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幸福为导向的村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以江苏省M 村为例

2021-11-27邵云娜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幸福感公共服务培训

邵云娜

(中共常州市委党校,江苏 常州 213016)

一、幸福感是村庄研究的重要议题

幸福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主观体验,同时也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幸福感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以M 村提高乡村群体幸福感的公共服务管理研究为中心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寻找可以借鉴的突破点,以提高政府绩效并通过各种政策和公共服务来满足村民群体需求,寻找增强居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二、M 村以幸福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M 村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下设6 个村民小组,600 多户,户籍人口2千余人,常住人口5000余人。笔者多次走进M村,开展全面调研,通过座谈、访谈和抽样调查的方式,对157 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和资料。多年来,M 村始终将“幸福乡村”建设作为村庄建设目标,公共服务体系以幸福为导向,实现社会福利提升,群众对公共服务整体比较满意,村庄幸福感比较高。

(一)医疗卫生与健康水平

政策层面上,从区县一级来看,2015 年7 月前M 村所属的W 区为不断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监督、考核制度,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有效控制诊疗费用,确保合作医疗资金安全,提高参保人员受益程度,制定了《常州市W 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施办法》,从接收病人开始,在检查、诊断、用药、收费及结算等每个环节,都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行为进行统一规范。

从乡镇层面来看,M 村所在的Z 镇积极构建了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 ”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实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以乡镇行政区划为一个社区,设立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延伸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由村卫生室转型)。服务中心与服务站实行统一命名和标识、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务、统一业绩和财务、统一药品采购、统一信息“六统一”管理,为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常运行的有力载体和重要支撑。

(二)学校教育

1990 年,M 村所在地区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92 年,本地小学“五率”(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和升学率)和初中“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升学率)达到并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提前一年完成“普九”任务。2000 年起,因为提倡规模办学,本地开始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全镇四所中心小学,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资助下,不断扩建或易地新建校舍,添置设备,创建现代化新型学校。2002 年,根据地方政府《关于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的实施意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公办学校吸纳为主原则,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让流动儿童少年与当地儿童少年享受“同城同地”待遇。

针对本地低收入群体,M村在生产技术培训等成人教育方面持续加强。一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随着苏南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的纵深展开,需要越来越多有技术的农民加入工业建设当中。M 村以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人员为重点,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要求,依托城乡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乡镇成人教育中心等培训机构,开展市场急需工种的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满足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同时,M村不仅培训农民的就业技能,还培训他们的务农本领,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组织程度,扩大培训面,增强有效性。以广大农业从业人员为重点,采用专题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现代多媒体传播等多种培训方式,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分专业、按需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二是加强农民创业教育和培训。随着苏南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企业的增多,农村吸纳了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也改变了农民的命运,让他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和谐,保证农民的收入水平,M 村积极的保护并鼓励他们的创业热情。特别是苏南地区生态资源丰富,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M 村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因势利导对农民进行创业扶持和相关培训,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和谐、健康发展。其中以种养殖专业户、村组干部、农民经纪人及返乡创业人员为重点,发挥农业院校、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广校及职业学校等培训机构的优势,采用集中授课、生产实践和跟踪指导等多种方式,围绕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致富项目,开展创业知识培训。特别是鼓励生态观光旅游服务项目,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需求,把观光农业作为农业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改善创业环境,探索创业孵化机制,加快“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

(三)养老服务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对于人们特别是对于长期辛勤劳作村民们尤为重要。M 村为了体现其尊老爱幼的良好传统,村党委、村委研究决定,对老人福利待遇作统一规定:70 周岁以上老人,每年生日由村赠送生日蛋糕一只;每年重阳老人节,村发放慰问金。标准为:70-74岁500 元,75-79 岁800 元,80-84 岁1000 元,85-89 岁1300 元,90-94岁2000 元,95-99 岁3000 元,100 岁10000 元。福利发放对象为M 村在册农业户口年满70 周岁老人。

