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民间文学研究报告

2021-11-28祝鹏程

民间文化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民俗学民间文学神话

祝鹏程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但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界在学科的宏观建设、理论探讨和个案研究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继续深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陆续出版,学术研究稳步推进,民间文学沿着既定的学术方向长足发展。本文的梳理围绕着基础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裁史与学术史、神话、传说与故事等几个角度展开,以民间文学为主,兼及民俗学。鉴于笔者见闻有限,部分有价值的研究未能及时纳入本文,敬请作者见谅。

一、基础理论思考

进入21世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民间文学、民俗学迎来了一个“小阳春”。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向:学者逐渐由抽离语境的事象研究、文本研究转向重视语境的生活研究、整体研究,“民俗学者反思并返回生活世界,使其进一步认识到学科的整体性、内在统一性和普遍性诉求”①户晓辉:《胡塞尔与民俗学的普遍性诉求》,《阅江学刊》 ,2020年第1期。,从关注“遗留物”的传统民俗转向关注日常生活。同时,学者对学术领域旧有的问题意识、基本术语与概念体系、学科使命、学术伦理等展开重新审视与深刻反思。正如有学者所说,民俗学关注的正从“内容”转向“意义”,即从“民俗是什么”向“民俗怎样”的变更,从作为实体的民俗向作为建构过程的民俗的变更。这一转向,可以促成学科在与各学科的对话中,在基础理论向度上和在面向生活世界的文化阐释与批评中,作出更富启示性的思考,进而在主体性问题、自由与行动问题,以及审美、伦理、政治等问题上获得独特的启迪。②周福岩:《民俗与生活世界的意义构造——论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向度》,《民俗研究》,2020年第3期。

本年度,学者们继续推进相关的思考。高丙中的《世界社会的民俗协商: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新生命》③高丙中:《世界社会的民俗协商: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新生命》,《民俗研究》,2020年第3期。认为随着现代性的发展,关注同质性人群和民俗传统的民俗学亟需转型,学者不仅需要从日常生活来界定民俗的思潮兴起,还必须注重个人与小群体的日常协商。除“协商”外,“个人”也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概念。王加华的《个人生活史:一种民俗学研究路径的讨论与分析》①王加华:《个人生活史:一种民俗学研究路径的讨论与分析》,《民俗研究》,2020年第2期。论证了个人生活史研究在民俗学研究中的合法性与可行性,认为个人生活史的研究关注“民”的主体感受,可避免传统研究以“俗”带“民”的不足。指出应对“民”的个体生命历程及其生活语境做多方位的深入访谈与了解,如此才能反映其背后的整体社会生活文化。此外,日本学者菅丰的《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从民间艺术到支撑人之“生”的艺术(vernacular艺术)》②[日]菅丰:《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从民间艺术到支撑人之“生”的艺术(vernacular艺术)》,雷婷译,《民俗研究》,2020年第3期。则提出了“vernacular艺术”的概念,以此来描述普通人在生活世界里所制作的平凡作品。认为它是与普通人生活现场密不可分的艺术。在采用这一概念时,考察的重点应是艺术背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以及艺术家的个人史与其生活社会的当代史。

另一些文章则重点探讨了民间文学的伦理责任问题。张举文的《从走向民间的田野到走在民间的实地:意识形态范式的转换》③张举文:《从走向民间的田野到走在民间的实地:意识形态范式的转换》,《民俗研究》,2020年第2期。反思了“田野”概念的意识形态基础,提出要在观念上以“实地”取代“田野”,以“走在民间”取代“走向民间”,重新确立民俗学者与民众的平等关系,进而去反思研究观念、伦理、政治、经济利益、文化霸权、文化遗产拥有权等问题。他的另一篇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④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文化遗产》,2020年第1期。则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保护、研究、传承到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刁统菊的《感受、入户与个体故事:对民俗学田野伦理的思考》⑤刁统菊:《感受、入户与个体故事:对民俗学田野伦理的思考》,《民俗研究》,2020年第2期。聚焦于都市化以后民俗学的田野伦理,认为“感受生活的民俗学”的理念重视个体的经验性叙述,在面对异质性的都市时更有优势。同时建议学者要重点关注由乡入城的那些人,这不仅有助于理解城市文化、城乡界限,且更能体现学科的学术责任与伦理。万建中的《民俗书写主体还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⑥万建中:《民俗书写主体还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民族艺术》,2020年第1期。则从民俗书写的角度讨论了学科的伦理,认为民俗书写的主体长期只有学者一方,民俗学的话语体系长期与民俗生活知识截然两分的现象值得反思。如今,应该反思民俗书写主体的单一性,鼓励当地人的民俗书写,还原民众在民俗书写中的主体地位,确保书写主体的多元。

王杰文主编的论文集《实践民俗学的理论与批评》⑦王杰文主编:《实践民俗学的理论与批评》,北京:学苑出版社,2020年。收录了吕微、高丙中、户晓辉等人的论文,通过梳理西方民俗学的实践研究传统及近年来的实践转向与争论,探讨了“实践”的指向、“实践民俗学”的理论旨趣与革新价值等问题,集中呈现了中国“实践民俗学”学者们的学术观念与论争,反映了中国学者在当前国际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实践论”转向背景下的独特追求。

