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与中国梦
——记人民公仆欧化远
2021-11-28滕兴玲
滕兴玲
(靖远县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 甘肃靖远 730600)
光辉永照的人民公仆
欧化远,复姓欧阳,原名梦伟,字健吾。1917年7月29日生于甘肃省靖远县北湾乡中堡村。欧化远幼年时,虽家境不富裕,但由于祖母偏爱,九岁时入乡村私塾读书,1929年他十二岁,因天旱成灾,生活十分困难而辍学。1930年,情况略好转,父亲即送他到离家三十里的北湾高小读书。1934年,欧化远赴兰州中学初中部读书。1938年,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政干班学习。1939年6月,组建北湾地下党支部,任书记。1952年9月至1958年5月,任靖远县县长兼法院院长。1958年5月,被打成“右派”蒙冤,安排为县水利科干部,食宿乌兰山十七年,圆了靖远人绿化乌兰的梦想。1979年2月,“右派”冤案昭雪,被选为县革委会委员。1980年10月,被聘为县人民政府顾问。1986年5月16日,逝世,享年70岁。
身先士卒
臧克家先生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欧化远县长已经去世近三十年,可是靖远人民仍然怀念他、追思他、仰慕他,这位好县长一直活在人民心中!
欧县长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时刻想着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在带领全县人民生产救灾、防旱抗旱、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过程中,他始终身先士卒,以身作则。1956年靖远县发生了几十年未遇的大旱灾,欧老亲自带领干部跑遍了全县的乡村,了解灾情,想方设法抗旱保收,并亲自登门给有些灾民送粮,送救济款,使灾区人民顺利的度过了饥荒。
解放初期,交通工具很少,县政府只有一头骡子,后来换为一辆摩托车。就这样,他长年奔波在农村,全县的大大小小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乡里的路不好走,欧县长时常摔倒。一次,欧化远带领干部在水泉乡搞征粮试点,他骑自行车到水泉象鼻坡,自行车失控摔倒,把脸和鼻子摔的很严重,到医院简单的包扎后,欧县长不顾秘书的劝阻,骑着那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又上路了。使欧老脸上终身留下了伤疤,成了他深入基层的最好见证。
执政为民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自古以来的主题。欧化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在践行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担任县长期间,靖远县全县无电,老百姓照明用的煤油灯。他积极和省上有关部门商议,在沙河沿办了一个小电厂,1956年过春节县城通了电,全城明亮,大人孩子个个欢欣鼓舞。
在欧化远领导下,全县第一座电力粮油加工厂在乌兰镇沙河沿村成立,改变了靖远人民用石碾,石磨,靠人力推或牲口拉的困境,解决了粮、油加工动力,同时也解决了城镇居民面粉和油供应问题。通过技术造,为国家和人民生产更多更好的所需的产品,并充分发挥现代工业的助手作用,为靖远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他心里装的是全县人民,脑海里想的是为人民办实事。有人批判他有“地方主义”,其实他只不过是想为靖远人民多办些实事好事罢了。他事必躬亲,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排民忧,解民困,及时解决困难,忠实地履行着“人民公仆”的职责。
廉洁简朴
在欧化远心中时刻铭记: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他一生大公无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日常吃饭就是粗茶淡饭,从来不七碟八碗。在县上很少办宴会,给他送礼就更谈不上了。平日里,他穿的是国家配发的灰中山装,后来国家不配发了,就自己做。
他没有向组织提出为自己的亲属、子女转户口、安排工作的要求。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在家务农,只有一个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家属还在农村。房子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偌大的三间连通上房内,除了土炕、被褥和几十袋装粮食的麻袋外,既无旧式花柜,更无新潮桌椅,完全是一幅普普通通农家模样。这就是生活在群众之中的欧化远的家。1980年,欧老把纠错后补发的工资全部交了党费。按照政策规定,县上要为他拨款,在县城建造一处住房,被老县长婉言谢绝。他一再声称,不给组织添麻烦。在离休之前,他把办公生活所用之物,包括一把小火铲,都如数交到了总务处。
1986年5月,欧化远病情恶化。他向儿子要来笔墨纸砚,写下了“吾死后丧事从俭”七个字。欧化远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光明磊落,廉洁简朴。
欧化远真正做到了扎根于群众之中,心系百姓疾苦,情牵百姓安危。他一辈子甘为人民公仆的身先士卒、执政为民、廉洁简朴、勤政爱民精神,是时代的需求,是民心的所向!
