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高校“创业学院”构建与创业教育有效路径开展研究

2021-11-27郑直

魅力中国 2021年31期
关键词:学院课程教育

郑直

(赣南医学院校团委,江西 赣州 341000)

引言

当今世界格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大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活生产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我国,乃是世界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我国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应对发展挑战的优先战略,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医学高校作为教化育人的前沿阵地,大力推进创业教育落地、落实是应有之义,也是必要之需。为解决医学高校创业教育“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的关键性问题,课题组围绕“地方性医学院校‘创业学院’建设路径探索”对国内外“创业学院”建设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立足我国国情,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社会”,探索出以创业课程体系为主体,以创新型专业化教学队伍、浓厚创业文化氛围、丰富实践教学为“三翼”,以顶层设计、监督管理、校社企合作为保障的医学高校“创业学院”构建与创业教育有效开展路径。

一、医学高校“创业学院”构建与创业教育有效开展路径

(一)建立健全适宜创业教育特点的“创业学院”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其一为无实质性组织机构,由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召集学工、招就、教务处、教育管理等部门制定创业教育方案,容易导致创业教育因陷入波浪式怪圈而无法落地;其二为新建独立二级学员或者依附商学院建立,存在其他学院参与度偏低的问题;其三为新设职能处或依托学工、就业能部门建设,无法全面整合各部门育人资源。鉴于此,考虑到医学高校特色学科的发展及创业教育需求,建议依托专业的运作团队,通过社会赞助、合作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非实体性但有形运作的“创业学院”[1]。

构建由理事会领导统筹,以院长为责任主体,以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指导,以战略资讯专家委员会为支持的“创业学院”组织架构。“创业学院”领导班子负责处理学院日常事务,具体包括办公、教学、招生、孵化等;教学指导委员会既有校内教务处、研究生院等教学、实践指导部门代表,又包括创新创业园等校外单位代表,负责创业教育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等;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为外聘机构,主要负责规划“创业学院”发展。

(二)构建全覆盖、分层次、重衔接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实施的载体。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引入国外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外,部分高校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特色学科等构建了校本课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侧重于对学生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对创业精神的传递、创业思维的塑造等有所忽视。为此,建议医学高校“创业学院”构建覆盖学生所需创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层次性且衔接实践、社会的课程体系,如下表1 所示:

(三)建设全链条、体验式的教学体系

“创业学院”教学以集中学习、拓展训练及实践三种模式为主。

其一,上述七大模块课程中,创业基础知识部分采用集中学习及拓展训练模式,在教学时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开放、共享、包容、和谐、平等的集中学习氛围中形成创业经营哲学思想[2]。

其二,实践教学分为教师指导型实践及学生、小组自主实践两种模式。一是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与推荐下进入创业园区进行见习,与创新创业型企业共同成长,亲身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在提升学生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积累创业实践经验;二是依托政府、行、企、社、校联合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具体包括三大类:(1)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按照创业企业实际统筹流程组织竞赛,按照实战要求选拔团队,聘请行业领军人物及资深专家担任评委;(2)邀请区域内龙头企业骨干进入校园为学生讲解创新与创业案例,增强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并邀请校友分享创业经历,向学生传递创业精神;(3)举办创业交流项目,加强与本土市场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交流创业信息的平台。

(四)营造争创新、争进取、争素质的创业文化氛围

“创业学院”建设质量不应以创业成果转化率为唯一衡量标准,而是要使学生尽可能亲身体验创业过程,从中确定自身未来创业目标,或在体验后明确自己不具备创业的素养与兴趣,转而投入到专业知识学习中。为此,“创业学院”应明确自身的定位,以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进取精神、综合素质为目标。

其一,借助校园媒介,如校园广播、校园报刊以及新媒体平台加大创业教育宣传力度,通过振奋人心的创业人物、事迹等激发学生创业动因。同时,依托院系创立创业学习园地,学习小组,将创业精神渗透至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其二,依托校庆等节日与纪念日开展创业主体活动,如请学生深入创业企业,了解创业企业发展与革新历程,以微电影、微纪录片等形式记录下创业企业每一个进步。学院则将优秀作品发布在门户网站、新媒体账号上,将学生创业学习成果可视化,激发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

二、医学高校“创业学院”构建与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措施

虽然文章所述的“创业学院”不占楼、不占编,所招收的学员也不涉及学籍与院系的调整,但由治理到运作皆以独立学院为标准,因此需要顶层设计、政策制度及监督管理的支撑。

(一)强化顶层设计

首先,完善“创业学院”顶层制度设计,明确“创业学院”责任主体及应当履行的职责。高校党委及各院系党组织在“创业学院”建设中具有政治优势,并且起到引导、指导与增值等作用,需要肩负起“创业学院”建设的主要责任,明确“创业学院”的意义与目的、推进“创业学院”与院系党建及校园文化的纵深融合。同时,校长及分管创业教育的副校长及副书记是“创业学院”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需要按照党委制定的“创业学院”建设规划做好方案的组织与实施工作[3]。此外,高校教学系部、教务处、学生工作等部门需要在“创业学院”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下,组织课程教师参与教研、培训、成果展示等活动,将“创业学院”融入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实施环节设置等各个方面,以完善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为教师实现课程育人提供支撑力量。

其次,将“创业学院”建设的目标细化为考核指标,如教师育德能力、教师言行一致的教学风气、学生满意程度、学生实战状况等等。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学科课程组织开展培训及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以集体教研为主要形式对“创业学院”资源开发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初步的“创业学院”方案并实施,采用课堂观摩、学生课堂行为量表等方法与工具实时评估创业教育方案可行性,在不断调整、修缮后形成创业教育教研成果,经学校党委、校长等责任主体评估后在全校推广试行,将学期末评估纳入教师考核中。除此之外,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薪酬、晋升等挂钩,倒逼课程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育人能力。

(二)构建教师+讲师+导师学院课程教学队伍

“创业学院”采用灵活的招聘政策从校内外选拔能够胜任出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讲师及导师[4]。与此同时,在学院内部允许并鼓励教师轮岗,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社会的纵深融合,将七大模块课程结合为有机整体。完整讲授一门课程的教师可由校内外选拔,不仅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能力、了解经济市场发展形势、明确创业教育目标及实施方法,还需要其掌握基本的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专题研讨中为学生分析案例、开展拓展性训练的为讲师;负责指导学生创业实践与实战的为导师,分享经验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三)深化校社合作

除政府、企业、行业外,社区及社会也是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阵地。以社区为例,学校定期开展义诊、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深入基层医院也可以使学生切实了解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相关内容,以此为学生提供创业新思路。除此之外,义诊与扶贫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对“创业学院”建设及创业教育课程事实效果的监督管理,建立系统性课程评价体系、创业教育经费监督体系、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等。一方面,医学高校需要综合考察“创业学院”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是否与社会实际对接,是否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询及资金支持等,是否切实解决学生未来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创业学院”需要加强自查自纠,深入分析创业成果转化率偏低的原因,从招生开始宣传正确的创业理念,保证进入学院学习的学员能够坚持创业道路。同时,从教学实际总结经验,反思问题,鼓励教师、讲师、导师交流合作,以此提升创业教育质量。

结束语

医学高校“创业学院”构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持续性的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社会、高校形成合力,广泛整合创业教育资源,并集中智慧构建适应创业教育、当代社会创新创业需求的课程体系,通过集中学习、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实战指导全面提升学生创业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业精神与热情。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创业学院”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队伍,深化校社合作,加强监督管理,以此促进“创业学院”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发展。

猜你喜欢

学院课程教育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