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点滴思考

2021-11-27徐文军

魅力中国 2021年31期
关键词:经济学应用型基础

徐文军

(广州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

引言:长期以来,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基本都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课本知识点的教学与传授,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课本中知识点的学习,来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但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收到的效果十分有限。完全理论化的课程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关注,严重限制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想要在应用型本科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进行相应教学模式和理念上的改革。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现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是在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从专科学校改革与完善逐步转变成的应用型本科,相比较老牌本科专业而言,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侧重于为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应用性和技能性人才。这一类型的本科专业大部分都承载着未来建设的希望和需求,也承载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期待。因此在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日常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单单需要进行专业课程的理论化知识学习,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进入到职场当中后,尽快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成为有良好竞争力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管理类专业逐步成为了应用型本科专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性学科。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学会灵活应用这些理论解决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以往,由于缺乏西方经济学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有效引导,加之学科本身内容的艰深,致使学生并不热衷于该门课程的学习,甚至认为该门课程学习的意义不大。但实际上西方经济学的在经济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奠定专业理论基础和经济学的思维视角,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更为实用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但由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并不尽如人意。

二、现阶段存在问题分析

想要进行应用型本科中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完善,首先要认清现阶段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学科难度较大

学科难度大是西方经济学教学无法获得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阻碍,实际上西方经济学这一门学科已经有200 多年的发展历史,他的内容较为繁杂,体系严谨,所涉及学说众多,涉及的关联学科门类也较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进行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学习需要不断地进行新名词新理念的背诵和记忆,并且需要对相关的原理和概念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掌握,从未接触西方经济学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一般都会有茫然无措的感觉,对艰深的原理和高密集的知识点冲击会产生恐惧,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二)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是桎梏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在进行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来诠释相关概念和理论,通过案例解析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帮助学习学会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目前的教材中所引用的数据、资料和案例往往过于陈旧,无法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致使学生进行案例的研讨、原理应用上产生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趋向预测和把握,以致影响到学生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因此教材内容过于陈旧已经成为现阶段西方经济学学科教学无法更上一层楼的重要原因,急待对这一因素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地更新、补充和完善,以期在西方经济学在未来的课程教学中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状态。

(三)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佳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拥有较为良好的数学基础,但经济管理类在招生方面并不局限于文理,在很多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都很有可能选择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学习。这就意味着该专业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没有有较为良好的数学基础会严重影响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此外,这门课程的学习,还需要学生拥有较为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以及创新探索精神,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在学习时,常常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感觉从而导致对相应课程学习兴趣不足,影响了学习动力。这一问题应当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教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既需要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又需要有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关注、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而目前许多西方经济学教师并没有专业的学习背景,也缺乏对现实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他们只能够讲侧重讲授基础知识和原理,只能够就事论事地进行经济学原理的深入挖掘,无法将相应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向进行联系,这会桎梏学生的思维,无法使得学生感受到经济学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还有一些教师自毕业之初就一直在学校进行课程教学,本身便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的联系,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难以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有关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的质量,也是影响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提升与完善的重要因素。

三、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分析

要想使应用型本科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模式、理念及教学方式方法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来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全面完善,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有效地降低学科难度

应用型本科学生在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其主要学习目标并不是为了进行学科本身的理论研究,而是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进行经济管理学基础的打造,构建个人完备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体系。因此教师在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尝试删繁就简,针对现阶段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相应课程难度的把控。以最适宜学生学习的课程难度作为限,来开展教学。对于课程内容中的艰涩难懂的部分及应用价值不大的部分予以必要的删除,尽量使得相应的课程教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逻辑顺当,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不会由于西方经济学内容的难度望而却步,最终影响到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的体验。学生只有得到了正向的学习反馈,才会有更为良好的心态进入到相应的课程学习当中来。因此降低相应的学科难度,是未来应用型本科学生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二)进行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与改革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学习内容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经济的不断变化而有新的呈现。但已经编纂完成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与社会现实都会有一定的滞后,因此应该尽量缩短这种距离,努力把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到教材中来,与时俱进,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之前也要做好功课,一是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有关典型案例进行阐述与分析,努力使课程教学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相融合。二是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及时更新与改革教学内容。想注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来进行海量网络课程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广泛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辅助相应的课本教材来进行日常教学内容的推进。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及时革新的课本教材内容中,进行现阶段经济发展局势的感受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因此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成为西方经济学未来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使用方法。只有在不断革新的网络教育资源中,汲取较为良好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推进,才能够使得未来的课程教学变得更为完善。

(三)使用动态分层教学法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

由于经济类专业文理兼收的特性,导致许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及接受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想使学生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就需要尝试引导学生完善数学基础。具体而言。一是在开课之前需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必要的摸底测验,将数学学习基础相当的学生划分在同一个班级中进行集中教学,避免一个班级出现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教师日常授课提供便利。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教师会以更为基础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适当地降低课堂教学难度,让学生有更为良好的课程学习体验。对于数学学习基础较好的班级,教师可以尽量加快课程教学的步伐,进行相应课程的深度讲解,让学生进行有关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二是,注重各种课程的开课顺序,尽量将西方经济学安排在经济数学、微积分等课程之后,注意学科间的衔接和前后顺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数学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压力。

(四)进行教师个人素养的改进与完善

为了西方提升经济学的课程教学质量,有关高校领导应当尝试进行专业教师团队的组建。让专业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来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以使未来的课程教学活动得以深入,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培育。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和分析思考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关注社会热点经济问题,努力强化社会经验积累,提高理论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积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自觉运用西方经济学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使应用型本科学生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其专业培养目标,完善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就务必要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良,相应课程教师应当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师生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良好机制。

猜你喜欢

经济学应用型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整式”基础巩固
简明经济学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经济学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