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管理探究

2021-11-27张茂添

当代体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教练员竞技

张茂添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是高等院校中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体育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存在经费不足、项目少、队员缺乏实战经验,教练员水平不高、指导能力不足,理论教育与竞技训练结合不够,训练管理不够科学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的发展。

在高等院校中,受教育者体育素质的提高对于我国体育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运动训练队的整体水平是衡量高等院校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高等院校体育的竞技水平。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的水平与本科院校甚至是一流院校间存在较大差距,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以普通运动队为主,且高水平体育运动训练尚未形成规模,缺乏经验和科学的训练管理。教育部、体育总局于2005年下发了两份有关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运动队建设的意见,鼓励各高校创造条件建设运动队,特别是高水平体育运动训练队。那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体育训练活动,缩小与一流大学的差距,促进高职院校竞技体育蓬勃发展。

1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的现状

1.1 经费不足,比赛机会少,队员缺乏实战经验

目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体育运动队的发展情况好于中西部地区,但从总体上来说,高职院校体育运动缺少项目,实战机会少,体育运动训练队缺少高水平实战比赛的磨练。高职院校体育运动经费普遍不足,导致体育运动训练设施陈旧,运动训练器材配置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队员在开展训练时不敢放心大胆使用,影响训练效果。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运动训练经费基本来自校方,经费不足,不足以支撑系统的体育运动训练及外出比赛。另外,高职院校比赛规格较低,受到经费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高职院校的体育运动训练队能够参加的较高级别的正式比赛屈指可数。众所周知,足够的比赛经验是提升体育运动训练队整体水平的必不可少的方式。只有运动队队员拥有足够的实战经验才能很好的应对比赛,也只有这样运动队队员才能从中找到差距,为后期的训练和提升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1.2 教练员水平不高,指导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属于团队竞技,教练员的指导和领导水平是影响运动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高职院校的教练员主要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运动技能和运动战术甚至是队员结构和合作等提供系统全面的指导。目前,高职院校缺少水平较高的教练员,不光缺少理论知识,专业素养欠缺,实战经验也存在严重不足。众所周知,一个较高水平的教练员可以直接影响体育运动的比赛成绩,甚至对于团队结构和合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较高水平的教练员能够快速通过比赛从团队结构和合作中发现不足,进而以恰当科学的训练方式在日常训练中迅速提升运动训练队的运动水平。

1.3 理论教育和竞技训练结合不够

普遍高职院校不重视体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高职院校与一流大学相比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较弱,不能将理论教育与竞技训练和课外活动进行很好的结合。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较少且单一,缺乏高职院校特色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另外,在竞技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能很好地将理论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日常训练中。

1.4 缺乏科学的训练管理

普通高职院校对于体育运动训练队缺乏明确有效的管理政策,学生运动员不能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高职院校学生运动员不仅要接受专业化的体育技能教学,还需要学习文化课,因此训练时间短,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业余性较明显,缺乏有针对性性的训练管理,体育训练连续性不强,在开展运动队训练管理时,高职院校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练员在开展日常训练管理时,不能根据运动员的基础条件、身体素质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按部就班的完成训练计划,且训练和管理手段不够灵活。

2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改善对策研究

2.1 筹措经费,创造比赛机会,增加队员的实战经验

充足经费能够保障运动队的系统训练和体育运动效果。高职院校应多渠道筹措经费,如加强与各大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引入社会资金,增加经费标准,破除经费不足、交通等障碍,增加运动训练队的比赛次数,实战经验的增加可以增加队员之间的磨合,通过不断的磨合增进队员之间的默契,促进团队协作能力,增加作战经验。社会资金的引入,不仅缓解了经费压力,改善更新设备,科学合理的配置训练器材,可以提高队员训练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训练效果。另外,训练队不断参加比赛,不仅通过比赛可以检验训练效果,同时还通过比赛能发现训练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竞技水平。高职院校应提高重视程度,增加校际的交流与合作,组织不同形式的比赛,与其他体育部门和院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如定期举办联赛、组织竞技比赛、邀请赛等。

2.2 提高教练员水平及专业素养,增强指导能力

教练员的指导和训练能力对于体育运动训练队的竞技水平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教练员专业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体育运动训练的效果和成绩。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对教练员进行专业能力培训,提升教练员队伍的水平,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体育训练的灵活性,通过变革考核机制,改进完善激励机制,激励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教练员专业教学训练的能动性。同时,明确细化教练员、体育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责任关系,使其他部门与体育部门相互配合,减轻教练员除训练工作后的其他繁重工作,将其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投入到训练工作中来。另外,要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引进专业能力强的教练员,吸纳专业素养较高且有经验的外来教练员,进而完善教练员师资队伍建设,还可以通过委派进修、交流合作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促进教练员队伍水平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2.3 理论教育与竞技训练相结合

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对体育训练的重视不够,对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文化课。体育竞技训练需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理论教育、理论学习是体育竞技训练的理论支撑。在体育竞技过程中,忽视体育理论教育则难以提高体育训练的成绩。在平时的训练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的体育运动训练相结合,二者进行合理科学的比例分配,高职院校应注重体育运动训练的理论教育,提高体育素质教育的水准,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将理论教育与体育竞技训练互动展开,使体育竞技训练在体育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展开,二者形成有效配合,制定合理的体育训练计划,提升体育运动训练的效果和质量,形成良好的体育训练效果和体育运动模式。

2.4 完善体育训练的管理体制

为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水平,要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训练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完善体育发展的体系结构,借助多方力量,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训练管理科学性,完善体系结构。完善体育训练的管理体制,提升体育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要组建运动训练队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案,依靠优质的教练团队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管理,责任细化,分工明确,促进运动队的长远发展。要加强对教练员的训练管理,完善体育运动训练队的管理体制,应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体育运动训练队的训练标准,确定运动员的培养目标及团队定位,以及科学的训练时间、训练方法和训练强度的安排等。

3 小结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是高校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的有序展开,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效果和质量,探索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队发展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教练员竞技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电竞种植记
E生命力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