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时珍与中医学的“医道”传统

2021-11-27王淼张雪亮

书屋 2021年11期
关键词:蕲春本草纲目李时珍

王淼 张雪亮

蕲春这个地方,地处“吴头楚尾,荆扬交汇之区”,自古即以医药文化闻名于世。所谓“蕲”,在《尔雅》中指的是蕲茝,乃是蘼芜的别称,蕲茝,或者说蘼芜,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在药用上有祛风止眩、补肝明目、除涕止唾的功效。另据晋代刘伯庄的《地名记》记载,“蕲春以水隈多蕲菜”而广为人知。蕲菜乃是水芹菜,除食用的价值之外,在药用上有保血养精、益气健胃、清火解毒之功效——可知蕲春乃是因药得名,“蕲春”一词,实际上蕴含着草药繁茂、药物昌盛的寓意。

蕲春有着深厚的医药文化传统,早在唐代,这里已经设立医馆,设医学博士和助教各一人,并向朝廷进贡各种名贵药材,这在当时的州县中已属稀见。进入宋代,蕲春成为长江中游一带最大的药材贸易集散中心,南宋诗人陆游入蜀出任夔州通判,由江西隆兴溯江而上,途径蕲春,留下这样的记录:“是日,买熟药于蕲口市,药贴中皆有煎者所须,如薄荷、乌梅之类,此等皆客中不可仓促求者。药肆用心于此,亦可嘉也!”可见宋代的蕲春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药材市场。明代以降,蕲春的中医药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一时间名医辈出、人才济济,各种官办和私办的诊所与药店出现在大街小巷,蕲春人善识草药,民间社会甚至达到了“指草皆为药,路人皆知医”的境地,而医药文化长期氤氲与积累的结果,就是“一代药圣”李时珍的应运而生。

因为史料的缺失,李时珍祖上的家族谱系已不可知,如今我们大抵知道的是,李时珍(1518—1593)出生于一个世医之家,他的祖父是一位铃医,也叫“走乡医”,亦即游走于江湖的民间医生。他的父亲李言闻乃是蕲春名医,曾经考取贡生,做过太医院吏目,后辞归故里,设诊于蕲春玄妙观,著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多种医学著作。李时珍是李言闻的次子,他自幼习儒,年甫十四已然考中秀才,这让将科举视作正途的李言闻感到欣喜不已。但是,李时珍其后的科举之路却并不顺遂,从嘉靖十三年(1534)到嘉靖十九年(1540)的六年间,他连续三次参加乡试,却“三试于乡不售”,最终决定放弃举业,子承父业,矢志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者。

按说以当时李时珍二十三岁的青春年华,还是完全有可能在科举方面做出一番作为的,而李时珍之所以毅然放弃举业,走上从医之路,首先是与他个人的志向分不开的。据《明史稿》记载,李时珍从小即“不治经生业,独好医书”,能够把父亲为人治病的药方熟记于心。而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自陈,他二十岁那年曾经得过一次重病,发病时“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李言闻亲自为他配制了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李时珍服下后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愈显沉重,甚至连亲友都以为再无恢复的可能。情急之下,李言闻突然想起金代名医李东垣用过的一副药方,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李时珍服下,没想到第二天儿子即“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李时珍由是感叹道:“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自此愈加坚定了从医的决心。

一个对自然博物充满兴趣的人,其实是很难真正在呆板、空疏的八股文方面有所建树的,这既需要性情的契合,又是兴趣所然。李时珍从医的选择固然得益于他家族行医的传统,同时也与蕲春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蕲春本来即有着深厚的医药文化土壤和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所谓“不知医者为不孝”,一般民众亦把识药知医作为“尽孝”的一种具体方式加以弘扬。当“医者”的传统与“儒者”的传统联系在一起时,从医已不再局限于形而下的“医术”层面,而是上升为一种形而上的“道统”:悬壶济世既是中国“医道”文化的核心价值,亦足以用来维系儒家道统的脉络和系统——西汉名士贾谊所谓:“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居医卜之间。”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实际上都是这种“医道”传统的一脉相承。

