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生物课堂

2021-11-27辛梦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内容探究

辛梦

随着教育创新的口号越来越响亮,创新入课堂的活动也在逐步开展。其中,建构主义学习方法成为目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教学发。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研究,建构主义学习法逐步渗透于课堂。通过调查高一学生在建构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发现,由于生物学科的微观,许多同学不能理解甚至是无法适应生物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问题。我们通过文献以及部分的课堂教学实践,发现生物学有三大特殊性: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总结生物概念和掌握知识体系为中心;以生物教学紧密联系实际为原则。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和生物教师的教学实践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中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最常用到的是支架式教学策略与抛锚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是建立在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教学方式。经常将这类真实事件称为“抛锚”,一旦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方向就确定下来了。建构主义认为,相对于直接听教师关于知识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致使的意义建构,更好的办法是让亲身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构建。利用抛锚式教学,我们针对必修一的各部分内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已经完成的内容中,其中包括细胞膜这一节的内容。

一、建构学习情境

预留问题,利用实例和模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我们课前提出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常的红色花瓣放到清水中,清水会变成红色吗”“蒜经过腌制为什么会变得又酸又甜呢”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先采取了预留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搜集相关问题的资料,以視频,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对自己所认识的问题进行解答展示

二、从学习者原本的知识出发,优化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基于建构主义观点,任何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在细胞膜这一节内容,可以回顾之前学的原核和真核,看看他们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自主的说出生物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统一性得以体现。

三、转变教师和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角色

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问题的设计者,探究时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参与结论的生成。在讨论时,教师是一个参加者,当学生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可以充当点拨者的角色。例如: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学生进行小组(什么样的细胞最适合制备细胞膜)讨论,辩论。学生可以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前知识交流,课上交流学习成果,自主的尝试对内容概念进行总结构建,结合之前的知识和相互补充,构建自己的学习内容。最后由老师进行评价,将知识归纳总结,老师从课堂的中心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

四、生物学科教学活动应该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作用是要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学习,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具体要做到:

1.合作学习,小组交流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例如: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学生进行小组(什么样的细胞最适合制备细胞膜)讨论,辩论。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课前通过收集资料得到的学习内容,根据展示内容,全班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生们都就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角度不一,最后各组派一位代表进行总结,可以得出很多不同的答案。

2.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教师通过提供自制的课件。比如:细胞的三维结构、实物标本或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网站(学科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行为和发展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

3.引发冲突,探究新知

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新知识与以往的老知识之间的冲突。而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和,从而激起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的认知冲突,就是学习的重难点。如果教师善于并肯于抓住难点,就必然能够造成教学进程中跃跃欲试,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依靠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学习难点,教师进行点拨和辅导。这方面在日常学习中的应用很多,例如,在学习“人的体温及其调节”时,可以向学生提出“我们平时涂得护肤品,里边的大分子能被人的皮肤直接吸收吗”这样不仅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天冷的时候会打寒战,为什么会口渴类似这样的疑问去深入学习和探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记得更加清楚牢固,同时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新的能力。

实验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体现建构主义课堂模式,重点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不断给学生提供进行创新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就能够充分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五、最后进行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通过部分的课堂实践发现,其实很多课程都可以采用抛锚式教学,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展示也让同学们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锻炼自我表达的能力,而且课堂更加丰富,主动性更强。

在生物学教育领域中,建构主义所提倡的良好教育效果,正是生物学教育者梦寐以求的,由于现实中种种条件的限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中还需不断地摸索和应用。所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能否与生物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领域实现完美的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内容探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设问引导探究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