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文学图书编辑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2021-11-27何晓青

魅力中国 2021年31期
关键词:童书儿童文学工匠精神

何晓青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湖北 武汉 430070)

编辑工作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属性的职业。编辑是“作家”和“读者”的中间人,联结着作品与读者。从事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的编辑,尤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工匠精神”,以社会效益为首要导向,用青少年看得懂、喜爱看的语言,出版具有文化气质和时代气息的童书精品,为青少年的成长奉献出优质的精神食粮。因此,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要真正践行工匠精神,任重而道远。

一、提高政治意识,不忘文化使命,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不忘政治觉悟,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旨: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提高出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选题的启动和实践中,要坚持把图书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用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精品图书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中国五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等古代神话故事,唐诗、宋词、楚辞的华丽文采,现代文的意向描绘,都彰显了文学的丰富多彩和智慧结晶。童书编辑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作为一名儿童文学图书编辑,应当善于把传统文化中的内涵挖掘出来,让经典的文化通过精美的图书得到传承,提倡民族自信,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二、熟悉儿童文学,明确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评判标准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特殊之处在于其读者对象是广大少年儿童。儿童的天性是童真、童趣,真正好的儿童文学,文本应尊重儿童,真实再现儿童的心理、趣味,且有着生动活泼的形象和灵动丰富的情感。《卖火柴的小女孩》《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等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在于,启发一代又一代读者关于生命、关于爱等诸多命题的深沉思考。在童谣、童话、诗歌、散文等多样的文学表达中,小读者能感受到什么是黑白荣辱,感受善恶美丑,形成道德观念和情感判断。这是优秀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能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品格的塑造与精神的成长。

近十多年的少儿出版黄金时期,催生了国内儿童文学创作的大繁荣。目前原创儿童文学创作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所以,编辑更要对选题有甄别意识,懂得如何筛选优质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真正有力量的儿童文学是“简洁”。纵观中国百年来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从叶圣陶、冰心、张天翼、陈伯吹、林海音等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到金波、任溶溶、曹文轩、杨红樱、沈石溪等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他们笔下的文字,或优美或幽默或清新或质朴或自然,富有灵动之气,充满成长的养分和启迪的智慧。

在实际编辑工作中,可以用“是否抒写真实童年”的标尺,作为衡量选题内容的标准之一。许多儿童文学前辈留下了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编辑出版这些作品,能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受到文学和爱的滋养。因为不管社会如何变迁,永恒的情感和理想不会改变,比如亲情、友情,比如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对幸福人生的追求……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重点系列图书《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正是编辑工匠精神体现。这套书精心选择了20 世纪初叶至今百余年间的一百二十多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一百二十多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书系的装帧采用特种珠光封面纸、环保轻质内文纸,加以时尚活泼,不失典雅大气的设计,面世十五年以来,受到广大小读者、老师和家长的衷心喜爱,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中小学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必备文库”,成为常读常新、传世久远的中国儿童文学经典阅读品牌图书。

三、了解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善于发掘和精心维护优质作家资源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提出以“儿童本位”为主的对于儿童写作的思想观点。老一辈作家如冰心、茅盾、叶圣陶等在为成人创作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并为儿童写作。新中国建立后,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如鲁兵、葛翠琳、孙幼军、金波、叶永烈等纷纷涌现,创作除了大量的童话、儿童散文、儿童诗歌、童谣等。

当下儿童文学的热度一度高涨,儿童文学创作纷繁多元,出现了许多为孩子学龄前、小学阶段到初中高中阶段的各个年龄段阅读的文学作品。编辑需要充分了解的是,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和青春文学的作家写作,是有不同的侧重和风格的。低幼年龄段的孩子更倾向于阅读有趣、好玩的书籍;年长一点的孩子看书注重故事性、情感性;再大一些的需要科学性、启发性。

现阶段,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很少被某一家出版社所独占,鉴于此,能够深入合作的名家资源是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语文教学课本改革,倡导“经典阅读”“语文课外配套阅读”,这成为时下童书营销的火热卖点,也充分说明了优质作家资源的可贵。

编辑要有发掘优质作家资源的“慧眼”。一是要对老一辈儿童文学名家资源深挖,对于多篇作品入选教材的前辈作家,做好选题开发。二是对正处于创作高峰期的一批70 后、80 后潜力作家要尤为关注,平时还要关注重要的奖项: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创作评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武义童话大赛、周庄杯儿童文学大赛、长江杯现实主义优秀作品征集等儿童文学评奖,阅读《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儿童杂志,发现和发掘优秀作品、对作家持续跟进……