作为一介士子,李时珍起初或许的确曾将“学而优则仕”视作自己人生的归依,但是,当这条路走不通时,他反而产生了一种全身放下的轻松感,他迅速调整目标,将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济世救人的“仁术”上。他向父亲表明了这样的心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并终于获得了父亲的谅解。这当然也是李时珍自觉的选择——时当明代中后期,经济日益繁荣,文化渐趋多元,一般士子的人生之路已不再是单一的由士而仕,他们不必在科举之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若从这个角度上说,李时珍既是不幸的,又是万幸的,他虽然没有获得科举的成功,却因此成就了“一代药圣”的名声。

自嘉靖十九年(1540)以后,矢志从医的李时珍开始发愤读书,乃至“十年不出户阈”,举凡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可谓无所不窥,为他其后编撰《本草纲目》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发愤苦读期间,李时珍也时常协助父亲诊治病人,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用药知识,从而慢慢开始了独立行医的历程,并初步产生了重修《本草》的想法。正式挂牌行医的李时珍总是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以至经常有外地病人慕名前来,“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其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逐渐传遍乡里。

嘉靖三十一年(1552),封藩于武昌的楚王听闻到李时珍的名声,派人聘请李时珍为楚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日常事宜。适逢楚王世子骤得疾病,李时珍巧施妙手将其抢救过来,由此深得楚王信任。时隔不久,李时珍即被楚王推荐给设置在京城的太医院,并被授予“太医院判”一职,有机会出入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饱览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尽管李时珍对太医院的任职兴趣不大,但太医院的经历却让他如入宝山、眼界大开,他不仅亲眼看到各种珍贵的药品实物,得以鉴别各地药材,同时也搜集到大量难得的资料——他后来编撰《本草纲目》之所以能够做到“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他在太医院任职的经历无疑至关重要。

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不过一年的时间即辞职返乡。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与皇家拘谨压抑、等级森严的环境格格不入,很难与那些庸医同行们打成一片;另一方面,李时珍始终抱有“医者仁心”的理想,他更愿意用自己的医术服务大众,让更多的病人受惠。返乡后的李时珍自创东壁堂,白天坐堂行医,晚上着手准备编撰《本草纲目》。在此后的将近三十年间,李时珍一边坐诊出诊,救死扶伤;一边渔猎群书,搜罗百氏。为了搜集药物标本,李时珍的足迹遍及庐山、茅山、武当山、牛首山及湖广、河南、南直隶、北直隶等地;为了得到民间处方,李时珍曾经拜农夫、渔人、樵夫、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为了编撰《本草纲目》,李时珍一共记录了上千万字的笔记,前后不断增删,三易其稿,才终于完成了这部皇皇巨著。

《本草纲目》脱稿于万历六年(1578),此时的李时珍已经由翩翩少年变成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可以说这部巨著倾注了李时珍大半生的心血。尽管《四库提要》评介《本草纲目》是“取神農以下诸家本草荟萃成书”,是一部“复者芟之,阙者补之,讹者纠之”的本草学的集大成之作。但在事实上,这部巨著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本草学的界域,而囊括了人文、历史、地理、天文、农圃、民俗等各个方面的价值——它不仅仅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究天人之际、效法自然的“医道”智慧;而这种“医道”智慧,也不仅仅能够“格药之性,穷医之理”,同时也蕴含着“医者仁心”——亦即“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乃成苍生大医”的人格理想。

毫无疑问,李时珍被后世尊为“药圣”,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医术高明——对于李时珍来说,行医并不单纯是一种糊口的职业,同时也是一种兼济天下的方式,这曾经是他作为一介儒生的理想,也同样是他后来成为一名医者的理想。李时珍被后世尊为“药圣”,是因为他象征着医者的良心,正因为有了医者的良心,中国的医学文化才能够超越商业利益,成为一种“医道”传统,从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这既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面对当下商业大潮冲击下的医疗现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所在。

猜你喜欢

蕲春本草纲目李时珍
爱上《本草纲目》 不只因为健身操
《蕲春语》与通语及蕲春方言系联研究
解码李时珍
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 and Medicated Serum on Castrated Dry Eye Animal and Cell Models
Silkworm Extract Ameliorat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otects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s in Rats
Fabrication of A Folic Acid-Modified Arsenic Trioxide Prodrug Liposome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tivity
中国药神李时珍
秒变戏精
医药并举传承发展
——2018李时珍中医药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在湖北蕲春举行
The Four Regimens of Qic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