施爱东的《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⑧施爱东:《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则是充分发挥学科的社会参与意识与批判精神的著作。该书针对当下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从民俗学的视角发现当代社会的精神和文化问题,同时把民俗学视角和研究看作观察社会文化问题的特殊途径,进而将批评当作促进学术进步的方案,以维护民俗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努力,“实践民俗学”“朝向当下”“互为主体”“对话”“日常生活”等概念已经被学界普遍接受。在这种环境下,理解、把握纷繁复杂的民间社会及其文化现象,加强民间文学学术的实践性,成为民间文学研究的方向。从本年度的研究中,我们能够看到学者关注当下的多元实践。如王均霞①王均霞:《实践民俗志与女性民俗研究的一种可能性》,《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2期。、鞠熙②鞠熙:《游观入道:作为自我修行的女性朝山——以明清碧霞元君信仰为例》,《民俗研究》,2020年第2期。、谌骁③谌骁:《发现女性:女性民俗学的发展脉络及反思》,《民俗研究》,2020年第2期。等对女性民俗研究的关注;吴新峰④吴新峰主编:《网络时代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20年。、刘守峰⑤刘守峰:《虚拟社区中的民俗认同——以虎扑黑话为例》,《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3期。、邢北辰与黄悦⑥邢北辰、黄悦:《从狐妖故事到“蒸汽朋克”——以〈狩猎愉快〉为中心》,《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3期。、王润茁与徐赣丽⑦王润茁、徐赣丽:《新媒体时代的民俗形态——以“锦鲤”文化为例》,《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3期。等对虚拟世界的民间文化的研究;夏敏⑧夏敏:《抗疫传说与“文学治疗”》,《民族艺术》 ,2020年第4期。、熊威⑨熊威:《物的流动、消费变迁与生活重构:以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武汉农村香烟消费为例》,内部资料,中国民俗学年会论文,2020年。、张紫怡⑩张紫怡:《新冠疫情下木兰故事对女性身份的再建构》,《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第9期。等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民间文化的思考;刘铁梁、吕微、张士闪等人对“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的相关探讨⑪刘铁梁等:《“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民俗研究》,2020年第6期。;以及徐赣丽⑫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20年。、韩成艳⑬韩成艳:《伊玛堪:从民族史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乡村振兴的思考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之后,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促使国家相应地调整其文化政策,也推动学者拓展研究领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切入民间,为有效治理现代社会和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支持,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0年度,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实践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探索面貌。朱刚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基于从马拉喀什会议到〈“代表作”计划〉的演进线索》,《民俗研究》,2020年第5期。、韩成艳⑮韩成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保护主体之解析》,《民俗研究》,2020年第3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形成过程与核心概念的梳理上多有致力。户晓辉的《文化多样性与现代化的人权文化——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个公约的政治哲学解读》⑯户晓辉:《文化多样性与现代化的人权文化——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个公约的政治哲学解读》,《遗产》,2020年第1期。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纲领性文件,强调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终极目的在于保护人的文化权利和人权,在全球倡导并推行人权文化实践。同时指出公约往往在作为事实概念的文化价值标准和作为理想概念的文化价值标准之间摇摆,从而造成了前者对后者的遮蔽。这一发现对中国的遗产保护工作不无启迪。

另一些学者,如马千里与顾媛①马千里、顾媛:《非遗保护国际合作中的联合申遗研究》,《文化遗产》,2020年第4期。、高静②高静:《韩国无形文化财制度的重大改革》,《文化遗产》,2020年第1期。、周超③周超:《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间——关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法〉2018年修订的评析》,《文化遗产》,2020年第1期。、唐璐璐④唐璐璐:《社区与权威遗产话语的角力: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批判性思考》,《民族艺术》,2020年第5期。等聚焦于对国际非遗保护经验的介绍与反思。康丽的《实践困境、国际经验与新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动哲学——关于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⑤康丽:《实践困境、国际经验与新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动哲学——关于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提出《公约》强调的多边对话、相互尊重、以社区为中心等理念在与缔约国复杂的文化事实结合时有“水土不服”的现象。认为检省这些困境背后的新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动哲学,有助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模式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唐璐璐的《机遇、困局与出路:2003年〈公约〉框架下的非遗传承》⑥唐璐璐:《机遇、困局与出路:2003年〈公约〉框架下的非遗传承》,《文化遗产》,2020年第5期。认为《公约》理想与社区、群体、个人的认知之间存在鸿沟,需要知识分子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提出,文化中介工作需要借鉴“遗产共同体”模式,发挥社区、群体、个人在非遗传承中的主体性。

在对国内非遗保护状况的研究上,也有大量的成果。如安学斌⑦安学斌:《21世纪前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理念、实践与经验》,《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对中国非遗保护经验的梳理;陈映婕⑧陈映婕:《博物馆新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域外动向与视野》,《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3期。、孙玉芳⑨孙玉芳:《作为“叙事”的民间文化博物馆——以“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年画厅为个案》,《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3期。对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的思考;毛巧晖⑩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民俗艺术研究之嬗变》,《民族艺术》,2020年第4期。、孙发成⑪孙发成:《传统工艺活态保护中的“身体”价值与“活态”空间》,《民族艺术》,2020年第4期。从民间艺术的角度展开的非遗研究;韩成艳⑫韩成艳:《从民族史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的代表性建构历程》,《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3期。、黄龙光⑬黄龙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路径》,《民族艺术》,2020年第5期。对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的研究;吕韶钧、李向阳、彭芳⑭吕韶钧、李向阳、彭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的“关系”研究——基于民间习武共同体的“关系”建构及维系机制研究》,《民俗研究》,2020年第3期。和王明月、周晓飞⑮周晓飞:《非遗研培计划中传承人主体地位的保障问题研究》,《文化遗产》,2020年第4期。对于非遗传承人主体性的探讨;张静⑯张静:《从文本学角度看非遗申报书的问题与价值——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问题的反思、钱永平⑰钱永平:《我国非遗名录制度实施规范的改进研究》,《文化遗产》,2020年第3期。对非遗名录实施规范的考察;林继富⑱林继富:《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的基本遵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余红艳与张哲⑲余红艳、张哲:《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镇江“华山畿”传说生产性保护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关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研究;以及李晓松⑳李晓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研究》,《民俗研究》,2020年第3期。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研究等。

在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个案的研究上,出现了不少有思考深度的成果。杨利慧的《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①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以北京高碑店村的个案展现了一个失去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积极利用非遗来谋求自身发展的主动实践历程;认为“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模式对于当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启示意义;文章分析了该模式的原则性特点:尊重并发挥乡村主体性,注重由社区驱动的内在发展动机、以社区自身传统为基础、注重社区参与和社区受益。郭星华、陈维的《非遗传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②郭星华、陈维:《非遗传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则论证了当下常见的徒有文化表征的非遗传承方式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其虽能迎合市场,使文化得以生存,但也使传统因远离文化冲击,逐渐走向消亡;文章提出只有丰富文化表征,推进文化内核和文化表征相融合,将文化传承融入现代发展,才能走出非遗传承的困境。