编辑要有“盯”名家的专注和耐心。对老一辈儿童文学名家、新锐儿童文学作家,需要编辑多年持续关注、跟进他们的写作动向。他们大多是或即将成为中国儿童文学未来的主力军,是社会效益的优质储备资源。积极与这些作家建立广泛的联系,后续逐渐获得作家的信任,编辑必须提前做好功课,熟读作家的作品,了解每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写作习惯,这对作家是一种尊重,也是编辑基本功的体现。编辑平时也可以大胆地和作者提出自己的选题设想,提出约他们的原创作品。通过精心且持续地维护,可能几年甚至多年的接触与交流,相信会有令人期待的佳作出现。

四、提升编辑素养,提高审美品位,培养创新精神

儿童文学编辑要牢牢树立科学儿童观。做童书,研读《儿童发展心理学》等专业书籍必不可少,只有遵循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特质,才能更好地把握儿童文学图书的特点。文字功底和审稿能力是做童书编辑的基本功。平时工作要以《现代汉语词典》《常用规范汉字词典》《辞海》《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等工具书为依据,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另外,还要虚心学习向前辈编辑学习,外出参与社内外组织的编辑论坛、业务培训等,不断提升编辑素养。

儿童文学编辑是一种审美创造。图书的内容和装帧代表了编辑的审美修养。编辑个人的道德情操十分关键,平时除了读专业书籍,更应该多看一些文学名著经典,自己是编辑,怎么能不读书呢?多从好书中汲取养分,见过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文学品位和文学欣赏水平,才能辨别什么是好的童书选题,才能把一本童书做成精品。编辑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审美情感、倾向,通过书籍的版式、扉页、封面呈现出来。尤其在儿童文学图书的装帧上,要从字体、字号、版式设计、封面构图、色彩风格等综合考虑,既要适应小读者阅读需求的细节,又要保证图书品位不流于俗套,以适合不同年龄阶段读者的审美需求。

童书编辑应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来源于开阔的视野,新形势下,童书编辑不可能天天闷在办公室做书,新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童书市场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平时要多走出去,多逛逛书店、图书馆,了解图书市场动态;多参加书展,了解行业童书新变化,学习别社优秀图书经验;参加业界研讨会、培训班,向优秀童书编辑看齐;拜访儿童文学作家,建立信任关系,多沟通选题想法,观点互相碰撞,多与儿童文学评论家交流,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此外,还应关注数字出版动态,了解AR、VR 等新技术在图书营销方面的运用,制作图书宣传视频,扩宽图书营销方式等。

著名出版家聂震宁先生说:“我们做出版的,就要有出版情怀。情怀既是职业成功的追求,也是一种乐在其中的精神向往。什么是出版情怀呢?我以为,其基本点是喜爱好书,追求的是多出好书,而其最重要的精神向往就是有更多的人欢迎我们做的好书,而且这些好书能够在书架上一直留存下去。”①出版史上的著名出版人,如国外的麦克斯·柏金斯,国内的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张元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创始人邹韬奋、著名编辑周振甫等,他们以忘我的出版情怀坚持做书,几十年如一日,以超凡的精益和专注,为读者们奉献出一部部得以流传的文学经典。

结语

工匠精神的本质是职业精神的极致体现。工匠精神应当贯穿童书编辑工作的始终: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深入研究儿童文学,了解儿童文学创作,练就严谨审稿、审校图文的基本功,善于用新技术创新图书营销形式,做好图书出版的每一个环节。一本书具备优质上乘的内容,再加上独具匠心的制作,无疑会得到孩子们的衷心喜爱。

一本儿童文学图书,就像拿一支彩笔在童年这张洁白的纸上作画,会给小读者留下永恒的记忆。童书编辑本质上是一个神圣、有爱的职业。儿童文学图书编辑,只有心存敬畏,秉持工匠精神,用童年的标尺,才能研磨出精品,做出经得起时间沉淀的优质童书,呵护澄澈的童年精神家园。

注释:

①聂震宁.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6.

猜你喜欢

童书儿童文学工匠精神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新东方童书
童书2020:新内容,新渠道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