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2021-11-28包兴婷欧繁荣

山西青年 2021年18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实训

包兴婷 欧繁荣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3)

2012年,我国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中提出了落实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思想,为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提供了规范的引导。在校企合作模式出现之初,就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升级的主要应用方案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也必然需要依靠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优化升级。因此,探索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概述

休闲体育隶属于社会体育领域,特指人们利用闲暇时光完成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增进身心健康、创造生活情趣。而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校企合作则是指学校、企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品开发等诸多环节的联合行为。比如,在学校课程设置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在教学环节引入兼具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向企业输送一定数量的毕业生等[1]。

二、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虽然多数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学校与多所当地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合作至今仍然没有详细明确的目标,无法第一时间全面了解、分析合作办学倾向,也没有明确校企合作模式实施阶段出现矛盾的协调方针,影响了校企合作渠道的顺畅流转。

(二)协同育人平台缺失

部分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与企业仍然没有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平台,也没有邀请企业具备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过程。特别是在双方体育器材、技术交流共享方面,渠道较为狭窄,影响了育人实效。

(三)基地评价科学性缺失

当前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校企合作搭建的实习实训基地缺乏健全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校企合作多表现为硬性的政策文件,没有考虑到基层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协调倾向,最终导致基层参与校企合作热情不足、动力不足,校企合作也多流于形式。

(四)双师型人才基础薄弱

通过对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双师型人才团队进行分析可知,虽然当前各院校任职教师最终学历多为硕士、博士及以上学历,但由于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教师团队教育背景多为体育管理、体育教育、户外运动等。专业技能课也多由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兼任,整体双师型教育人才基础较薄弱。

三、应用型本科休闲体育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途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特别是精英班及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前提。因此,专业院校应在培养目标制定之前,以企业需求为动力,有的放矢地开展前期调研和文献查阅,提出与企业用人需求、市场急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类型相关的问题,确立专业人才就业趋势[2]。同时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有目的、有效率地与企业人事部门沟通,对休闲体育专业用人现状进行调研,细化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获得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数据。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数据获取之后,借鉴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搭建思维,从课程定位、核心课程开发、课程项目设计三个维度入手,以校企协作的形式,完成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3]。比如,在课程设计方面,以当前企业急需的休闲体育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市场需求,做好理论课程与岗位实践之间的衔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职业素质;在专业管理方面,由企业、院校共同提出专业设置调整(含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实践课教学大纲编制)的宏观建议、发展规划、意见,并对专业阶段教学计划进行审查,保证专业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前沿性。

(二)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是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关键。休闲体育专业包括羽毛球、健身、网球等多个类别,各专业类别标准也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协同育人平台搭建时,院校可以依托学院自身办学优势,结合专业标准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引入实训实习设备设施、新知识、新技术及人才资源,逐步形成集成协同实训、协同育人、实习、就业等功能的长效育人平台。在育人课程设置方面,院校可以交叉课程设置的方式,及时植入社会发展更替的新项目以及企业发展急需的课程。比如,将流行舞蹈更新为莱美舞蹈、将健身俱乐部事务更新为功能性训练、将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更新为团队私教课等。同时根据休闲体育市场更新换代速度快的特点,引进企业更新后原未损坏的设备,丰富校内育人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将部分课程转移到企业教学,缩短专业学生学习内容与行业之间的差距,解决校内资金不足、基础薄弱的实践难题。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也可以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即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企业将《小工具私教课》《格斗与搏击》等新型课程视频上传到校企共享网络平台,为院校内休闲体育专业课余学习、复习、交流提供优质资源。

(三)建成基于KPI管理的实训实习基地

KPI即关键绩效指标,是应用较为普遍的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通过建立基于KPI管理的实训实习基地,可以从社会培训、实践教学、真实运营、社会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量化评价实习实训基地,促进实习实训基地的标准化、规范化、有序化运行。具体量化评价时,院校可以功课岗对接、课证融合为主旨,将休闲体育专业学生考取健身指导员、IFBB私人教练、私人健身教练、公共营养师、校园网球指导师等行业资格证书情况以及毕业生就业率、自主创业率、企业满意度纳入实训实习基地评价标准体系[4]。同时采取学院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自评三位一体的联动评价模式,边运行边评价边更新,长期保持校企联系,保证校企联合搭建实训实习基地效用的充分发挥。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支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休闲体育专业校企合作模式顺利实践的保障,也是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5]。因此,休闲体育专业院校应主动探索加强休闲体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法和途径,通过一系列学习培训,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在内部,院校可以组织教师交叉学习。由理论型教师、实践技能型教师组建成一个交叉学习小组,相互学习提升,避免出现理论型教师“纸上谈兵”、技能型教师缺乏理论支撑的局面,为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团队搭建奠定基础。

在外部,允许教师在具有休闲体育相关运动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其他体育职业资格的前提下,进入休闲体育相关企业开始挂职锻炼[6]。或者在市场中开展体育行业的创业创新活动,逐步提升教师参与休闲体育产业实践锻炼的频率和强度,切实提升教师在休闲体育产业领域的复合能力,为双师型教师团队打造提供保障。同时根据本校师资优势,院校可以“专业+企业”人才引进的方式,开放社会端口。面向社会企业或其他院校,公开招聘休闲体育专业教师,同时以校企师资交流会、讲座等形式,引进合作企业人才作为补充,强化校与企在人才交流合作方面的互动强度,同步推进教师团队市场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抓住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借助自身优势,强化开展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全面协作创新,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企业需要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同时根据休闲体育专业特征,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运行的基础上,建成基于KPI管理的实训实习基地,并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技能发展、素质提升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最终帮助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就业率。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实训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