三、民间文学史与学术史梳理

体裁的发展史与学术史是民间文学研究的重头戏,本年度相关的成果亦不容小觑。在体裁史上,最值得一说的是《中国民间文学史》(6卷8册)③祁连休、吕微主编,祁连休、吕微、贺学君、安德明、邹明华、王娟著:《中国民间文学史》(六卷八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该书为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故出版时间标为2019年12月,但实际推出是在2020年,故在本文中加以梳理。的推出,全套丛书分为故事卷(三卷)、叙事诗卷、神话卷、谚语卷、传说卷、歌谣卷,参与者包括了祁连休、贺学君、吕微、安德明、邹明华、王娟等在本领域内深耕多年的学者。该套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室主持,遵循了民间室此前出版的《中华民间文学史》《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基本理念和材料的处理原则,进一步在理论上展开深入探讨,在体裁的演变过程、文本的断代、民间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方面有着独特思考,具有突出的原创性、思想性和学术性。该丛书是一次对传统社会民间文学资源的全面搜集、系统梳理和汇总结集,既是中国民间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学术积累成果,也进一步巩固了本学科的基础。

陈泳超的《白茆山歌的现代传承史:以“革命”为标杆》④陈泳超:《白茆山歌的现代传承史:以“革命”为标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7月。则是一部专题性的史论,全书围绕关键词“革命”,书写以民众言说为主的小区域“民歌史”。全书结合历史钩沉与专题调查,展现新中国成立后民歌如何在白茆地区一系列重大政治思潮中发挥作用、同时自身不断被改造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思考民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为重新审视“大跃进民歌运动”,以及如何在当代文学框架中对待民间文学问题。

在民间文学学术史的研究上,本年度亦有不少成果。在海外汉学与中国民间文学的关系研上有以下成果:岳永逸的《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对岩本通弥教授〈东亚民俗学的再立论〉的两点回应》⑤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对岩本通弥教授〈东亚民俗学的再立论〉的两点回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年第7期。关注于中国民俗学的发生,审视“Folklore-民俗(学)”中英互译的问题,认为除“Folklore”一脉的影响外,中国民俗学还受到美国学者孙末楠(William Graham Sumner)“Folkways”的影响,作者为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代表的“社会学的民俗学”张目,认为这种研究取向与当下关注日常生活的民俗学旨趣相同。崔若男的《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①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亦关注于早期“歌谣”概念的文化互译,她的另一篇文章②崔若男:《韦大列〈北京的歌谣〉与中国现代歌谣运动》,《文化遗产》,2020年第2期。介绍了韦大列(Guido Vitale)的《北京的歌谣》对新诗发展、对中国知识分子歌谣文艺价值认识的影响。张志娟的《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③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则聚焦于以《中国评论》杂志为中心的西方传教士的中国民俗搜集活动,评述其价值,并揭示研究背后的中西心态差异。张多④张多:《久保天随与早期中国神话研究》,《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则关注日本汉学家久保天随对中国神话的研究,论证其论文是国内最早使用“神话”概念专研中国神话的研究。岳永逸的另一篇文章⑤岳永逸:《“土著”之学:司礼义的中国民俗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考察了民国传教士司礼义(Paul Serruys)的中国民俗研究,认为其研究注重实地调查与科学性,将语境和文本有机结合,带有浓厚的“方音民俗学”色彩,这与柳田国男的“土著之学”殊途同归,其研究有助于国内学界反思对民俗学的认知与定义。在著作上,则有郭恒的《英语世界的中国神话研究》⑥郭恒:《英语世界的中国神话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2月。,该书以英语世界中国神话研究为对象,历时性地介绍和探讨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特色学者及代表性成果。

在对国内学术史的研究上,杨华⑦杨华:《“入国问俗”:张德彝对西方民俗的心态、体验与认识》,《民俗研究》,2020年第6期。关注清末外交家张德彝的海外游记,揭示其对西方民俗的心态、体验与认识。王均霞⑧王均霞:《眼光向下的性别回应: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中的歌谣与妇女》,《民俗研究》,2020年第2期。以歌谣与妇女研究为中心来分析现代民俗学妇女问题研究的整体取向,认为在妇女解放思潮与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妇女问题成为研究者批判儒家伦理纲常、参与社会改造的浪漫主义路径,故歌谣中的妇女既被表述为质朴大胆,又被呈现为饱受压迫。林继富、魏丽红⑨林继富、魏丽红:《胡愈之的民间文学思想研究——基于〈论民间文学〉的讨论》,《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1期。研究胡愈之的民间文学思想,认为其名文《论民间文学》深受时代影响,其写作目的在于探究民族情感、建立国民文学、研究国民性。他对“民间文学”的定义,对搜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提倡,对后世民间文学理论体系建设影响深远。王雪⑩王雪:《如何看待和处理“民众”——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1期。则考察了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认为其虽未全脱士大夫的旨趣,但在具体的研究领域内落实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颇为关注的民间和民众问题。还有一些文章则讨论了出版、社团建设、课程设置等生产机制对民间文学学科的影响,如张远满⑪张远满:《传统出版物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晨报副刊》中民间歌谣的考察》,《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1期。通过对《晨报副刊》的考察,探讨了传统报刊对民间文学记录、传播,乃至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王璟、李宗刚⑫王璟、李宗刚:《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民俗研究》,2020年第4期。聚焦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高校的民间文学课程设置,展示了民间文学教育在其草创之初的探索状态。戴建国⑬戴建国:《丁景唐与民歌社》,《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则探讨了丁景唐与20世纪40年代上海民歌社的关系。吴丽平⑭吴丽平:《黄石与民俗社会学》,《民俗研究》,2020年第6期。则对黄石的民俗社会学展开述评。

在对新中国学术史的研究上有以下成果:施爱东的《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①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对当代中国民俗学研究历程进行了个性化的评述和理论反思,作者反思了“中国民俗学派”概念的缺陷,进而将民俗学的学术派别分为门派、学派与流派三个层次。提出学派建设需三个要素: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科学研究纲领、擅长学术经营的学派领袖、学派成员自觉的共同体意识,提倡要将学术(学派)多样性视为一种学术伦理。毛巧晖的《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以〈民间文学参考资料〉为中心的考察》②毛巧晖:《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以〈民间文学参考资料〉为中心的考察》,《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通过对1962—1964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纂的《民间文学参考资料》的考索,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话语框架下,分析其如何呈现新中国初期民间文艺的研究宗旨、讨论民间文艺的核心问题。她的另一成果③毛巧晖:《民间文学的通俗化实践——兼论肖甘牛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则关注于1949年后,民间文艺与大众文艺逐渐合一的现象,文章结合肖甘牛的民间文艺搜集整理进行论述,阐述了民间文学的通俗化实践的历史语境,及相关的文化生产模式、价值认同和文学想象。

