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照进课堂的“一米阳光”

2021-11-27李吟九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一米阳光耦合教育

李吟九

摘要:教育的特点中有“耦合性”,就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就表明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建立联系。新闻时事的渗透,便鲜明的体现这些教育特点。育人不单纯是教给学科知识,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学才是意义非凡的。

关键词:教师 教学 教育 耦合 个体的社会化 社会的个性化 新闻时事

无论哪个行业,“经验”是至关重要的,但当我们的“经验”成为我们一种无形中的所谓的“资本”时,它又成为我们内卷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时候,我们放下“经验”,抱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及时更新我们的教学素材,不是功利的帮学生押题,而是真正让他们远离千百年来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局面,真正的与社会联系起来。

“现代教育学已经认识到教师是具有最大权限来决定教育实践的设计者,是通过自身将课程的文化内容和意识形态内化、具象化的教育主体。”

时代日新月异,更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千万不可以落在时代之后。新闻时事成为我们需要内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带着学生一起改变“不闻”的状态,更好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语文学科是最容易和新闻时事关联起来的学科。其一,语文考试的题目一定会有时事或热搜级别的事件相关的内,表现形式:阅读或者写作。其二,关心时事,并能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认知,是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起把握时代的脉搏,在一起探讨分析探讨中获得的感动或启发,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学习者。

袁隆平获得了共和国勋章时,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聊聊袁隆平的两个梦,会聊聊在我们温饱早已解决的情况下,袁隆平的期待——节约粮食,也会聊聊在《典籍里的中国》里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和袁隆平的跨越时空的握手,给我们带来的内心的震撼——无论哪个时代,我们的科学家都有着相似的济世情怀。我们真正理解了国家经常提到很多发明很多创造都对“全人类”做出贡献的意义。

渗透时事不是一个简单的普及课,是一个带着温度和情怀的内容。每一个探讨的瞬间,都可以把满满的爱国情怀,积极的正能量传播给学生。教育不再是没有温度的学科教学,它已经是有血有肉有情怀的成长修炼课。

不用再还担心内卷,更不必担心因为“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我们经常会担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论述性文本阅读,讲起来太过枯燥,可是这样的题型又不可能绕过,这个时候,不失時机地融入时事内容,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宇航员们在太空要生活三个月的时间。这个事件本身就有很大的冲击性,孩子们或多或少的也了解一些相关内容,如果我们避而不谈,或者熟视无睹,“枯燥”“乏味”只会越来越严重,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乐趣也会大大降低。

俗话说:知己知彼!现在科技如此发达,学生可以获取信息方式有很多,但是如何从林林总总的海量信息中摘出最有价值的,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热搜关注度高的新闻,学生也是可能刷到的。互通有无,探讨价值,成为教学环节的重要一步。学生不清楚的,可以补充;学生没想到的,可以引导思考。在做好了这些扎实的准备之后,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把非连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神舟相关的题目带入进来。时机成熟,我们还可以把作文的内容引入进来。

我们的教育就是一个“耦合”的过程,一个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个是“社会的个体化”。“新闻时事”其实就是“个体的社会化”的一个过程。

同时,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一定要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联系。

新闻时事的融入和渗透,就是教育最根本的特点之一,是走着走着会逐渐遗忘这个初衷。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当然,仅靠新闻时事这一米阳光还不能照亮整个课堂。真正的“自立”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做到不断更新、充实,用一颗敬畏之心对待我们的职业,用温暖、感动、正能量感召着每一位学生,我觉得这些才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有的情怀!

做到这些,课堂才是被无数米阳光关照的时刻闪耀着思想光辉的课堂。

参考文献;

《教育方法学》日本 佐藤学著 王莉莉译

《教育学基础》张大筠著

《大学》

猜你喜欢

一米阳光耦合教育
高效降解菌耦合颗粒生物活性炭处理印染废水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新疆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瑞萨电子推出光电耦合器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太阳能逆变器
基于INTESIM睪ISCI的流固耦合仿真软件技术及应用
测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牙医很忙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