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探析
2021-11-28张玉美
张玉美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学校的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就业为导向,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发展,不断探索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一、贫困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贫困大学生并非既定的概念,受大学生所在地区和所处时代的影响,贫困的衡量标准也不同。文章所指的贫困大学生是指家庭无力承担其大学阶段的学费及生活费,或只能承担部分学费及生活费,靠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及国家补助完成学业的大学生。
(二)贫困大学生的特点
据调查,贫困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自卑、焦虑、敏感、多疑等心理问题;大多性格较为内向、自我认同感低、人际交往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大学期间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其他技能的提升。各种因素导致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较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从小家庭贫困,成长过程中主观幸福感低,进入大学以后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生活在一起,在生活用品和父母职业等方面互相比较,产生落差心理,从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自己格格不入。二是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从小享受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弱,与非贫困生相比缺乏一技之长,尤其在艺术、普通话水平、英语口语等方面较弱,对比之下自卑心理加重。三是受家庭条件的影响,大多贫困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普遍没有离开过家乡,成长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但贫困大学生也有很多优点,诸如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上普遍较为刻苦,做事认真,责任心强。
(三)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意义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很多贫困大学生靠生源地贷款缴纳学费和住宿费,靠家庭成员省吃俭用维持学习生活。甚至有些家庭子女较多,为了供家里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些孩子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全家人把希望寄托于上大学的子女,期待大学毕业能找到好工作改变家庭的命运。在贫困的山村地区,村里大学生较少,大学生同时也成为全村孩子学习和羡慕的榜样,认为上大学意味着将来一定有好的工作和生活。过高的期望无形中成为沉重的负担,一旦事与愿违,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他们顺利就业,进而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激发大学生继续奋斗的动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成因分析
(一)就业困境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据有关数据显示,贫困大学生就业率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约低13%左右。[1]除了就业率低,普遍存在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稳定性较差、薪酬待遇较低、求职时间长等问题。这与贫困大学生及家庭对就业的期望相差较大。贫困大学生普遍希望毕业之后能够进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贫困大学生普遍把中小城市作为求职地点,大多不愿意回家乡就业。多次面试失败之后,贫困大学生往往心灰意冷,焦虑情绪更加突出。迫于生计降低就业目标,就业之后由于人际适应能力不足,普遍存在无法顺利融入集体的情况,于是频繁失业再择业。
(二)成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身综合能力不强。在当今人才竞争的时代,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五大品质是沟通能力、诚实正直、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山区贫困大学生从小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将大部分精力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弱,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沟通能力也是贫困大学生比较欠缺的,贫困大学生生活比较单一,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沟通能力普遍较弱,大学期间由于自卑等心理问题往往不愿意参加社团活动,组织能力较弱,担任学生干部的概率较小,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欠缺。第二,社会资本缺乏也是贫困大学生就业质量低的重要原因。有调查发现,由于社会资本缺乏,贫困生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可能性只有44.8%。[2]社会资本缺乏导致贫困大学生求职时间延长。非贫困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可能已经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获取就业信息,或是已经凭借家人拥有的人际关系成功就业,大多贫困大学生则需要完全靠自身能力去竞争。第三,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贫困大学生用于求职的费用较少。在求职过程中,制作简历、购买服装、购买复习资料、参加考前培训、交通食宿费等都是不少的开支。为了节约成本,贫困大学生的求职地点比较单一,大多选择在学校所在地或家庭所在地,参加应聘考前培训的贫困大学生也较少,往往选择自主复习。其次,由于缺乏创业资金,承担风险能力弱,贫困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少之又少。第四,就业目标不合理。大部分贫困大学生靠生源地贷款完成学业,就业预期较高,希望在短期内找到薪酬较高的工作,以便尽快偿还贷款。贫困家庭往往“举全家之力”供子女完成学业,父母对社会现状了解不深,认为上完大学理应找到好工作,而衡量好工作的标准片面地认为是否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是否有编制,就业的期望较高。第五,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的不合理也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部分高校由于盲目扩招,缺乏缜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不少毕业生的能力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3]部分专业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专业实习环节不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三、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目前,尽管大多数高校都给毕业生安排了就业指导老师,就业指导老师普遍由任课教师担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具体开展,就业指导老师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询问就业情况,指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往往忙于日常的事务管理,开展专题就业指导的时间不多。高校应通过招聘职业规划师或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就业指导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的教师队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合理定位就业目标,鼓励贫困大学生到基层、到贫困地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因就业压力产生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关注形势与政策,了解国内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国家在大学生创业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
(二)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据用人单位反馈,大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弱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充分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统一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和见习。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定期派遣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专业技能,了解企业对人才需要的新动向。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解决学生实习困难的问题,便于在实习中监督管理,提高实习质量;另一方面一部分表现优异的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解决了就业问题。
(三)建立家校联系的平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贫困家庭父母的思想往往较为封闭,教育理念落后,认为学好理论知识就够了,忽视人际交往等技能的培养;有些父母担心孩子上当受骗,不允许子女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些父母对社会现状和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不深,并将家庭的出路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认为大学生毕业理应找个稳定、体面、薪酬高的好工作,影响了子女的择业观念。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时召开家长会介绍专业就业方向、当前就业形势、自主创业政策;在日常管理中,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将最新的就业政策和形势传达给家长;有条件的学校应通过在校园网站开设家校联系模块、利用家校联系APP等方式,将学生的在校表现、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业动向等内容反馈给家长,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助力学生成长就业。
(四)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应注重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在校学习期间,贫困大学生更应该认清自我,客观看待自身的优缺点,有意识地锻炼自己。通过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主动承担班干部等方式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充分的社会交往中发展社会资本。以真正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为目的,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专业见习实习活动,在实践中虚心学习,培养乐观豁达、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打铁还需自身硬”,贫困大学生只有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