除此之外,本年度还出现了一套由中国民协编写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学术史》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发展史》④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学术史》《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70年发展史》均由学苑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上卷为学术史,包括了口述、自述与论文三部分,搜集了对王平凡、刘魁立、刘锡诚、郝苏民、刘守华、冯骥才、罗杨、白庚胜等前辈学者和民协领导的访谈与自述,并收录了若干文章,梳理了民协在民间文艺的搜集、组织、保护与研究等工作上所做出的贡献。下卷为发展史,分历届组织机构、历次代表大会文件、重要文献、大事记与附录五部分,展示了民协的发展历史。整套书厚重扎实,全面总结了民协在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事业建设中所起的引领性作用。

本年度,还有一些关注特定文类研究状况的成果:毛巧晖的《盘瓠神话研究学术史》⑤毛巧晖:《盘瓠神话研究学术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20年。,该书围绕着盘瓠神话,梳理了从古典文献到当下的学术研究的成果,尤其对盘瓠神话在当下语境中的面貌与命运进行了全面梳理,对不同国家的研究状况也有所涉及。还有一些文章从宏观的角度展开学术史回顾,如张多⑥张多:《从民间文学调查到民族志书写——百年云南民族民间文学范式转换的启示》,《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回顾和评骘云南民间文学百年发展历程之得失,认为文本和田野两种范式的融合与拓展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那木吉拉⑦那木吉拉:《蒙古神话比较研究百年回眸》,《东方论坛》, 2020年第4期。梳理了蒙古神话比较研究的百年历程,勾勒了这一时期研究的主要特点与成就。阿地里•居玛吐尔地⑧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回顾与展望:世界〈玛纳斯〉学160年》,《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4期。回顾了近160年来《玛纳斯》海外研究的历史,揭示了其对于当下中国史诗研究的意义。刘慧颖⑨刘慧颖:《日尔蒙斯基<《玛纳斯》研究导论>述评》,《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4期。则对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专著《<玛纳斯>研究导论》的创见进行述评。

此外,对海外研究的述评则有林精华⑩林精华:《欧化大潮所激发的民族叙事:以18世纪俄罗斯民间文学为中心的讨论》,《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孙正国、雷娜⑪孙正国、雷娜:《杰克•齐普斯的创造性讲述实践观》,《民俗研究》,2020年第4期。,张建军⑫张建军:《布鲁范德与“都市传说”的关系及其学术贡献》 ,《民族艺术》,2020年第2期。等的论文,限于篇幅只能从略。

四、对神话的多元探讨

本年度,学者继续推进对神话的多元探讨。在传统的文史研究上,杨栋①杨栋:《清华简〈厚父〉所见夏代传说》,《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借助清华简《厚父》篇来探讨夏代相关传说,认为《厚父》不仅确立了禹和夏的关系,而且将这种确立提前至西周初年,由此反思古史辨派学者的一系列观点。贾雯鹤②贾雯鹤:《“刑天”还是“形夭”:基于〈山海经〉的考察》,《民族艺术》, 2020年第2期。借助历代各家对《山海经》刑天神话的阐释,考证陶渊明“刑天舞干戚”句应做“形夭舞干戚”。秦楠楠③秦楠楠:《“神农氏”“炎帝”融合过程考辨——兼论二者分合之原因》,《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则梳理了“炎帝神农氏”称谓的流变史,认为炎帝和神农直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才彻底融合为一人。

在神话母题索引的编纂上,王宪昭出版了《中国神话人物母题数据索引》④王宪昭:《中国神话人物母题数据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和《盘瓠神话母题(WPH)数据目录》⑤王宪昭:《盘瓠神话母题(WPH)数据目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20年。两书,前者涉及神话作品数以万计,提取出的中国神话人物代表性母题近三万个,全面梳理了中华民族的神话母题;后者作者通过对各类盘瓠神话文献资料的梳理,建立起一套专题性数据查询系统,从而全面呈现盘瓠神话母题的内容。

随着学科视野的拓展,当下的学者认识到民间叙事“所具有的仪式表演、口头演述、诗歌舞画融为一体的叙事特征决定了其研究范式的多元化”,他们从“以书面文学文本为基础的研究转向以民族志为导向的多维度研究”⑥杨杰宏:《东巴叙事传统的研究范式与多维观照》,《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用新的视角与方法审视中国生动丰富的神话资源,或根植于丰富的历史文本,或展开深入扎实的田野调查,以文化阐释与文本分析来呈现中国神话传统的多元面相。如刘亚虎⑦刘亚虎:《创世的“神圣叙述”:南方民族创世神话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对神话在我国南方民族族群神圣性建构中作用的考察;王宪昭⑧王宪昭:《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对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段友文⑨段友文:《从失忆到重建:〈夸父逐日〉神话的族源记忆与文化修复》,《文化遗产》,2020年第2期。探讨的是夸父神话中的族源记忆;耿金⑩耿金:《水利工程与神话建构:浙江宁绍地区“梅梁”传说的生成与演化》,《民俗研究》,2020年第5期。关注的是神话与地方环境史的互动关系;罗筠筠、李洁琼⑪罗筠筠、李洁琼:《论中国创世神话的特征和演变方式》,《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则从美学和哲学的视角探讨中国神话的本体特征。

对多元研究方法的尝试最为典型地体现在两组以博物学的角度讨论《山海经》的研究专栏上。在《文化遗产》上,吴晓东⑫吴晓东:《〈山经〉“无草木”“沙”及其相关词汇的统计分析》,《文化遗产》,2020年第5期。通过对《山经》中“无草木”“沙”的数目与分布的统计分析,考察了古人的文化想象对于《山经》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李牧⑬李牧:《论〈山海经〉的声音体系及其与中国早期音乐形态的关系》,《文化遗产》,2020年第5期。关注《山海经》中的声音材料,考察其与中国早期音乐形态的关系;刘捷⑭刘捷:《成为小说:明清之际〈山海经〉的接受与消费》,《文化遗产》,2020年第5期。则结合明代的休闲与出版文化,探讨《山海经》如何转化为近世市民的通俗读物。在《民间文化论坛》上,刘宗迪⑮刘宗迪:《天生神物:〈山海经〉中的上帝与众神》,《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4期。从山川博物志和宗教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山经》中蕴含的上古宗教祭祀和神话传说的原始形态;鹿忆鹿①鹿忆鹿:《人神共处,常异不分——〈三才图会〉对〈山海经〉的图文引用》,《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4期。考察了《三才图会》引用《山海经》图像的策略,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博物学思想;宋亚②宋亚:《神话与地理并重:顾颉刚对〈山海经〉的性质界定与价值重估》,《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4期。则分析了顾颉刚以历史学、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综合的学科背景和学术眼光考察《山海经》,揭示该书包含神话学与地理学双重性质的成绩。

