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至2018年开放获取期刊比较分析
2021-11-27罗新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8-5042-0139
摘 要:该文采用网络调研法和统计分析法,以包含二十国集团出版的所有DOAJ期刊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对DOAJ 元数据中二十国集团出版期刊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出谋献策。研究结果表明:DOAJ期刊中欧盟出版种数最多,前四名成员的期刊种数占二十国集团DOAJ期刊种数的67.21%,随后各成员的出版种数呈现断崖式下跌。中国出版了136种DOAJ期刊,排名十四。二十国集团出版的DOAJ期刊中有816种被SCI收录,占总数的8.34%。中国出版DOAJ期刊种数排名靠后,但年均增长率接近于各成员平均值;被SCI收录的DOAJ期刊占比靠前,2016年影响因子平均数也趋于平均值。
关键词:二十国集团 开放获取期刊 DOAJ 回归分析 年均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8(a)-0151-06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from 2002 to 2018
—Taking DOAJ Journals Published by G20 as an Example
LUO Xin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641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network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aking all DOAJ journals published by the G20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journal zoning table of the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cent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journals published by the G20 in DOAJ metadata,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EU publications is the largest among DOAJ journals, and the number of journals of the top four members accounts for 67.21% of the number of DOAJ journals of the G20. Then,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f each member shows a cliff decline. China has published 136 DOAJ journals, ranking 14th. Among the DOAJ journals published by the G20, 816 are included by SCI, accounting for 8.34% of the total. The number of DOAJ journals published in China ranks low, but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is close to the average value of each member; DOAJ journals included in SCI account for the top proportion,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impact factors in 2016 also tends to be the average value.
Key Words: G20;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Regression analysis; Annual growth rate
OA運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团体、科研机构以及图书馆和出版商的关注与支持[1]。2010年10月,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hina Open Access Journals, COAJ)正式上线运行。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全球研究理事会北京大会上的致辞中强调“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支持建立公共财政资助的科学知识开放获取机制,促进中国和世界科学事业共同发展”。同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受资助项目科研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并建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开放获取知识库[2]。2018年10月,多家图情期刊发表《共同推进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开放获取联合倡议》[3],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在OA方面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果。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优秀稿件外流严重的背后是科技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科技期刊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科研发展。2013—2015年,中国科协联合其他部门组织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使得受资助期刊在学术影响力指标上提升效果明显[4]。2006—2015年, 我国进入SCI 期刊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中国SCI期刊量为172种,虽然已经是2006年的2倍多,但是国际占比仅为1.96%,远低于美国(2 903种)、英国(1 810种)、荷兰(690种)、德国(587种)、日本(233种)、瑞士(206种)等国家[4]。Mohammad结合DOAJ、ThomsonReuters和Scopus来调查D8国家出版的开放获取(OA)期刊的狀况[6]。Shin调查了1 437种韩国期刊的出版情况,对韩国期刊出版的现状和开放获取的水平进行了分析[7]。Tereza对DOAJ中新增的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克罗地亚开放存取期刊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8]。朱洪涛等人调查DOAJ平台使用的CC协议种类及数量,从时间、国别、主题3个维度比较不同类型的CC协议应用情况,分析其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9]。王鹏飞对国内外两大开放获取平台——DOAJ和COAJ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开放获取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0]。赵兵等人利用DOAJ开放存取期刊目录,对DOAJ收录的我国开放存取期刊进行统计分析[11]。
