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

2021-11-27王雪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互联网+

王雪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当下高校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原因是高校老师不太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看重学生的专业能力,这就造成老师不会革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但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校辅导员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一、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学大多采用了互联网教学的方法,这可以使学习者利用网络掌握相应的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知识。随着现代化教学方式受到青睐,学习者能够使用互联网搜索不同的资讯,并且还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思政知识。另外,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学方式也必须转变,这也需要高校辅导员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教学水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讲授给学生的一些思想政治基础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的现实挑战。另外,教育网络的迅速发展,给高校辅导员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和特征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的职业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实用性,即辅导员的工作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人处世、学习能力等紧密相连,深入学生群体,切实掌握学生动态。二是引导性,辅导员学生的引导极为重要,对于几年的朝夕相处,辅导员更需要提升自己,以自身言传身教,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三是发展性,高校是学生不如社会最关键的一步,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为关键,辅导员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未来指引方向。四是专业化,辅导员需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才能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重要保障。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教育方式呈现多元化,角色定位面临新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这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此环境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更加强烈,追求平等、自由的心理诉求也空前增强,辅导员的“权威性”面临窘迫的处境,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也逐渐减弱。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路和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开放、平等、自主的各类新媒体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紧跟技术更新的步伐,增强教育的互动性,使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及价值观念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二)沟通模式发生改变,知识结构、专业素养面临挑战

伴随着“互联网+”的形成,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被打破,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各种言论和各种舆论都随着社交平台和新型媒体的爆发被迅速扩大,学生们尤其是大学生们所获取到的信息空前之大,接受的内容其深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会造成两种局面,一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身修养品德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受到熏陶而得以提升,另一种情况是其自身的主观意识不够强烈,心理和思维在巨大的冲击下被同化,以至于产生错误的引导,因此辅导员的作用就极为重要了,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在平等、自由的大环境之下基于学生正面的指引,以一种易为学生所接受的方式传达互联网上的正确信息,严防错误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此外,辅导员更需要主动充分的掌握“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和学习手段,以便更明确的探索新的工作路径。

(三)网络异化现象突显,大学生群体发生变化,工作难度加大

“互联网+”的到来,大大增加了高效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甚至出现了“可以食无肉,亦可居无竹,但万万不可没有网络”的现象,这就是“网络异化”的结果,即人和网络二者的位置发生了互换,主客体不明的一种异常现象,这就会造成学生在网络中慢慢认不清自己,对学业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对辅导员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这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辅导员则需要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两个方面入手,生活上引导学生多多重视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从而替代网络空间虚拟交流,学习上,更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万事都求助于网络寻找现成答案。面对学生群体的网络异化现象,辅导员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

(一)合理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

在“互联网+”时期,网络也可以对思政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但关键看所使用的网络工具是不是合适。所以,想要让思政教学取得预期成效,教师与学生都必须正确利用网络教学工具。高校辅导员要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些有益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料,同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持下学习思政教育工作,从而达到高校思政知识教学的高效率,并培养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另外,还可形成有效联动机制,借助充分发挥对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监管功能,以思政工作教学管理为基础,在校内开展促进良好思政教育学习风尚的实践活动,从而促使高校思政工作教学管理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大学辅导员必须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在“互联网+”时期,为做好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学,辅导员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进而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最高水平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政教学能力,培养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此外,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思政教学也没有很受重视,相应的教学效益也没有很好。但是,受新教学理念和“互联网+”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需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对课堂工作的革新力度,把某些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传统教学模式革除,并加入一些现代化因素,从而提升思政工作教学的效果,并切实起到积极引导效果,从而提升网络思政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运用“互联网+”,帮助普通高校的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政治

要想改进普通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升高等学校思政教学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健全相应的网络教育管理制度。所以,大学辅导员要把握好教学、管理、业务之间的关系。在“互联网+”时期,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绝对不可放松,学校一定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一核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开展思政教学,以提高的思想道德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高校学生也要有自己的学习规划,并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认真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行为内涵于心、将思想精神外化于行。

(四)利用“互联网+”,帮助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

要想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还要完善相关的网络教学管理体系。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把握好教育、管理、服务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不能松懈,必须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提升他们的品德和修养。同时,高校学生也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真正把学到的思想政治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高校辅导员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在大学中,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工作者,也更了解大学生的想法。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互联网+”时代,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可以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这样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一些思想政治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掌握,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也可以利用每次开班会的时间,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结语

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下,不仅可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而且还能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高校辅导员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最终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互联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