叶舒宪及其团队则继续推进从神话学的视角探究华夏文明的研究。他的《神话学可以改写历史吗?——从鸿蒙的激活说起》③叶舒宪:《神话学可以改写历史吗?——从鸿蒙的激活说起》,《中华文化论坛》,2020年第1期。《求索盘古之斧钺:创世神话的考古研究》④叶舒宪:《求索盘古之斧钺:创世神话的考古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等一系列文章⑤叶舒宪:《华夏文明的神话宇宙观与价值观——以昆仑玉山为中心的考察》,《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良渚文化葬玉制度“钺不单行”说——四重证据法求解华夏文化基因》,《民族艺术》,2020年第5期;《溯源中国式造神:偶像与非偶像》,《百色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结合考古资料、传世文献、出土资料、口传文本,在中华文明的整体视野中展开对神话的考察。叶氏的弟子唐启翠⑥唐启翠:《创世神话与神话历史:以大禹治水—禹赐玄圭为中心》,《百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谭佳⑦谭佳:《中国当代神怪研究概述及反思(1980—2019)》,《百色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的研究也延续了这一思路。

在神话与信仰关系的研究上有以下成果。吴晓东的专著《神话、故事与仪式:排烧苗寨调查》⑧吴晓东:《神话、故事与仪式:排烧苗寨调查》,北京:学苑出版社,2020年。系作者深入排烧苗寨,对流传其中的神话故事进行收集、整理及研究的成果。全书深入讨论了当地神话与故事的关系、传承模式,以及神话与民间信仰、仪式的关系。陈泳超的《近世民间信仰中的神话层累——从海盐神歌〈伏羲王〉到〈三天三宝〉》⑨陈泳超:《近世民间信仰中的神话层累——从海盐神歌〈伏羲王〉到〈三天三宝〉》,《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4期。结合仪式过程,考证浙江海盐“待佛”仪式文本《伏羲王》的源流,发现它袭用了道教的神灵框架,本名应为《三天三宝》,反映的是远古“三皇”神话,展示出近世民间信仰中的神话层累,以及其中蕴含的现实性功能导向。乌日古木勒的《蒙古族北斗七星神话与信仰》⑩乌日古木勒:《蒙古族北斗七星神话与信仰》,《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4期。分析了蒙古族的七位英雄变成北斗七星的神话,探讨了神话与蒙古族英雄崇拜和北斗七星信仰的关系。朱林⑪朱林:《地方性与互动性:当代仪式研究的两条路径——基于河北涉县娲皇宫民间上社的个案分析》,《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则以河北涉县娲皇宫民间上社仪式为个案,分析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仪式,所蕴含的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参与者的个人历程,信仰形成的诸种方式等。

在神话与艺术关系的多维研究上,有杨杰宏⑫杨杰宏:《多维与互构:图像学视域下的东巴神话研究——以丁巴什罗图像为中心》,《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3期。、王倩⑬王倩:《汉代石椁墓神树图像方位结构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3期。、李斯颖⑭李斯颖:《壮族造物神话与艺术审美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3期。、屈永仙⑮屈永仙:《傣族神话叙事与佛教艺术——以佛寺经画与剪纸为例》,《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3期。等人的成果,这些研究扩大了神话学的视野,将图像、仪式、舞蹈、音乐等纳入到考察中,把这些艺术形态与神话置于不同时间、空间、文化传统、意义空间里,来理解图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还原图像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情境,对于拓展神话学视野多有助益。

在天文学视角下的神话研究上,刘宗迪的《神话与星空:“绝地天通”的天文学阐释》①刘宗迪:《神话与星空:“绝地天通”的天文学阐释》,《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4期。分析重黎绝地天通,实沈、阏伯不相见,天虞和噎这三个神话的叙事结构与天文学背景,认为他们均反映了天蝎座和猎户座分别在春夏和秋冬升起的天象景观。吴晓东《“黄帝四面”及其故事变异》②吴晓东:《“黄帝四面”及其故事变异》,《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3期。考证“黄帝四面”的神话实则是对太阳在二分二至这四个节点的时候正好处于东、南、西、北四极这一现象的描述,并认为这一神话还以舜巡四岳、舜征四凶、尧治天下以及羲与和驻守四极等其他的故事呈现。吴晓东的另一些研究③吴晓东:《颛顼神及其在〈山海经〉里的记载》,《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布洛陀”“姆洛甲”名称与神格考》,《百色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亦是对这一领域的思考。相关研究继承麦克斯•缪勒(Max Muller)的遗绪,又激活了自然神话学派在当下的生命力,促使人们去思考神话与古人知识范畴的关系。

对神话价值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在2020年的成果中占了相当的比例。毕旭玲的《试论中华早期抗疫神话的科学性及其价值》④毕旭玲:《试论中华早期抗疫神话的科学性及其价值》,《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4期。将中华早期抗疫神话进行分类,并对各类神话的典型代表、作用和意义加以论述,以期能发挥其对当下的借鉴作用。黄景春、龚雅淳的《绍兴大禹陵神话产业开发现状及反思》⑤黄景春、龚雅淳:《绍兴大禹陵神话产业开发现状及反思》,《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在描述现状的同时,也指出景区未能突出神话特色、缺乏民俗气息,开发模式单一,未能摆脱常见开发套路等缺陷。类似成果还有熊威、张紫怡⑥熊威、张紫怡:《神话如何进入当代生活——论电影〈流浪地球〉中神话的复归》,《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张迪⑦张迪:《神话的资源化与地方文化生态变迁——以天水当代伏羲神话复兴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徐金龙、白玉帅⑧徐金龙、白玉帅:《“讲好中国故事”语境下哪吒神话动漫化传承发展》,《文化遗产》,2020年第2期。,刘捷、杨鸿瑞、邵俊⑨刘捷、杨鸿瑞、邵俊:《中国神话的传承与国产动画电影的消费语境研究》,《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等人的研究。