2018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的讲话指出:“我们既要立足自身发展,也要敞开大门,鼓励新技术、新知识传播,让创新造福更多国家和人民[12]。”学者们也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开放获取与发展策略[13-14]。该文将以包含二十国集团出版的所有DOAJ期刊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为基础,从定量指标层面深入进行比较性统计分析,调查二十国集团DOAJ期刊的现状,以期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出谋献策。
1 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该文的研究目的之一是基于DOAJ调查二十国集团出版OA期刊的情况。为了统计的严谨性与统一性,该研究采用的是DOAJ元数据,该元数据来源于DOAJ官方网站,为UTF-8编码的CVS格式数据。2018年11月1日下载的元数据包含来自126个国家的12 166种期刊。该研究通过Excel数据透视表、SLOPE函数、回归分析等工具,对DOAJ进行统计分析。
该文的研究目的之二是调查二十国集团的DOAJ期刊被SCI收录情况。SCI数据采用的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该表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期刊分区表在线平台》(http://www.fenqubiao.com/)批量检索功能,把二十国集团DOAJ期刊数据分为205组进行检索。每组输入检索词采用DOAJ元数据中的ISSN或EISSN,检索输出“所属大类”“大类分区”“Top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等栏目。检索结果通过Excel函数等工具再次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十国集团DOAJ期刊收录情况
截至DOAJ元数据提取日期,二十国集团一共出版了9 790种DOAJ收录期刊,占DOAJ期刊数的80.47%。欧盟出版了最多种期刊(2 516),紧接着为英国(1 431)、印度尼西亚(1 357)、巴西(1 276),前四名的出版量占二十国集团DOAJ期刊数量的67.21%。随后出版数量呈现断崖式下跌,排名第五的美国出版了657种,只有第四名巴西的一半;排名第六的意大利出版了338种,只有第五名美国的一半。沙特阿拉伯出版的期刊最少,仅有18种。中国出版了136种DOAJ期刊,占二十国集团DOAJ期刊数量的11.18%,排名十四。
该研究分别统计了2002—2017年间,二十国集团DOAJ期刊数量变化情况。由于各成员加入DOAJ年份不同,前几年较多“0”值的存在,因此采用公式(1)来计算二十国集团各成员DOAJ期刊年均增长率,用以比较各自DOAJ期刊数量增长变化情况。
(1)
式中,m为DOAJ期刊数量年均增长率,B为2017年DOAJ期刊数量,A为加入DOAJ首年DOAJ期刊数量,n为已加入DOAJ年数。结果显示各成员年均增长率平均值为44.66%。印度尼西亚的年均增长率最高(119.94%),虽然其2009年才加入DOAJ,但是增长速度不可小觑,目前已经有1 357种DOAJ期刊。增长率最低的是日本(23.16%),其从2004年加入DOAJ,但每年新增数量都较少,目前DOAJ期刊总数也排名倒数第二(26种)。中国自2004年加入DOAJ以来,期刊数量稳步上升,增长率排名第七(44.34%),接近于各成员平均值。
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各成员DOAJ期刊增长情况,该研究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计算了斜率(Slope)和相关系数(R);并绘制了各成员DOAJ期刊数量变化散点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相关系数平均值0.88,大部分成员相关系数R都在0.9以上,与趋势线紧密贴合,呈线性增长态势;后期增长特别迅速的成员,例如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中国、韩国,更趋向于指数型增长态势。中国OA运动蓬勃发展,DOAJ期刊数量自2015年开始显著增长,近几年分别增加了19、45、29、18种,占中国DOAJ期刊总量的81.62%。中国DOAJ期刊的一共由73家出版商出版,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爱思唯尔(32)、科爱(13)和TMR(5),占总数的36.76%。
2.2 二十国集团的DOAJ期刊被SCI收录情况
二十国集团总共出版了9 790种DOAJ期刊,其中被SCI收录816种,占总数的8.34%,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平均数为1.61。SCI收录期刊比例最大的是沙特阿拉伯,达到了27.78%,但是其基数较少。排名第二的是英国,英国不仅DOAJ期刊数量多(1 431,排名第二),被SCI收录的期刊也多,高达352种,其绝对数量排第一,且是第二名欧盟(161)的两倍多。英国DOAJ收录且SCI收录期刊由26家出版商出版,前三名分别是BioMed Central(164)、Hindawi(57)和Taylor & Francis Group(41),占总数(352)的74.43%。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亚出版的DOAJ期刊总数排名第三(1357),但其被SCI收录数量为0;俄罗斯DOAJ期刊数量为276种,其SCI收录数量也为0。中国有22种DOAJ期刊被SCI收录,排名第三(16.18%),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平均数排名第十(1.59)。
