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竞争舞台上的“政治战”
2021-11-27胡欣
胡欣
美國正在加快构建“全政府”对华政策共识,组建“全盟友”的对华军事布局。随着中国军事科技装备大步追赶,美国感到依靠军事手段越来越难以威慑中国,其焦虑的军、政两界寻求以各类战法来赢得战略竞争,“政治战”就在工具箱中。
美国人讲的“政治战”并非新概念。乔治·凯南在1948年领衔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部门时,曾向白宫提交《开展有组织的政治战》备忘录。凯南所强调的“政治战”是克劳塞维茨战争思想的延续,以国家为实施主体,以非战争的公开和秘密方式为基本手段。此前的1947年,凯南曾在美国国家战争学院发表的演讲时承认,“必要的谎言是美国战后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开展的“政治战”,目的是要以政治活动、强制外交、文化渗透等方式引发对手内部秩序的波动,图谋最终改变对手的政治信仰和立场。不过,“政治战”的概念提出后并未立即受到青睐,这是因为美军方和外交系统高层当时认为其内容过于宽泛,难以精准定位。后来,美国大力策划针对共产主义世界的心理和舆论攻势,便拾起“政治战”这个“瓜落儿”,使其在战略界得以“正名”,逐渐成为“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核心要义。
“政治战”术语在美官方文件中并不常见,一般在其内部意指支持国家政治军事目标的公开和隐蔽行动。近年,美认为俄罗斯、伊朗等国正以“政治战”的手法扩大它们的“权势影响”,日益重视自身的对抗能力,并以“政治战”作为新时期美国“大战略”的重要手段。
2018年以来,兰德公司等美智库推出一系列“政治战”研究成果,进行相应的理论重塑和舆论造势。美战略界意识到,在中美竞争问题上,军事冲突是最坏选项,转而强调发挥“政治战”的独特作用,日益突出对意识形态、认知对抗及战略传播工具的选择。
虽然“政治战”离不开军事、情报等要素支撑,但总体是按“灰色地带”冲突、影响力竞争的模式设计。“政治战”的基本战法,首先是依靠总体或不对等的局部优势进行战略态势的塑造。美西方操控国际媒体持续污名化中国,就是要在国际舆论场上孤立中国,冲淡、屏蔽关于中国的正面叙事。其次是把意识形态划线作为区分立场的根本,高频使用“民主”“同盟”“自由”等术语,要求盟国在涉华问题上统一立场,挑动一些小国充当反华“先锋”。
再就是结合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实际竞争扩大政治战效果,比如拉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盟国加入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通过四方安全机制、美英澳同盟等布局对华军事包围,挑动澳及一些欧洲国家同中国的经济摩擦,等等。
时代的变迁必然促使“政治战”在手法上不断革新。当前最显著的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政治战“赋能”。海量、多源的数据成为一国掌握知识体系、构建认知的战略资源,依托机器深度学习、智能分析等全面渗透和掌握对手情况。数据“武器化”的趋势使得技术优势一方能给对手造成巨大的非对称安全风险。
美情报机构高度重视搜集、分析与中国相关的数据,经常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比如借口不同问题对中国官方背景机构和人员实施制裁,择机发布负面信息抵消中国重大节庆和成就的影响力传播,以达到干扰中国国内治理、煽动社会动荡、破坏中国国际形象的目的。
“政治战”争夺的最高阵地是意识形态。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坚持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政治战”虽然并非军事、安全意义上的直接对抗,却堪称国家意志、政治道路、国家命运的终极较量。随着美国对“政治战”的加码,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斗争将持续存在于中美关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