杨利慧及其团队继续推进“神话主义与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的相关研究。在对地方性神话讲述的研究上,贾志杰、杨利慧的《炎帝神话的地方性——以山西省高平市神农镇神话为例》⑩贾志杰、杨利慧:《炎帝神话的地方性——以山西省高平市神农镇神话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对山西省高平市神农镇口承神话中的炎帝进行研究,发现其不仅呈现出较多未见于文献的神格、事迹和血缘谱系,且与地方民俗事象发生粘连,产生鲜明的地方性;文章强调要关注具体地方活态传承和讲述的口承神话。霍志刚⑪霍志刚:《韵文体伏羲神话与民间叙事丛内部的分工互动——以河南淮阳人祖庙会为个案》,《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3期。则探讨了河南淮阳地区伏羲神话的民间叙事丛,认为其由《人祖经》、散文体神话讲述和灵验传说等地方口头传统及信仰构成,各文类分工协作与互动,构成神话传承的动力。

对旅游开发中的神话的研究也有收获。张成福的《从地方神灵到人文始祖——青岛韩家民俗村遗产旅游对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⑫张成福:《从地方神灵到人文始祖——青岛韩家民俗村遗产旅游对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聚焦于青岛韩家民俗村将一个地方神灵通过附会和挪用各种资源、进行景观生产和文化主题演出等方式,建构为当地渔业始祖的过程。高志明的《神话资源转化的本质——以傈僳族神话为例》①高志明:《神话资源转化的本质——以傈僳族神话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考察傈僳族神话在开发中经历的不同载体形式和形式之间的转化途径与存在形态;认为神话资源转化的实质是神话在同一存在形态之下的重述与改编,或在不同存在形态之间的转述与挪用。孙伟伟②孙伟伟:《虚拟景观中神话资源转化研究——以济南方特东方神画女娲补天项目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以某一虚拟景观设计为个案,论述了神话在图像化过程中的转化方式。霍志刚③霍志刚:《凋敝的神园:神话资源转化中多重力量的博弈》,《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则在研究中分析了西双版纳神话园凋敝的市场因素和文化因素,并提出了提升盈利性神话资源转化效度的途径。

在文艺创作对神话改写研究上,王旭的《戏剧表演艺术中的神话重塑》④王旭:《戏剧表演艺术中的神话重塑》,《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认识到最早的神话总是与仪式表演相伴而生的,因此戏剧表演也是一种基本的神话形态;提出在探讨神话在戏剧中的重塑问题时,不能缺少舞台表演的维度的观点。黄悦则撰写了《试论科幻文学中科学与神话的共生关系》⑤黄悦:《试论科幻文学中科学与神话的共生关系》,《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和《传奇的颠覆与重建——〈被掩埋的巨人〉中的神话与记忆》⑥黄悦:《传奇的颠覆与重建——〈被掩埋的巨人〉中的神话与记忆》,《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前者论述了科幻小说与神话的关系,认为在当代科幻小说中,除了延续启蒙主义的“神话科学化”的单向进程,还体现出“科学神话化”的逆向维度,甚至对“科学神话”有所反思和超越。后者则以个案分析了作者通过对象征符号的挪用、拼接和置换,为神话历史注入个体生命体验的策略。

五、传说故事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在故事学基础理论的探讨上有如下收获。刘守华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走向故事诗学》⑦刘守华:《走向故事诗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一文,认为中国民间故事应该回归文学,以故事诗学为发展方向,包含以下两层追求:一是民间故事研究需回归文艺美学方法,二是民间故事的文选原则应突出经典文本及其诗学价值。在民间文学日益被民俗学吞没、研究日益重视外部的语境研究而轻视内部的文本分析的当下,老一辈的论述对于学界重新界定民间文学、思考故事学的发展方向不无裨益。漆凌云⑧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民族艺术》,2020年第6期。则从民间叙事学的角度回应了刘守华的文章。陈泳超的《作为文体和话语的民间传说》⑨陈泳超:《作为文体和话语的民间传说》,《阅江学刊》,2020年第1期。对民间传说的本体特征加以论述,指出其特质主要体现于附着性、信实性、地方性,认为民间传说在实际生活中的话语属性要远大于文学属性,并介绍了关于传说研究的几种范式。康丽的《从“故事流”到“类型丛”:中国故事学研究的术语生产与视角转向》⑩康丽:《从“故事流”到“类型丛”:中国故事学研究的术语生产与视角转向》,《民族艺术》,2020年第4期。通过对术语生产的考察,盘点中国故事学发展进程,指出中国故事学的研究视角从关注分类与传播路径转向深思文本与叙事传统,研究范式从异质文化的比较转向同质文化的深耕。

在故事学学术史研究上,施爱东贡献了《故事概念的转变与中国故事学的建立》①施爱东:《故事概念的转变与中国故事学的建立》,《民族艺术》,2020年第1期。与《“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②施爱东:《“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文艺研究》,2020年第6期。两文。前者梳理了从明代到“五四”故事概念的形成,并论述了故事学在正统文化与民间文化、西方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以及不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话语争夺中建立起来的过程。后者则结合历史文献与当事人口述,梳理“四大传说”概念的生成,认为这一过程经历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改装,再到知识普及的复杂历程,是客观性、主观性和偶然性接力形成的结果,并提出了“烟花商模型”知识生成模式。

