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庙会民俗体育项目研究
2021-11-27李俊明
李俊明
(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一、九华山庙会与民俗体育表演
源于唐代的九华山庙会,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庙会中除佛事祭祀活动外,社火是庙会中必不可少的重头戏。社火演出前有开路的“引子”,随后就有各“档”表演依次前行。每一档就是一个小单元。“龙灯会”、“狮灯会”排在前几档。“舞龙”、“舞狮”是江南地区庙会中社火环节突出表现的地方性内容。[1]
1983年国家恢复庙会制度,也就是在这一年举办了第一届九华山庙会,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39 届,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将在山上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庙会活动。举行庙会为的是祭拜在这一天圆寂的被视为地藏菩萨的金乔觉高僧。庙会期间表演的民俗体育项目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庙会也成为传承优秀民俗体育项目的重要载体。
二、九华山庙会中的舞龙运动
(一)舞龙运动的起源
民间每遇佳节庆典,每有重大活动,我们都会看到龙的身影。或竹龙、或草龙、或布龙、或板凳龙等等各有不同。龙,这个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生物,是被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神化的精神图腾的形象。《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逐鹿之阿。”[2]
龙为龙、凤、龟、麟四大灵兽之首,能够兴风作浪,呼风唤雨。在早期严酷的生存环境及低劣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无法支配千变万化的自然力量,因此试图通过崇拜某种特殊的神灵来保护自己,从而对抗未知的世界与内心的恐惧。与龙共舞,祈福消灾,祛病辟邪,舞龙便在民间兴起。自汉代起,中国舞龙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直至今日仍经久不衰。
(二)九华山庙会中舞龙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1.外形特点
一条完整的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以及龙珠组成,整个龙灯有12 节,代表12 个月份。竹子、木条、布头、彩纸是扎龙的必备材料。龙体的框架用竹子搭建而成,龙头用彩纸和布扎好,龙衣用布包裹龙体,每节龙的连接处用木棍挑起,舞龙时手持木棍做各种动作。龙衣有赤、黄、青、白、黑等不同颜色。从九华山庙会舞龙灯的表演中可以看到每年龙衣的颜色都不一样。龙衣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五行中的火、金、木、水、土,以此可见舞龙运动中无处不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技艺特点
舞龙最重要的一点是龙要舞得“浑圆”、“饱满”,要有力度、有速度和有幅度,而力度和幅度就是通过龙体的形态变现出来。龙可以进行上下左右的游走,也可以进行水平或曲线的游走,辗、转、腾、挪,各种翻滚的动作行云流水,连绵不绝。静态时要体现出龙的威严与灵气。
3.健身价值
舞龙运动的健身价值是其最本真的价值,人们通过这种传统的民俗运动达到强健筋骨,提气醒神的功效。舞龙运动中分秒不停地进行走、挥、扭、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龙跟龙珠之间做各种穿插动作。无论是举龙身的人还是站在前方引龙珠的人,四肢都在不停地运动,使龙和龙珠之间形成一种追逐嬉戏的场面,热闹带劲。这种运动卡路里的消耗绝不亚于西方运动中的篮球赛、半场足球赛、一段拉丁舞、一套健身操等不同运动所消耗的卡路里。时至今日,舞龙运动强身健体的功能仍然拥有无法撼动的地位,正因为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事这项运动并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4.社会价值
舞龙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每一次扭转,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造型都需要所有人共同挥舞才能完成,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将失去它的完整性和灵活性。舞龙队伍中的每个人也会在这项运动中寻找到归属感,寻找到心灵的慰藉。舞龙联络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交流着舞龙技艺,也交流者家长里短,同时还交流着对人生的感悟。舞龙运动增加了人与人交往的深度,在运动的这一段时间,暂时脱离了相对封闭的家庭环境,扩大了交际范围,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闻。舞龙时的愉悦心情会继续发酵,将这种欢愉之情带回到家中,也使得家庭更和谐,邻里更和睦。
5.娱乐价值
任何一项运动的产生都源于它的游戏性,没有过多的规则与奖惩,只是单纯地让人感到快乐、愉悦。古时人们在农忙之后,或每逢佳节,总要找点乐子,让忙碌了一段时间的身体暂时逃离农活,让许久没有放松的心灵暂时放个假。舞龙时除了它能企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至外,也使人们聚在一起共同嬉戏,共同玩耍,在欢声笑语之中使身上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舞龙运动也像其他运动一样,满足着人们不同的爱好。喜欢舞龙运动的人们聚在一起,从中找到快乐,没有别的目的,只有开心、放松。
6.历史文化价值
舞龙这种传统的民俗体育运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后,现如今仍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芒,传递着团结和谐、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它的这种内在的文化力量,是这项运动经久不衰的本质所在,也是它的核心价值。这种内隐的核心力量已经突破和超越了运动本身,发挥着它巨大的能量促进着人的发展,促进着民族的发展。
一种运动能够上升到精神层面是它在历史长河中产生、发展的文化印记,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被泯灭和摧毁的。舞龙运动所体现的历史文化价值应该世代流传,尤其在现代社会,应牢牢记住它的根本。
三、九华山庙会舞龙运动的传承
(一)九华山庙会舞龙运动式微原因
民俗体育表演是庙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舞龙运动在九华山庙会中也表现出它生龙活虎的一面,但近几年的九华山庙会中,舞龙运动的身影逐渐消失。
1.管理者和组织者缺乏热情
