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志教育在山区教育扶贫中的实践

2021-11-27苗海军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践

摘要:成志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是国家发展之基。然而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不同,师资力量不同,在资源相对贫困的山区,更需加大力度扶持教育,俗话说“想变富,先修路”,在这里应该是“要想脱贫,先扶人志”,现阶段的山区,各级学校对成志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为此学校应当加强对成志教育的研究实践,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成志教育;山区教育扶贫;实践

一、 成志教育在山区教育扶贫中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目标和教学性质存在的问题

成志教育在山区教育扶贫中的实践在大部分学校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教师对教师目标和教学性质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偏差,大部分教师将响亮的口号挂在嘴边,教育学生立人成才.报效祖国,整体效果比较差,学生对成志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解。认识始终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

(二) 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学校并未将成志教育作为完全独立的课程,教学过程的安排和部署不够合理,受到教学时间、教学理念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合至其他内容的学习中。由于整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理解偏差,课堂学习的基本内容无法有效的指导日常实践,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過强,教学内容充分问题突出。

(三) 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开展成志教育的过程中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学内容过于分散,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教师,使用的教材内容也存在一定问题,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察,缺少对传统文化中人文素养、道德情操、民族精神等内容的教育,违背了教育部门关于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构建的指导意见。

(四) 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对学生传统文化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考试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严重不足,很多学生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导致成志教育出现比较严重的偏差。

二、成志教育在山区教育扶贫实践的策略

(一) 合理设计成志教育的主体结构

课堂教学是开展成志教育的主要场所,为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合理设计成志教育的主体结构,避免教学过程中过于形式化。成志教育范围很广,可供教师选择的内容比较多,为此教师应当加强研究和分析,选择合理的教学目标,准确开展教学定位,认真组织课堂实施过程,使成志教育能够系统化和层次化的开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主题,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通常情况下,成志教育应当包括做人准则、思想内涵、爱国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开展做人准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抱翁老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建立好的人生观;在讲解思想价值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古人忠君爱国的思想,引导学生利用其中的思想指导日常实践活动;在爱国教育的讲解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十四年抗战的相关历史,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对成志教育的重视性。通过主题的教学模式够显著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纳成志教育的相关内容。

{二}科学开展教学顶层设计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传统文化教学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课程教学结构不完善,教师课程化意识严重不足。建立校本课程体系,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整体教学条件,科学的进行顶层设计,确保成志教育的整体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牢固树立整体化以及全局化的思维模式,同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基本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通过成志教育能够有所收获,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成志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教师需要循序渐进的完成构建。针对从未开设过成志教育的学校,教师需要增加成人立志的实践类活动,建立起初步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应当提高成志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合理进行学科内容合并,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创新教学模式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形成课程化的教学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学校需要定期组织各科教学深入学习成志教育的内涵,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并能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本专业教学。为加强对成志教育内容的研究,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广泛收集关于成志教学的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逐券完差。其外,针对成志教学评价过程非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转变考试评估的模式,重点考察学生的学方骨感和学习条度、美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分析成志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将评的模式转变为考试与日常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平时表现占比,改变应试教育的基本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成志教育能够发挥出指导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

成志教育能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见。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作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成志教育在山区教育扶贫中的实践存在的问题,教师富要树立课程化的思维模式、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级计,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赖海波.给予思维品质的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以广东茂名地区为例国半学三北款学参号。2019(02):54-55

【2】陈立乾.应用型人才墙养目标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赤峰学院学报(自热科学版),2019,35(04),33-135

苗海军 阜平县夏庄学校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