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

2021-11-27马小梅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初中生化学素养

马小梅

(广河县回民第一中学,甘肃 临夏回族自治州 731300)

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保持其全面性、均衡性的主体发展,将对初中生的未来成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将核心素养渗透于化学课堂之中,以素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科学设计、合理引导,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性目标。因此,本文从核心素养对初中生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实施的具体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分析。

一、核心素养对初中生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个性特点

初中生正处在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认知突出、个性观念明确,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和主体化的渗透策略,以此保证初中生的学习与发展。对此,将核心素养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挖掘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宜、恰当、高效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可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建立积极、互助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科学引导下实现个性发展的目标。

(二)有助于培养健康人格

核心素养是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将其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更易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态。同时,初中生正处在情感丰富期,长期的学业压力和外部环境的干扰,往往会使其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学习质量,对此,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以健康人格的建构为基础,立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或实践任务,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三)有助于培养责任担当

化学是一门严谨求实的学科,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作为学科素养的内容之一,对学生学习意识、科学态度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将核心素养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还使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以科学务实、持续发展的观念突出自我价值,展现少年风采。此外,核心素养的教学渗透,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对自然环境的各种影响,以及对生活问题的解决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热爱化学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从生活入手,激发探究兴趣

化学是一门贴合现实生活的自然科学,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更易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和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互动质量。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为学生提供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从现象中挖掘化学知识,体会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功效与作用,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点燃学习化学的“兴趣之火”,还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化学的独特魅力,从而加深其理论概念的理解。如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清楚了解燃烧和灭火所应具备的条件,掌握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此,利用多媒体投影,将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引入其中,如“山林灭火构筑隔离带”“厨房油锅起火盖锅盖”“运用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进行喷射,可以快速消灭火源”等,让学生通过生活图片或视频资料的观看,进一步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对下一步的实验学习和理论掌握起到铺垫效果。

(二)从问题入手,加强分析推理

从课堂问题入手,引入适宜的问题内容和探究要素,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度,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进而形成化学思维,从而有效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问题的难易点和切入点,保持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设计关系,使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寻找途径、优化方法,进一步掌握现象与结论之间的化学关系,实现有效解决。如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了解物质构成,为加强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出问题:1.如何理解“夏天自行车的车胎气不能打得太足”“铁轨之间应留有空隙”等生活现象?2.将1 体积黄豆和1 体积绿豆混合,所得体积是否等于这两个体积之和?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水的蒸发和分解这两种变化有何不同?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通过对课堂问题进行深度探究,不仅能打牢学生的认知基础,还使学生在相关现象的解释说明中锻炼其分析推理能力。

(三)从实验入手,提出实验设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现象,了解变化规律,还可以加强探究意识,提出相应的实验设想,实现有价值的研究。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从化学实验入手,根据探究目标设计和优化相应的实验方案,并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从而推动学生主体的交流与探究。如在“水的组成”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建立正确的微观认知,对此,教师可以从电解水实验出发,组织学生对其水的生成进行探究,并引导学生对其相关内容提出问题,如“水的构成是怎样发现的”“为什么H 和O的个数比例是1:2”“水有哪些重要性质”等,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加深基础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微观层面理解组成、结构、性质的联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四)从讨论入手,培育质疑批判

讨论,是指对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有利于学生整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思想交流,从而丰富认知、建构意识,培养其质疑、批判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情况,组织学生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收集、整理、表达、探析的过程中培养其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学术精神。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正确认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其相关用途与毒性,教师可以在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这一模块的学习中,提出相应的讨论话题,如“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防止温室效应”等,使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正视自然生态、树立绿色观念。此外,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其中,及时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资料和信息模型,以此保证讨论的质量和深度。

(五)从小组入手,加强认知合作

小组合作是教学实施的一个组织手段,通过小组化的学习开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保证课堂活动的组织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对此,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合理划分组员、优化协作方法,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成长。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掌握质量守恒的内容,了解其质量守恒的应用,同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认知差异,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按照交叉互补、差异结合的原则,使个体与整体、学生与小组之间形成帮扶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的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此外,针对各组情况,突出探究问题,如“白磷燃烧实验中,气球为什么先鼓后瘪”“为什么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变化,而质量会守恒呢”等,不仅能帮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力,还使学生在思维框架的建构和协作思考等方面得到加强。

(六)从情感入手,形成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的其中之一,有助于学生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并对其绿色化学、持续发展等观念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情感丰富且易于表达,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情感入手,以社会热点、生态环境、科技发展等要素为切入点,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认知,加强社会参与,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直观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各种影响,从而形成有益于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如在“爱护水资源”的教学中,为使学生直观了解世界水资源和我国水资源的发展现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功能,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现状的信息资料,如“日常用水浪费”“污染企业乱排滥放”“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使学生在真实案例的观看和思考中激发其爱水情感,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节水意识和环保观念,这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七)从假想入手,渗透平衡思想

平衡思想作为初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重点之一,也是助力学生建构逻辑思维和认知框架的基础。从假想入手,通过对相关实验步骤或探究环节进行假想活动,采取求证演示、探求交流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以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现象,这对下一步的认知学习和理论渗透产生积极效益。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中,为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渗透对比的方法,找出O2、CO2 气体制取的异同点,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假想的方式,探讨O2 制取的方法能否运用于CO2 制取思路之中,激发思考、寻找规律。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提出可能的假设,如“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行不行”“用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会有怎样的结果”等,使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中观察变化、揭示特点,从而树立辩证思想和平衡观念。

(八)从评价入手,推动素质发展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全面的评价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行为动力,释放能动效益,使其学生主体得到更为积极的成长。然而,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评价中,大多数教师仍以结果为重点,缺乏对学习过程与细节成长的分析,导致学生的兴趣激发、主体渗透存在不足。对此,教师应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相对与绝对相统一,从客观的角度建立评价机制,挖掘成长变化,科学调节和完善教学细节,保证学生主体的有效参与和积极发展。此外,教师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还应采取语言激励、物质奖励、赏识评定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学习情绪,使师生能够保持和谐相处的教育关系,这将对后期的学习铺垫基础。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必备品格,通过生活、问题、实验、讨论、小组等策略的应用,将其渗透于初中化学课堂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保证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建构体系模型,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理论探索、实验操作等方面都能得到较好发展,进而实现综合培养的人才目标。

猜你喜欢

初中生化学素养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