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本教学”理念下有效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2021-11-27王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本互学小组长

王娟

“学本教学”理念下的教育,主要坚持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主张,教师应把学习与发展的自由还给学生,以学生自学、互学、展学为主要路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科学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质疑、调查、探究。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由“指导者”向“引导者”转变; 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多采用赏识性、鼓励性教育;要由“权威型”向“非权威型”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习(自学)、同桌交流、小组合作(互学)、组织交流、全班交流、质疑(展学)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课堂,要求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前和课下,教师要提前设计出主问题,创设出丰富多彩的课来。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交流的舞台,让学生把课上、课下研究的成果充分地展示、交流、质疑,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让课堂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动手进行科学实验。

龚雄飞学本教学理念指出:学本教学主张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在学本教学课堂中有四种学习方式,即自学、互学、展学、助学。前面的“三学”主要靠学生,后面的“一学”主要靠教师。这样就把过去单一的只有教师讲授的课堂变成学习方式更为丰富、更为多样化的课堂。四种学习方式是分层次和有着不同要求的。小组是学生合作互学开展的基本组织和单位,是小组成员心心相印组合而成的一个学习共同体。因此,如何优化小组建设是提高学生合作互学实效性的必要前提条件。那么,学本教学理念下小学科学课堂的学生合作小组应该如何有效组建呢?

一、小组规模,人数3~4人为宜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究竟把多少个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才能让他们进行最有效的科学探究合作呢?

目前,我国中小学合作学习的小组一般都是6~8人的规模。但是六至八人的小组人数规模,是不是开展合作学习最理想的单位呢?通过对学本教学的学习和科学课堂教学的尝试,我觉得,6~8人规模并不是小學科学合作学习小组最理想的人数,3~4人更适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小组规模小的优势:第一,小组规模小,学生在小组中努力的可见度就清晰,就难以逃避责任,从而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个体合作的责任感会得到增强。第二,小组的人数较少,教学过程中就无须花太多时间来组织小组,小组活动进行更快,每个小组成员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三,小组规模较小,就更方便暴露学生一起学习时遇到的困惑。

以我执教的观摩课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果实和种子》一课为例,课前3分钟,我设计的小组展示内容是:科学词汇复习。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既复习了科学词汇知识,又活跃了课前气氛。科学课堂,我划分的小组人数是4人一组。4个人分担不同的组长任务(学科组长、行政组长、卫生组长、文明组长),4个人可以轻松做到实验环节分工合作,边观察边记录。教学中,小组人数较少,方便我及时对小组和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表扬、奖励。

二、确立原则,科学划分

学本教学理论主张,学生小组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既要考虑学生知识差异的互补,也要考虑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相融。学生分组时教师要考虑三方面的注意事项:一、学生自选同伴意向调查。二、合理分配最受欢迎学生。三、动员接纳不受欢迎学生。

我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发现:4人学生合作小组通过一段时间的组建,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互助,小组成员之间慢慢地具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心理互赖。小组成员能够互相欣赏、互相认同、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是一个学习、活动的共同体。

三、小组分工,组织合理

学本教学主张:小组成员分工多数情况下是基于合作任务进行的,需要由教师进行分工设计,然后再由小组长具体安排到每个成员,具有临时性和任务性特点。其中只有两个角色是相对固定的:一是行政小组长,一般由小组内部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二是学科小组长,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学科小组长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承担。管理上由行政小组长负责,学习上由学科小组长组织,从而实现小组管理的优化。

在我的科学课堂及班级管理中,学生合作小组既是学习的共同体,也是管理的共同体。小组长负责,组员们一起做到态度认真、动作一致、团结努力。这样不但利于科学课堂和班级管理,更有利于学校管理。

四、座位改变,科学考虑

构建学本教学,势必要求教师对学生座位进行一定的调整。教师是否需调整学生座位,应重点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是否有利于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二是是否有利于学生自由展学。

科学课以动手实验为基础,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进行实验探究及展学活动。有些活动实验器材较多,不管是组内自学、互学,还是上台展学,更需要科学考虑座位安排,方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的进行。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围桌式布局”,这种座位布局的特点是将3~4张桌子进行拼合,学生不再一律面朝黑板就座,而是围坐在拼合之后的桌旁形成团状。这样做既有利于开展组内互学、实验探究,更有利于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小组合作文化。

猜你喜欢

学本互学小组长
互学互鉴薪火相传友好交往行稳致远
——柬埔寨青年领导人主题研修班在华成功举办
分餐小组长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教育寻真
渗透“学本”思想 构建有效课堂
整体·联系·学本
浅谈“学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