在对传说故事的共时性研究上,本年度有较多成果。张举文的《民俗中没有母题而有象征——兼谈“叶限”故事与仪式的象征分析方法》③张举文:《民俗中没有母题而有象征——兼谈“叶限”故事与仪式的象征分析方法》,《民族艺术》,2020年第1期。将丹•本-阿默思(Dan Ben-Amos)民俗中没有母题,只有属于每个文化体系的内在象征的观点,扩延到故事分析与仪式象征分析上,提出在分析仪式象征时要以最小有意义行为单元为分析前提,而不应以静态的视角去分析其中的单一符号或行为。祝秀丽的《嵌入、连缀、复合:蛇郎故事的组合形态》④祝秀丽:《嵌入、连缀、复合:蛇郎故事的组合形态》,《民族艺术》,2020年第3期。将蛇郎故事与其他故事类型的组合形态分为嵌入式、连缀式、复合式三种;分析了不同组合形态的组成因素、结构特点与功能,为民间故事的结构分析提供了一组可操作的分析方法。陈冠豪的《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核心母题及分类方法》⑤陈冠豪:《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核心母题及分类方法》,《民族艺术》,2020年第2期。与《论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情节结构》⑥陈冠豪:《论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情节结构》,《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则对鬼传说的核心结构、核心母题与排列方式进行细致分析。同类研究还有朱佳艺的《传说形态学的“双核结构”——以无支祁传说为例》⑦朱佳艺:《传说形态学的“双核结构”——以无支祁传说为例》,《民族艺术》,2020年第6期。等。

还有一些研究集中分析传说故事的文化内涵。黄景春的《中国当代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⑧黄景春:《中国当代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汇编了作者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以豫南盘古神话、上海和海南的黄道婆传说、上海龙柱传说、湘鄂西红色歌谣为例,展开深入的例证性分析,考察当代神话传说等建构社会记忆,传承民族精神的多种途径。郭俊红的《匮乏与获取:龙王结亲传说的社会隐喻》⑨郭俊红:《匮乏与获取:龙王结亲传说的社会隐喻》,《民俗研究》,2020年第5期。将山西东南地区的龙王结亲传说纳入日常生活实践进行社会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对当地社会生活资源匮乏与获取的隐喻,力图丰富故事分析的方法。肖羽彤⑩肖羽彤:《“桃园结义”的故事多样性及其变异逻辑》,《民族艺术》,2020年第4期。揭示桃园结义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认为精英与市民阶层对“义”的不同理解,为故事的多样化讲述提供了广阔的生长空间,承载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与价值理想。任雅萱⑪任雅萱:《口头传统与华北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以莱芜吕氏祖先传说为中心》,《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4期。关注地方化和日常化的口头叙事结构,考察民间宗教传统与宗法原则的整合与分野。周争艳①周争艳:《洪水故事的“他者”伦理阐释——以彝族洪水故事文本为中心》,《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2期。探究了彝族洪水故事中为“他者”负责的伦理意识。覃金凤②覃金凤:《论孟姜女传说中的范杞梁之死》,《文化学刊》,2020年第9期。、张书一③张书一:《民间传说中的蒲松龄形象建构》,《文化学刊》,2020年第9期。、孙佳④孙佳:《盐池县“花马传说”的文化内涵探究》,《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年第9期。的文章亦为同类研究。

一些研究聚焦于传说故事的历时性变迁。施爱东的《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⑤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民族艺术》,2020年第3期。将考察范围从传统史料扩展到曲艺说唱,并结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梳理“八臂哪吒城”传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陈泳超的《互文形塑:刘猛将传说形象的历史辨析》⑥陈泳超:《互文形塑:刘猛将传说形象的历史辨析》,《民族艺术》,2020年第2期。,考察江南吴越地区刘猛将的原型及历史演变,分析其经改换民族身份,从区域神变为全国性神灵的过程。任雅萱⑦任雅萱:《民间的“正统”:明清时期姜太公风物传说的时空结构》,《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梳理姜太公传说的 “役神”与风物传说两种类型,考察这一传说在“礼”“俗”互动中形成新的传说结构和“家神”信仰的过程。俞明雅⑧俞明雅:《毁淫祠与地方神灵传说的变迁》,《民族艺术》,2020年第5期。以清末金泽地区的陈三姑信仰为例,考察“毁淫祀”对地方传说的影响,认为这一行为不但构成了神灵灵验传说的情节,也促成了制造联姻传说和美化身世传说等情节的形成。同类研究还有张静⑨张静:《明清时期黄陂木兰传说的发展和演变》,《武汉文史资料》,2020年第9期。、穆迪⑩穆迪:《从“龙生九子”到“龙井祈雨”——明清〈霍邱县志〉所载张龙公传说考辨》,《皖西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仲红卫⑪仲红卫:《胡妃故事与珠玑移民叙事的建构》,《文化遗产》,2020年第3期。、姜若鸣与刘阳⑫姜若鸣、刘阳:《桑墟“水牛化龙”传说的嬗变与流布》,《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等的论文。

在故事的影响与传播研究上也有一些成果。沙塔尔•沙拉木在比较文学的框架内,结合文献考证和实地考察,探析“法尔哈德与西琳”故事的伊朗起源和在“一带一路”线路上的传承。⑬沙塔尔•沙拉木:《“法尔哈德与西琳”故事源流考》,《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司聃考证《酉阳杂俎•叶限》中的“神鱼”系脱胎自印度神话故事。⑭司聃:《叶限故事中的神鱼叙事及其文化品格》,《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梁喆、弗拉基米尔•列昂尼多维奇• 柯廖斯考察了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俄罗斯族中采录的一篇具有“俄狄浦斯”情节的口头叙事散文作品及其传播传承情况。⑮梁喆、[俄]弗拉基米尔•列昂尼多维奇• 柯廖斯:《额尔古纳河右岸俄罗斯族口头文学的流变:基于“俄狄浦斯故事”的考察》,《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梁珊珊则考察撒拉族人如何通过骆驼泉传说和婚礼上的骆驼舞表达和巩固族人从撒马尔罕迁徙、定居循化的记忆。⑯梁珊珊:《沿着丝绸之路行走:骆驼泉传说考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海力波的《“金液”与“苏摩”——唐代志怪中的印度-伊朗文明元素》⑰海力波:《“金液”与“苏摩”——唐代志怪中的印度—伊朗文明元素》,《民族艺术》,2020年第1期。考察印度“优腾迦与黑天”故事对唐代《宣室志》“韦思玄”故事的影响,认为后者中的“饵金液、求长生”习俗受婆罗门教和祆教的相关习俗影响,并考证了这一故事在魏晋至唐代经过西北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过程。

