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教育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1-11-28陈倩指导老师汪爱平
陈倩 指导老师:汪爱平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疫情教育的认识
疫情暴发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疫情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做到科学性和持续性相结合。因此,首先要有疫情教育的正确理念。在疫情教育中,我们最为需要的是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暨理念,以便评析我们在疫情教育过程中的惰性、偏见、短处和观念本身的谬误,形成对疫情教育真理的理解,为疫情教育实践创新提供资源和基础。我们不仅要尊重以往的经验,而且要以更新的理念、开放的心态,探索疫情教育的真理和理想。否则,我们永远只能触及疫情教育的皮毛,而无法触及疫情教育问题的本质,永远无法形成新的经验,无法把握住防疫实践的理性方向。必须认识到,疫情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向现实的,需要实践努力而不是纸上谈兵;疫情教育是综合性工程,必须全社会参与;疫情教育不是临时性的,要久久为功。
二、注重方式,提高疫情教育效果
疫情教育中,首先应注重方式,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其次应注重高效方法的使用,在教育过程中应以注入式正面灌输为主,适当辅之以启发式教育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接受正规正确的疫情教育,然后通过交谈、示范、激励、训劝、阅读、参观、亲子活动等各种方式对孩子进行疫情教导;同时,要完善学习载体,结合防疫知识、行为养成、灾害史、疫情史以及疫情暴发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进行内容设计,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可以采取印发宣传单、传达文件、阅读报纸、学习专著、观看录像、专题讲座、专家辅导、交流讨论、上网学习、自媒体传播、参加有奖知识抢答赛、举办论坛、进行征文比赛等各种载体进行教育。
三、加强组织,形成教育合力
良好的组织体系可以促进疫情教育合力的形成。通过综合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既要处理好疫情教育系统与生态文明教育之间的关系,同时又要使疫情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去,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落实;要坚持疫情教育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抓好各个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与转变,注重反复教育,不断巩固教育效果。当然,从以往的国民教育经验来看,有没有组织领导是教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一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因此,在综合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领导机构起领导协调作用。疫情教育还应充分整合国际力量。疫情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加强国际合作。在防疫实际工作中,国际合作要从单纯的款物援助,到深层次的信息共享、人员培训、技术交流和紧急救援,建立国际减灾防疫合作体系(含教育体系);无疫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共享和技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国际防疫水平,保证全人类的健康安全。
四、强化制度,形成保障
建立健全疫情教育学习制度。疫情教育学习制度包括内容开发与审核制度、学习管理制度、资讯发布制度、学习效果评估制度、学习激励与保障制度、组织领导制度等。疫情教育应该融入正规教育(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短期培训)、非正式教育(随时随地的学习)中去,建立学习责任制,优化学习内容,健全教育载体,全方位覆盖,全时段坚持;坚持效果导向制度,优化细节、精益求精。比如学生学习要中有学分体现和考试要求,公务人员自学时要有学习积分体现,社会宣传时有考核要求(建立宣传台账,记录宣传的方式内容与效果),对广泛的社会人员要有奖励引导制度,职能部门要利用好自己的平台进行广泛、持续、专业的宣传。要在坚持学习制度的同时促进其他相关制度的落实。目前,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制度设计已比较丰富。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是落实学习制度的根本要求。此外,一些具体防疫制度仍需优化,如防疫领导机制、部门协作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等。其中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在所有部门的共同努力中,需要有一个部门作为疫情教育“吹哨人”把全国作为一盘棋进行统筹管理,履行好领导职责。
当然,制度贵在执行。要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贯彻党的制度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因此,我们不但要有建成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疫情教育制度的理想,同时要注意增强落实制度的执行力。《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规定,“在完善天津、沈阳、武汉等10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科学选址,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但是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整个武汉只有350套防护服,足可看到我们某些职能部门在落实救灾物资储备制度上重视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制度的执行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绝不能让制度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