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二十国集团816种SCI期刊中有一区期刊45种,二区期刊108种,三区期刊170种,四区期刊493种。二十集团中有7个成员有一区期刊,英国有19种,美国有10种,德国和欧盟分别有7种和6种,中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各有1种。巴西DOAJ期刊数量排名第四(1 276),其中有72种SCI收录期刊,但全都是四区期刊,且没有Top期刊。南非、墨西哥、土耳其、阿根廷也都是四区期刊。中国期刊分区较均匀,一区1种、二区1种、三区3种、四区17种,Top期刊1种。一区期刊为中国地质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Geoscience Frontiers》,同时其也为Top期刊。Top期刊共有64种,其中近一半的Top期刊來自英国(29),紧接着是美国(12)、德国(8)、欧盟(6),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各有2种,韩国、中国、印度各有1种。
统计还发现,二十国集团DOAJ且SCI收录期刊中,2016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是《Lancet Global Health》(IF=17.69),来自英国,由爱思唯尔出版。影响因子5以上的期刊共60种,其中美国12种、英国31种、欧盟7种(其中荷兰6种、瑞士1种)、德国6种,意大利、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各1种。中国的来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期刊《Protein & Cell》(IF=5.374)。
3 结语
DOAJ是世界知名的OA期刊目录,被其收录的期刊均为通过严格审核的OA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从量化角度提供SCI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数据,该数据可为判断学术期刊质量提供参考。该文结合DOAJ元数据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从定量的角度调查了二十国集团开放获取期刊的增长情况。调查发现,欧盟、英国、印度尼西亚和巴西在OA期刊数量上有绝对优势。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国的DOAJ期刊被SCI收录部分的平均影响因子最高。二十国集团大部分成员DOAJ期刊数量呈线性增长态势。中国出版DOAJ期刊数量排名靠后,但年均增长率接近于各成员平均值;被SCI收录的DOAJ期刊占比靠前,2016年影响因子平均数也趋于平均值。我国自2004年加入DOAJ以来,期刊数量稳步上升,但是与二十国集团各成员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我国政府、各类组织、期刊和科研工作者还需要继续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WAKELING S,SPEZI V,FRY J.Academic Communities the Role of Journals and Open-Access Mega-Journals i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9,75(1):120-139.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受资助项目科研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EB/OL].[2018-12-2].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38/info44471.htm.
[3] 共同推进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开放获取联合倡议[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27(6):112.
[4] 曾建勋,苏静,杨代庆,等.基于中国SCI论文分析的科技期刊发展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6(10):47-51.
[5] 王燕.“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效果的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0):1048-1053.
[6] MOHAMMAD R G,MOHAMMAD R N.Current Status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Published in D8 Countries and Registered in 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pre-2000 to 2014)[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6,34(5):740-756.
[7] SHIN E J.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ing and Open Access in South Korea[J].Serials Review,2012,38(2):99-104.
[8] TEREZA S T,TANIA Y T.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omparative Study in DOAJ[J].Library Management,2014,35(4/5):364-374.
[9] 朱洪涛,牛晓宏.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授权差异的原因探析——基于DOAJ平台[J].现代情报,2020,40(5):140-147.
[10] 王鹏飞.国内外开放获取平台比较分析——以DOAJ与COAJ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0(5):61-64.
[11] 赵兵,郭才正,钱景.DOAJ收录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的统计与分析——兼谈如何提高我国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水平[J].新世纪图书馆,2018(1):62-65.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8-4].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hdqzz_681964/ershiguojituan_682134/zyjh_682144/t1618009.shtml.
[13] 罗新.开放获取期刊可达性和稳定性的调查与研究——以DOAJ收录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43-47.
[14] 曾建勋,郑昂.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机遇与挑战[J].编辑学报,2021,33(4):35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