呕心沥血构筑靖远梦
绿化乌兰
历史的长河没有永久性的平静,也会有波澜、有泥泞。在被错划为“右派”时,欧化远选择了对党忠诚、胸怀坦荡、忍辱负重。他长年住在乌兰山苹果园的小木屋里,同工人们一起种植培育树木,生活极其艰苦。他组织人力,因地选择树种,多方协调筹措资金,抽水上山,保证适时灌溉,成活率提高。他17年如一日,和工人们吃住在山上,精心管理,种植各种树木6万余株,在山下建成东西两个苹果园。草木稀少的乌兰山便成了如今的绿树成荫,这都是老县长的功劳啊!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乌兰山的苹果,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靖远人民都在享受。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后,欧化远说:“我们受磨难的日子里,党也有灾难。现在总算拨开乌云见了青天,胜利还是我们的。”他始终相信党会给他一个公正的答复。
兴修水利
欧化远说:“千头万绪,人民的吃饭是第一件大事。要让人民吃饱肚子,必须发展农业生产。要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首先解决阻碍生产的主要矛盾,靖远的总问题是干旱多灾,抓住发展水利这个重点,农民的吃饭问题就能彻底解决。”于是,在他领导下,开始兴修靖远水利。欧化远担任靖远地下党北湾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延长永固渠身3里,解决了1800亩摆湾地的浇灌问题。靖远人民为了作为纪念这一事件,将永固渠改为民生渠。
在他带领下,复修了靖乐渠及祖厉河渠倒虹吸管,使沿滩二万亩水地免遭盐碱危害,发展了生产,便利了群众,得到了人民的高度评价。他又带人在曹家湾筑河堤坝四百米,既解决了穷人的吃饭问题,为后来曹家湾淤地工程奠定了基础。靖远第一批柴油抽水机的安装,三合乡上堡子、蒋滩乡金家园村黄河护岸工程,他都亲临现场,具体指导。
1953年,欧老在县三干会上讲“老先人用天车浇了第一台地,咱们现在要把黄河水引到五大坪,让旱地变为水地,多打粮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不但要让大家吃饱肚子,还要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与省上水利部门和有关领导协商,开工建设了靖远五大坪电力提灌工程,竣工后发展水地近4.3万亩,开创了靖远地高水低如何办水利之路,为靖远县水利带了个好头。
热心教育
邓小平说过:“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欧化远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文化程度较高的领导干部,他非常重视教育和尊重教师,不论是担任教育科长,还是当了县长,教育在他心中都有很高的份量。他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育是百年大计,不重视就是犯罪。”
靖远建党初期,斗争依然很复杂。欧化远不顾个人安危,赴中堡村,开展建党工作。他首先办民众夜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培养了许多进步青年。
靖远一中,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重要工作。不仅在资金上予以支持,而且在政治上予以关注。一中的重要任课教师他都叫得上名字,见了面亲切的打招呼、拉家常、鼓励他们好好工作。靖远二中的筹建他是最先谋划决策人,费了很大的心血,选校址时,有些人觉得把县城西南角全划给太大,欧老说:”将来学校办好了,会宁、海原的学生也可能来上呢,不留宽展些到时候就没办法了。“欧老还把三道水巷他的一亩多宅院,无偿的献给西关小学扩大校址。他经常关心二中办学情况,他鼓励我们引水进校绿化校园,在东滩开垦平整几百亩农场,他对我们放南城墙填南城壕扩大校址工程给与了鼓励和支持。
1979年平反后,他虽不在领导岗位,却仍然不忘教育事业。在一次教育座谈会上,他建议县委提高教师地位,大胆使用知识分子,采用派出去、在职培训等办法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欧化远用自己的兢兢业业构筑着他的靖远梦,他深知,建立政权不是目的,发展生产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最好的胜利。他把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人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无怨无悔。于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局面下,靖远县农业生产呈连年上升趋势,靖远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时代楷模,践行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深刻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一个带有及其浓厚的爱国色彩与伟大梦想的词语,涵盖了中华民族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美好期盼与憧憬,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
欧化远县长用他一生执政为民、开拓进取、廉洁简朴、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实现着他为民造福的中国梦。于是,在烈日炎炎的田间地头,人们会看到他的身影;在家徒四壁的农家炕头,人们会看到他皱起的眉头;再看到老百姓端着清汤寡水的饭碗和孩子们单薄瘦弱的身体时,人们更能感受到他牵挂和担忧的神情。于是,每次考察归来,他都会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更加拼命的工作。以一种踏实稳健的工作作风推进着家乡的发展进程,用自己特有的持之以恒构建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在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是人民公认的好县长。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他为了兰考的发展呕心沥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中国梦;牛玉儒有属于他的中国梦,他经常深入到企业、街道、社区、农村牧区等基层一线,深入到下岗职工、困难居民、贫困农牧民之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直接解决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实际问题,他是草原的骄子,共产党人的骄傲;孔繁森在恶劣的环境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展现了真正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他用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国梦。
论语云见贤思齐,不论是靖远人民怀念的老县长欧化远,还是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牛玉儒,还是群众敬爱的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他们做到了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中国梦、人民的中国梦、国家的中国梦!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各有不同。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是最响亮的中国梦。作为80、90后的我们,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寄托,一种祖国对我们的期待。青春不是抱怨年华流逝而感慨万千,也不是趁着年轻而虚度光阴,我们还有很多事要为之奋斗。为此,我们应该努力的去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青年,勤奋努力,奋勇拼搏,去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美丽可爱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