近几年九华山庙会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将重心放在宗教仪式的举办上面,尤其是“水陆法会”和“放焰口”,以及在大愿文化园所举行的通过古筝、汉服、禅舞、禅乐、香道等形式的演出歌颂地藏王菩萨的民族传统仪制。传统仪制为庙会的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庙会中的舞龙运动表演缺乏新意,管理者和组织者失去热情,不愿在此方面多费周折。
2.经济利益驱使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展,市场经济深入人心,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活动要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要有利可图。可以说九华山庙会已经有了“变味”的趋向。哪些活动、哪些内容具有经济价值,就会被安排在庙会所举行的活动日程上。而蕴涵丰富人文价值及优秀民族精神的舞龙运动在经济浪潮的驱使下失去了舞台和生存的土壤。
3.传承人的缺失
舞龙运动在上了年纪的老一辈人手里可谓是宝贝,提起它们如数家珍。龙的制作、龙的样式、舞龙的人数、舞龙的动作、舞龙的花样等等娓娓道来。逢年过节、宗族祭祀都不能缺少它的身影,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仪式感、一种精神。舞龙运动在农村生根发芽,现今村子里会舞龙的都年岁已高,舞龙已不再方便,而村中的年轻人受市场经济理念的影响,纷纷背井离乡到城市谋求一份职业来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也受西方现代体育运动的影响,对传统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缺乏认知和深度了解,认为这些运动缺乏时尚感,比较土、不入流,不愿意接触和从事这项运动,导致该项运动传承出现断层,后继无人。
4.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
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西方世界的一切事物一股脑的涌入这个相对传统、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些事物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人们的集体观念逐渐淡化、乡土意识逐渐淡薄、传统的仪式感逐渐消失。随之取代的是以个人为中心,不断追求金钱的野心,寻找新鲜、刺激的感官享受。因此,从事承载着集体记忆,扎根并成长于广袤大地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不符。他们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的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上,而使传统体育运动的空间在不断地缩小。
(二)舞龙运动的传承
1.开设舞龙课程
九华山庙会为当地舞龙运动的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舞龙运动的传承经历了繁荣——衰败——再兴起的过程。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投身于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和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之中。九华山坐落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池州市有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即池州学院。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开设的课程有民族传统体育,将舞龙项目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授课内容,将舞龙技艺传授给高校的大学生,为池州舞龙运动的传承找到一个合适的归宿。学院可以委派专任教师至对舞龙运动有开展历史的村镇进行学习,或聘任舞龙运动的老师傅做校外指导教师,将该课程中的该内容作为长期教学内容。老艺人将这些技艺传授给当地的高校大学生,就可以解决找不到传承人的问题,以及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境,同时高校学生学会舞龙运动后可以服务于地方,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2.以池州各项赛事的开幕式为展示平台
国家简化举办各项体育赛事的审批程序之后,各项赛事的举办程“井喷”式。各项赛事的举办为宣传赛事举办地的文化、旅游、民俗、城市风貌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比如国际铁人三项赛、绿运会、国际马拉松比赛、国际武术锦标赛等这些国际级、国家级的赛事在池州举办。舞龙运动、傩舞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都可以在这些开幕式上进行展示。傩舞在国际武术锦标赛的开幕式上进行过展示,而池州地区的舞龙很少在这种场合出现过。因此,可以在这些赛事开幕式上进行展示,让更多的民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到保护和传承舞龙运动的行动中去。
3.组建专业团队
舞龙运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竞技比赛,在全国的很多地方甚至国外开展得如火如荼,而池州地区的舞龙运动还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没有形成气候、没有形成规模和惯例。舞龙运动在池州具备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缺少的是融合。要是将它们保护和传承起来不仅仅是学校开设内容学一学、国际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上演一演就可以起到作用,需要地方政府、乡镇政府、地方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齐抓共管,由地方政府或地方高校主导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来参与竞技比赛。让传承民俗传统体育运动成为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生长于骨头里的骨髓,充满生命力而不可或缺。
四、结语
自从国家恢复庙会制度,庙会期间表演的民俗体育项目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九华山庙会中的民俗体育项目——舞龙展现着它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也使九华山庙会成为传承当地舞龙运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将传统技艺传授给学生,使高校成为另外一个传承的重要阵地,这是保护与传承民俗体育运动的有力举措也是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