质的载体和依托,主要包含班级各具特色的教室文化、寝室环境、宣传氛围、班级活动,甚至包括网络环境下班级建立的论坛、QQ群、博客、微信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形式、形态。

(班级“一班一品”班级制度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具有各自班级鲜明个性的班级理念,行为准则,约束机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和基础,是各种班内组织形态及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建立的各类规章制度、约定俗成的总和。

班级“一班一品”班级精神文化是指被班级大多数同学认可的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组织观念、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元素,它包含班级的价值观、目标、精神、道德风气等精神层面的众多因素。

总之,班级“一班一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一个整体,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体系,构建起不同班级的具有各自特色的“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氛围,从而共同对学生的成人成才,思政育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党建引领、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现状分析

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现状如何?客观分析,准确把握其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对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受到高度重视,相关工作蓬勃开展,文化思政育人效果良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大力改进和提高。比如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特别是“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重理论,轻实践,宏观理论分析多,具体微观实践指导少,知行合一,特色性实践研究与探索严重不足,需要大力强化。再如“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手段单一,多路径融合赋能严重不足,需大力深化等问题。这些多种问题的存在,都需要高度重视,进一步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强化与改进。

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意义与作用日益凸显,需要进一步高度重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细胞。对高校而言,只有具备了健康、有活力的细胞,才会有健康而文明的高校校园生活。怎样使班级成为有活力的健康细胞? 强化班级文化建设,特别是强化“一班一品”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是重要路径。因为一种好的,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可以有效地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关爱班级的热情,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实现大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这就需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特别是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以此作为手段,大力提升和强化班级特色文化思政育人效能。

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实践性探索需不断深入,进一步大力强化。目前,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取得巨大成绩,但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探索问题比较突出。在当前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理论研究较多,但主要是围绕大学生学习力提升、道德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型班级、时代精神等方面进行,且众多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分析,而微观理论指导弱、具体实践探索不足,缺乏深入可行的实践操作分析指导,特别是先进理论对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引领与指导不够,实践探索需进一步加强。

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手段单一,多路径融合赋能需进一步深化。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需多主体高度重视、多手段、多路径深入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建设主体上,过去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常常存在各主体协调不够,分散发力,重视不够等情况。比如高校对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工作关注不够;高校辅导员对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指导不足;高校学生对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认识不深等问题。在建设手段和路径上,很多高校存在建设手段单一、多路径融合不够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建设“一班一品“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具体实践中,各建设主体如何把“一班一品”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同学科思政内容相融合、同课程思政内容相融合,同专业思政内容相融合,从而建立起更好、更有效的班级特色文化思政育人新模式等方面融合赋能不够深,不够广,有待进一步加强。

党建引领,高校“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路径分析

高校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中,如何多主体融合,如何将建设思路、方法、措施多路径创新,如何将学科思政、专业思政、课程思政融合到班级建设中去,找到创新性、操作性强的新路径,实现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新提升,是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的重点和难点。

高校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指导理论创新:差异性,精品性。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差异性,精品性,凸显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一班一品”,要求抓班级建设必须强化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从而丰富和提升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指导理论。

高校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行动思路创新:开放性。在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工作中,广泛调研,深入研究教育部、省教育厅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方面的相关制度、政策、措施等多方面的要求、规定及鲜活案例,以此为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工作开展提供政策支撑与经验借鉴。

在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工作中,深入了解学习其他高校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方面好的做法、存在的问题等相关情况,并进行全面现状分析,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做好实践经验借鉴。

在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工作中,深入收集、分析理论与实践资料,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从个性到共性,从特殊到一般,分析提炼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高度融合路径与方法,给出创造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可行性方案与解决办法。

高校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研究方法创新:多向性。在高校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找理论依据,又找实践依据。以理论作指导,以实践作支撑。

在高校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中,坚持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具体分析个别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的典型案例,从中分析、总结、提炼出多样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以此多维度、多方向促进和提高班级特色文化思政育人水平。

高校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实践路径创新:融合性。在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中,强调实践路径创新,突出融合性,努力实现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与思政育人相融合,将高校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同学科思政、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教育相融合,探索创新立德树人,融合性思政育人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

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同学科思政相融合、构建班级思政育人特色文化学科素养。学科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学科视野、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特别是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同学科建设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夯实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内涵,拓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外延,从而大大丰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对构建和塑造班级特色文化学科精神,核心理念,强化学科思政与文化思政融合,提高思政育人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同专业思政相融合、构建班级思政育人特色文化专业精神。专业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依托,也是学生大学学习中的重要任务与主要内容。在学生大学专业学习中,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素养的养成同专业思政相融合,对提升学生专业眼界,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引领学生专业方向、打造学生专业世界,完美学生专业人生都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路径。

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同课程思政相融合、构建班级思政育人特色文化课程功效。课程对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强化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切实将课程思政同班级“一班一品”特色文化建设思政育人相融合,大力发挥课程知识及课程思政在武装人,拓展人、发展人、丰富人等多方面的作用和功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强化课程思政与特色文化思政融合育人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