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档案工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为
2021-11-28韩玉玲
文·韩玉玲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已广泛展开,档案作为我们党波澜壮阔革命历程的历史记录,其作用的发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讲好红色故事,让档案见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崇高使命。档案工作者应积极开发档案资源,服务党史学习教育,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一、丰富档案资源
(一)要统筹现有的党史教育档案资源
一方面,要统筹各档案馆之间、档案馆室之间现有的党史教育档案资源。目前,我们的档案资源还处于比较分散的管理状态,还没有建立起系统、共享的档案资源体系。网络技术的应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发展,已经为档案资源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应尽快建立资源共享的档案资源数据库,特别是党史档案资源库。另一方面,统筹档案部门、党史研究部门、高等院校、红色纪念场馆、图书馆等部门的党史教育资源,建立起形式更加综合的、内容更加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库,为党史学习教育做好资源储备,助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要加大档案征集力度
一方面,要抢救性地征集红色档案资源。既要从各社会群体、战争亲历者、革命者后代手中广泛征集红色档案资源,也要组织力量通过采访、拍照、录像等方式采集老革命的口述档案,补充丰富红色档案内容。另一方面,从社会记忆的角度出发,着力收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比如脱贫攻坚和抗击新冠疫情等伟大斗争的档案资料,用档案记录和见证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二、深挖细研,拓展范围
(一)整合力量
档案部门在自身编研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要学会借水行舟,即加强与党史研究部门、高等院校、社科院等各类学术研究机构交流合作,实现各部门的优势互补,整合提高学术研究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开发党史教育资源。另外,还要注重吸纳新媒体工作者的智慧与力量,注重青年一代聪明才智的发挥,开发更多适宜网络传播、符合青少年口味的优秀作品。档案工作者也要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博采众长,提升档案管理队伍自身的编研开发能力。
(二)丰富体裁
一方面党史教育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创新文辞表达,丰富载体形态,增加作品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要以受众为中心进行作品制作,即依据受众群体不同的年龄段、社会角色和学识水平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打造不同载体、不同版本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方式的优秀作品。尤其要深入研究微时代受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审美特点和接受能力,了解他们的语言和心理,适应新媒体网络语言、大众语言的特点,使用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活泼丰富的形式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另一方面党史教育资源的开发既要有详尽全面的编研专著,又要有内容精、时间短的文本音视频作品;既要关注立意宏大的题材,也要注重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反映大时代、小故事反映大道理的微作品;既要有全国性、全局性的综合编纂,也要注重本土资源开发,将身边事、身边人纳入教育资源体系,赋予档案鲜活的时代生命。
(三)客观评述
红色档案是我们党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素材,它记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史,记载着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红色档案背后的党史故事是红色血脉的基因,红色故事因为有档案的支撑而翔实可信、生动感人。因为有档案的细节,所以直抵人心、动人心魄;因为有档案的底色,所以历史弥新、代代相传。档案工作者就是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以档案为凭,作最真实、最权威的叙述。要坚持实事求是,秉持客观态度,既讲述我们党的成功经验,也不回避挫折困难,深入挖掘党史教育资源中蕴含的宝贵经验,用真实全面的党史档案资源增信释疑。
三、多渠道广泛传播
(一)善用新媒体
当前,发展迅猛的新兴媒体已受到广大民众的追捧,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传播应借助受众面宽、使用便捷的手机等电子产品,通过图文、音视频、小程序等形式将档案编研成果传播出去,引导大家借助档案回望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充分发挥出档案资源育人的作用,提高档案资源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分众化传播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我们锁定和清晰描绘目标受众,了解不同受众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偏好的传播渠道等,为我们实施分众化传播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持。红色档案资源采用分众化传播,可以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个性化,可以与受众开展多角度的互动与交流,所以更容易获得受众的接受和喜爱,从而获得更为理想、优质的传播效果,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
(三)多维组合,合力宣推
要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节点,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和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平台,做好红色档案教育的宣传工作。新媒体平台数量众多,每一个平台都有其相应的受众群体,档案工作者要针对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档案开发成果,达到众口可调的目的。同时,也要坚持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应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方式,打造立体式的合力宣推力量,以追求更加广泛的传播效果,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