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认知认同耦合机制研究
2021-11-27刘叶青
刘叶青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情况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璀璨文化的继承者。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衍生出的文化亦是十分丰富多彩,文化对国家的繁荣兴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它作为一种精神支柱,所能爆发的力量却是无穷的,这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调查问卷中,大学生中有92%的人曾尝试过书写毛笔字,收效甚微,只有4%的人能写得一手好字,还4%的人从未尝试过。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书法的掌握大部分处于浅层,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得还可以,而有几个人甚至对此没什么兴趣。无独有偶,大学生对戏曲的了解程度同样不容乐观:喜欢京剧的人仅占24%,听过京剧的人占76%。全面了解脸谱知识的占8%,73%的人了解一些,19%的人则完全不知道。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主要体现在对他们的语言、节日和娱乐等多方面的效仿和认同,其中发现,大学生对美国文化的认同率最高。大学生在使用语言习惯上,也深受外来词语的影响,15.6%的学生在说母语的同时,会夹杂着使用外语单词,偶尔会的占70.1%,不会的仅占14.3%。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喜欢的美国影片占45.9%,欧洲影片占14.7%,中国影片占39.4%。当被问及“一年里你必然要庆祝的节日”时,多数学生表示以庆祝中国的节日居多,但仍有40.6%的学生表示以西方的节日居多。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能够接受外来文化的渠道有很多。在多元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大学生热情开朗,易于接受新事物的一面,同时,他们缺乏人生经验,对西方文化中消极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方面缺乏甄别和抵制的能力。高校应着力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全方位的、辩证地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变化,不要对西方盲目崇拜,要让大学生深刻地认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种种差别,深刻地认识现在的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巨变,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开始崛起。
二、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天下为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行合一”“自强不息”“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和而不同”等文化思想,这些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中华民族能够历尽坎坷挫折,屹立于世界之林,依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发愤图强,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从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从尧舜的一日万机,到文王的日昃不暇食;从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到汉使苏武的饮雪吞毡;从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到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发愤修史等等。古代圣贤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刚毅、坚韧的民族品格和积极进取、以毅力制胜的人生态度。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人民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是一个民族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内核。历经久远,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出中华儿女要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国家命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国是大家,家是小家,先有国再有家,国强家才能幸福。中华儿女的爱国事迹被世人所景仰,爱国是每一个人矢志不渝的信仰。《论语》中讲到“民无信则不立”,强调在人与人交往中,要以诚信立足。《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出人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家人,也要将这种爱推及他人,用博爱的情感去接纳社会和对待他人,为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中。
(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历来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如《管子·霸言》中提到“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尽心章句下》中提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重视人类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而非破坏自然,以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为贵”,重视天地万物和谐统一,人与人的关系贵在和谐。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皆是“和谐”思想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凝练、传承与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关注民生,只有国民幸福安康,整个国家才能够富强,是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升华。
(四)公正平等的法治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公正和平等,从《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能看出人们对平等的向往;从《礼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看出人们对于公正的渴求,从《吕氏春秋》“昔先圣王之治于下也,必先公”,“天下非一人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中,突显出公平正义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同时,古代传统文化经典中有大量的有关法治思想的论述,比如“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些法治思想为了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社会安稳需要法治进行约束。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的汲取和升华。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认知的同构塑造
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情操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很有必要深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在思政教育、课程设计和课外活动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结合起来,培育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有效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浸润作用
高校一直以来重视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在“互联网+”的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容易被多元文化所诱导,进而形成民族意识的淡薄,爱国观念的弱化。所以,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开设传统文化通识课,加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将国家发展与个人理想结合在一起。高校的一种实施路径,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当中,发挥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如果将它们引入思政课堂,必然会让课堂更加充实,学生们更加愿意接受。高校老师应注重结合社会问题,分析出传统文化对现实的观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
(二)继续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和课程配置
高校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培育的过程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在师资配置上还是很匮乏。为此,高校要引进优秀传统文化老师或者重点培养一批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老师,同时,面向全体老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培训,引导和重视老师传统文化方面的外出学习、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高校老师的传统文化讲授水平。高校在通识课教育中,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置比重和覆盖力度。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尽可能每个专业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每学期安排至少两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大型讲座或者网络公开课,不断加大传统教育的覆盖面。老师以博学和个人魅力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而激发当今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操,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大力推广传统文化校园活动
高校要大力引导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营造氛围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比如:举办名师传统文化系列讲座,观看传统文化影视资料,成立国学社,举办校园诗词诵读大会等。高校应积极尝试搭建安全的传统文化学习网络平台,制作一系列适合互联网或者手机学习的传统文化作品,实现线上线下的活动呼应。这些活动应该贴近当今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日常中有生在华夏的民族自豪感,自觉弘扬、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