在传说与信仰关系的研究上有以下成果。王尧继续展开对信仰与传说生成动力关系的研究,她的《神灵后裔的身世传说与信仰发生期的动力机制》⑱王尧:《神灵后裔的身世传说与信仰发生期的动力机制》,《民族艺术》,2020年第1期。以山西洪洞的通天二郎信仰为例,分析地方民众对其作为“神灵后裔”身份资本的争夺过程,分析权力关系的变更对信仰资源再次分配的影响,进而导致神灵后裔群体的分化过程,并认为这种分化成为传说和信仰形态变异的层级性动力。孔军的《赵公明财神文化的传说、文本与仪式建构研究》①孔军:《赵公明财神文化的传说、文本与仪式建构研究》,《汉字文化》,2020年18期。聚焦于传说、文本和仪式的互动关系,认为赵公明传说借助口头传承、财神知识的文本传承以及财神祭祀的仪式传承得以整体性传播。

在传说故事与社区的关系,以及传说故事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社区民众对传说故事的主体性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上,本年度也有不少值得细说的成果。中村贵的《太湖流域春申君治水传说研究》②[日]中村贵:《太湖流域春申君治水传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通过全面梳理、实地考察以春申君为中心的口头传说、文本及遗迹等形式,探讨春申君治水传说在太湖流域的生成、传承及演变,分析春申君传说如何在当代上海的城市生活中实现资源化的过程,揭示了传说传承的空间、传承谱系及其与地方认同的关系。詹娜的《民间叙事与区域史建构:辽宁民间叙事的文化透视》③詹娜:《民间叙事与区域史建构:辽宁民间叙事的文化透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立足于民间叙事的社会记忆和历史记录功能,全面揭示辽宁民间叙事的叙事类型、主题内容、文化内涵等区域性特征,并展现了民间叙事中所描述的民众的生态认知、信仰观念及家庭伦理观念等,揭示作为民众历史记忆、知识积累、经验传承的民间叙事在区域文化史的建构中发挥的功用。施爱东的《两个民间:家族史的自选叙事与规范叙事》④施爱东;《两个民间:家族史的自选叙事与规范叙事》,《民族艺术》,2020年第5期。考察村落的权力格局对宗族集体记忆(族源传说)的型塑,认为口头传统和联宗合谱形成了对于宗族历史截然相反的双向叙事:民间叙事充满叛逆色彩,家谱则深受礼教规约,两者构成了“民间性”相辅相成的两个向度。温小兴的《红色故事的双重叙事:从“风水树”到“信念树”》⑤温小兴:《红色故事的双重叙事:从“风水树”到“信念树”》,《民族艺术》,2020年第3期。展示了瑞金华屋村民众和地方干部对红色故事不同的叙事逻辑,展现不同的叙事路径反映的民众和精英信仰体系的差异,也体现了民间话语和政治话语不同的叙事目的。周大鸣的《湘潭槟榔的传说与际遇》⑥周大鸣:《湘潭槟榔的传说与际遇》,《文化遗产》,2020年第3期。则聚焦于传说的生活属性,分析槟榔传说与食俗在民众日常生活的表现。黄若然⑦黄若然:《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以汉阳、蔡甸的“知音故里”为例》,《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1期。讨论武汉汉阳区和蔡甸区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抢夺“知音”传说,分据和重塑地方记忆,促进民众对知音文化的体认和再造的策略。谢金娇⑧谢金娇:《从民歌到名片:“刘三姐现象”的经典建构》,《民族艺术》,2020年第5期。分析地方挖掘“刘三姐”传说的过程,认为其是官方话语推崇与收编、精英话语的凝练与提升、民间话语的传播与传承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对传说故事的讲述研究上,江帆的《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以黄振华故事为基础的讨论》⑨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以黄振华故事为基础的讨论》,《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第3期。是本年度的代表作,研究故事家黄振华将地方性知识嵌入故事框架的讲述方式,这样的讲述使原本广泛流传的故事呈现出文化地理印记,具有了在地性;同时,具有地方性知识特质的细节因与讲述者的生命体验密切相关,又使叙事呈现着“在场”的“可观性”;嵌入故事中的地方性知识同样俘获听众,有助于人们发现故事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与张力,进入故事构筑的区域文化史。储冬爱的《小故事与大社会:口述历史中的粤语讲古及其传人》⑩储冬爱:《小故事与大社会:口述历史中的粤语讲古及其传人》,《文化遗产》,2020年第1期。透过传承人的个人生命史,分析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讲古艺术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关联,讨论了口述历史对于非遗保护、传播与研究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徐金龙、曾晓梅①徐金龙、曾晓梅:《新媒体时代民间故事的传播困境及其对策——以重庆走马民间故事传播传承为考察中心》,《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则以重庆走马镇为对象,研究新媒体时代的故事讲述行为,指出传播方式的改变影响了讲述活动的互动性,使传播各要素联系不再紧密;只有加强各要素的联系,并利用新旧媒体巩固故事讲述的互动性、建立新的反馈渠道,才能促进故事的传播与传承。

2020年度,民间文学研究的成果是较为丰硕的,这首先体现在基础研究上,本年度的基础研究不仅成果较多,且均保持了一定的深度。学者们围绕体裁、类型、母题、功能等核心概念,对相关的学科问题与研究方法展开深入探讨与反思。其次,在传统的研究之外,新的学术生长点(如新媒体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在不断涌现,在应用领域也有创新的亮点。体现出了学者紧跟时代步伐,把握热点问题,勇于探索前沿理论的追求。最后,对“实践”的关注成为热点,“实践民俗学在知识生产层面的学术潜力已日渐显现”②李向振:《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兼谈实践民俗学的知识生产问题》,《民俗研究》,2020年第6期。。学者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科伦理与研究责任的探讨,以期能够通过民间文学实践研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同时,我们也无需回避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和倾向,最为显著的是学术研究的“内卷化”,在经验研究上,有不少学者“扎堆”于某些热点研究,但其成果往往是低级重复的,既缺乏原创性,也缺乏必要的理论提升;在“非遗”保护等的应用研究上,或是远离非遗《公约》,满足于做实用主义的解读;或是停留在对表象问题的揭示上,理论探索的勇气与深度不够;此外,尽管讨论“主体”“实践”“对话”等概念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但学界还需要在这些概念和具体的经验研究间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性的“中层概念”,并以具体的研究丰富之,只有这样才能将“实践民俗学”转化为“民俗学的实践”,推进学科的转型和理论的创新。

猜你喜欢

民俗学民间文学神话
导言
民俗学如何融入新文科建设
民俗学的悲剧
——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爱情神话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