为妥善解决养老问题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村“两委”班子建造了M 村养老院。颐养园由M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筹资金建造,通过社会集资、募捐等途径,自筹土地租用费及前期筹备费600 万元外,其余400 万元的资金缺口通过借贷和上级有关部门资助解决。项目属社会公益性项目,着重体现社会效益。颐养园于2012 年开始动工,2014 年8 月进行房屋安全鉴定,2014 年9 月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可使100 余名老人入住供养,解决了村里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可解决10 人的就业问题。

M 村颐养园现已成为首屈一指的村级养老院。该园坐落于M 村东面公园内,东邻农业旅游观光园,南靠花木苗圃,西接文体公园,北靠观光大道及停车场,占地面积6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 平方米,园内设有老年人健身场所、棋牌室、阅览室、活动室等,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整栋建筑上下共分二层,共设51 个房间,102 张床位。每个房间内设有2 个床位,1 个独立卫生间,配备电视机、电话机、空调等设施。

园中还设有单独的厨房及餐厅,入住老人一日三餐或进餐厅就餐,或有服务员送餐进房间。每日换洗的衣物均有服务员集中洗涤,晒干后送回房间。行动不便的老人可由服务员帮助洗澡。颐养园还专门聘请了退休医师常驻,老年人身体不适可就地护理。目前,园内暂有8名管理人员及厨师、服务员。每位工作人员都进行了健康检查,并领取了健康证。

(四)其他公共服务与乡村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近2000 万元完成村主干道“白改黑”和绿化、亮化工程,开挖生态景观河贯通全村河道,更新全村河道护栏,建造农桥、排涝站,实现全村污水管网化,垃圾处理一体化。如今的M 村处处亭台楼阁、碧草如茵、井然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村。

2.文体卫设施建设。M 村的文体卫设施由室内和室外两大部分构成。室内活动场地:M 村综合服务中心内设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老年活动室、医务咨询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警务室、阳光驿站、多功能室等多种场所,功能区划分合理,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器材,规定时间开放,其中图书室图书数量达1000 多册。村民可以在综合服务大厅享受“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村民解决问题,也可以在老年活动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足不出户享受远程教育、运动休闲、卫生保健等服务,实现了村级公共服务配套化、人性化。室外活动场地:M 共有8 个晚练健身点,并配有健身器材、音响设备等配套设施。2011 年建成M 文体公园,健身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门球场等体育设施齐全,为村民们提供运动、娱乐、休闲的场所,并依托村民大戏台“群艺楼”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同时,还建成了M 村史馆和M 博物馆,总投资500 万元,占地1300 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 平方米。近年来,M 村还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生活。

3.人居环境建设。在人居环境上,M 村村庄总面积2.1 平方公里,全村绿化总面积1200 亩,绿化覆盖率达40%。其中M 农业旅游观光园300 亩,M 文体公园100 亩,村主干道绿化面积400 亩。村庄内部房前屋后及村内小公园全面绿化面积400 亩。村主干道、河道两侧绿化率100%。总投入绿化资金1500 余万元,主要种植品种有:香樟、黄杨、月季、棕树、紫薇等。在垃圾处理上,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一体处理模式。在居民生活污水处理上,通过污水接管,统一进入镇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村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推广节药节肥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使用有机肥,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并减少农药用量。同时,对村内废弃的河道进行清理整治,种上蒲草等水生植物,周边配套绿色等景观设施,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三、以幸福为导向不断加强村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M 村群体幸福感的提升,和M 村公共服务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对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群体幸福感提升有着积极正向影响,对未来城乡群体幸福感的提升也具有经验借鉴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在如此强大的推动力之下,村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势必能兴起一个新高潮,带来大发展、大进步的新阶段。伴随着村庄公共服务体系的日渐完善、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阶段性增长,必将积极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受。

猜你喜欢

幸福感公共服务培训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培训通知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