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口承文艺学会代表团访华
2021-11-28饭仓照平加藤千代文责何彬
[日 ]饭仓照平 著 [日 ] 加藤千代 文责 何彬 译
1980年12月10日至16日,受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以下简称民研会)邀请,日本口承文艺学会访华代表团一行9人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在北京、上海做了两场学术报告,在北京参加两次座谈会,中方也做了报告,此外双方还就今后的交流计划交换了意见。
此次民研会发出邀请,大概是贾芝先生在1979年11月召开的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要强化国际交流的结果。响应这一方针,1980年5月号《民间文学》刊载了日本岩波文库出版的关敬吾《日本昔话》里的三篇文章。文后附录张紫晨先生的文章,说明此书乃为李星华女士(《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的作者、贾芝先生夫人、1979年去世)所赠。文中也提到了日本口承文艺学会。
接着,成立后一直设在东京都立大学的中国民话之会(代表村松一弥,以下简称民话之会)接到中国方面希望年内邀请日本小型代表团的联络。民话之会认为应该由本学科全国性的学会日本口承文艺学会接受这个邀请,在和该学会第一任会长关敬吾、现任会长臼田甚五郎商量之后决定由学会组团访问中国。代表团由以下成员构成:
团长:臼田甚五郎(日本口承文艺学会会长、国学院大学教授);副团长:直江广治(筑波大学教授);秘书长:加藤千代(民话之会会员、东京都立大学助教);团员:内田瑠璃子(国立音乐大学教授)、伊藤清司(庆应大学教授),大林太良(东京大学教授),饭仓照平(民话之会会员、东京都立大学副教授),野村纯一(国学院大学副教授);翻译:乾寻(民话之会会员、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
出于日方人员某些情况,代表团访问中国的日程只能一个星期。但中方在这短短的日程里最大限度地接待了我们。以下按日程逐日记述我们受到的接待。
12月11日 清晨,北京的大街被大雪染成白皑皑一片。因下雪交通阻滞,几乎迟到了一个小时才到达中央民族学院①现在的中央民族大学,以下均是当时名称。译者注。。民族学院副院长介绍该大学基本情况,民研会副主席、民族学院语言文学系主任兼民族语言研究所所长马学良和9位少数民族出身的先生也在场,很遗憾因为时间有限,未能听到他们每个人的讲述。观看了艺术系少女们的舞蹈表演后,前往中央民族歌舞团。大大晚于预定时间,我们午饭时间才到达。一个小时里看了“彝族舞曲”“军马奔驰”(哈萨克族)等8个节目。
下午,用约一个小时时间参观了故宫后,在王府井大街散步。傍晚7点,民研会主席周扬在新侨饭店设宴招待我们。中方出席者有民研会副主席钟敬文、常务副主席贾芝、副主席马学良、民研会秘书长王平凡、副秘书长程远、文联秘书长陆石、文联国际部罗焚、民研会办公室主任林相泰、办公室王汝澜和金辉、辽宁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民研会理事乌丙安等12位先生。
12月12日 早上八点半抵达北京大学。在窗外竹林围绕、屋内香薰缭绕的临湖阁,听了外事处长介绍概况后,与卞立强、段宝林、屈育德几位先生座谈。会后参观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展览室。
接着去访问北京师范大学,十点半开始,听一个小时的概况介绍后参观校园。副校长介绍之后,中文系主任钟敬文教授讲述了民间文学教研室1953年创立之后的历程。在场的许钰、张紫晨和乌丙安都是民间文学教研室第一届毕业生。1979年夏天在北师大举办了历时一个月的暑期民间文学讲习班,全国六十多人参加。接受了赠送给学会的根据讲习班讲义编辑出版的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文学作品选》,还有张紫晨先生著的《民间文学基本知识》。
下午2点40分,日本访华团在民族文化宫举办学术报告会。听众百人左右,来自相关的研究机构。钟敬文主持会议并介绍日本访华团成员。首先由臼田团长演讲《日本口承文艺研究的现状和展望》,接着内田演讲《从音乐角度看日本民谣研究》后休息。最后大林演讲了《世界神话学的动向》。晚上看电影等结束了这一天的活动。
12月13日 在民族文化宫召开“中日民间文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午9点至11点半,钟敬文先生讲《三十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调查采集工作的历史、方法及成果》,下午2点50分到5点多,贾芝先生讲《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讲话记录载于《民间文学》1981年3月号)。中方出席人员除了主持会议的马学良先生之外,有民研会编辑部王平凡、程远、高鲁、张文,民研会研究部吉星、陶阳,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杨亮才,民研会资料室副主任王一奇、林相泰,民研会理事、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刘魁立,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仁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克勤等诸位先生。钟敬文先生、贾芝先生的讲话充满激情,包括翻译时间在内,各讲了2个小时以上。
二位先生做报告之后,改由直江副团长主持召开座谈会,双方就交流计划交换了意见。首先就受关敬吾先生委托的与中国方面共同编制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事交谈了一小时左右。中国当时不要说AT,连艾伯华、丁乃通的著作都尚未翻译进来,会谈没有立刻得出结论。日本代表团提出第二天继续座谈。晚上,观看评剧《戊戌喋血记》。
12月14日 上午参观颐和园。下午3点20分在新侨饭店继续前日的座谈会,持续3小时之久。座谈会由直江主持,中国方面钟敬文、贾芝、马学良、程远、吉星、刘魁立、林相泰、王汝澜等诸位先生出席。臼田团长首先提出非常希望协助中国编辑有关日本口承文艺研究的论文集,同时提议向日本介绍中国口承文艺研究方面的论文。对日本的提议,贾芝、钟敬文二位详细讲述了双方相互理解的必要性。臼田团长接着谈到准备努力争取日本国际交流机构的资助,邀请中国方面派代表团访日。最后中国方面希望(我们)对即将设置的民间文学资料馆提些意见建议。晚餐是日方在全聚德北京烤鸭店举办的答谢宴会。
12月15日 早餐后从北京机场飞往上海。
下午,日本代表团在上海文联举办学术报告会,姜彬先生主持,听众大约80人。臼田团长先演讲了日本的口承文艺研究概况,接着直江副团长演讲,题目是《日本民俗学的现状及展望》。下午4点报告会结束后,文学史家谭正璧、民俗学者钱小柏来访。之后,访问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社副主编郑煌、民间文学编辑室钱舜娟、刘斌、郑硕人以及《故事会》杂志编辑组何承伟等人给我们做了讲解。
晚上,上海市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设宴欢迎我们。中国方面出席的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主席赵景深先生,副主席姜彬先生,副秘书长任嘉禾先生,上海文艺出版社郑煌先生,出版社民间文学编辑、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理事钱舜娟等人。
12月16日上午参观豫园。午餐后去上海机场,途中得知《文汇报》刊登了前一天的学术报告会等的报道。我们乘日航班机经长崎回到成田国际机场。
1981年2月6日,在国学院大学举办了这次代表团访华的归国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