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诗词与语文教学

2021-11-27陈红梅

魅力中国 2021年31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诗人

陈红梅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第六小学,新疆 库尔勒 841000)

随着《中华好诗词》节目的热播,不仅15 岁的姑娘武亦姝火了,收获了一大众青少年粉丝。著名的主持人董卿也火了,字字珠玑,口吐莲花,成了国人崇拜的偶像。一时间,掀起了我们对诗词热爱的浪潮。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诗乃文字之祖,艺术之根。它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的瑰宝,在浩瀚如烟的文字长河中,诗词犹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它凝结的含蓄的语言,深隧地意境,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其价值不仅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更是开拓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赋予短暂的生命以意义。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古诗词教学得到了许多老师以及教育研究者的重视。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站在新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诗词文化的长河中游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王崧舟老师向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强调一个正确的观念:学语文就是学文化,学好语文,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文化人,学语文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学中国古诗词,就是学中国文化。

我从教15 年,也许是源于我对古诗词的超级热爱。我一直在对古诗词教学现状做调查研究。我自己所教的班,全年级各个班,甚至还有其他年级的学生和老师。形式大多是个人或群体访谈,内容包括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师讲解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三个方面。长期以来,我也反思我自己的古诗词教学课,我也收集别的老师的课堂实录。我发现,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喜欢古诗词的学生比例也就占20%左右,老师对古诗词的授课兴趣亦不浓厚。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是奔着考试去的。对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情感体验就更没有了。一堂课下来,学生并不能体会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认为诗词的学习很枯燥,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习诗词毫无用处。

事实上,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1.古诗词,是品德教育的切入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讲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古诗词,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古人常以诗言志,一首首精炼隽永的古诗词,是诗人才华横溢的结晶,也是他们志向高远的体现。在我们熟知的诗人中,有立志为国驰骋沙场的七绝圣手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留下了这一千古名句。辛弃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让我们看到了将士们的战无不胜的斗志。有忧国忧民的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陆游在86 岁临终前写下了《示儿》这首诗,短短28 个字,道出了诗人对抗战事业满怀必胜信心,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爱国情怀,读了无不使人动容。让学生从小就读古诗词,无疑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植下了爱国之根,注入了民族之魂。

2.积累古诗词,发展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优秀的古诗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诗词的语言简洁,含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绝好素材。如《清平月,村居》中,诗人最喜欢顽皮可爱的小儿子,“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其中“无赖”一词运用巧妙,贬义词褒用,写出了小儿的淘气,“最喜”,也表达了诗人对小儿的喜爱之情。再如,李白在《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一句,诗人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友谊化作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学生多读这类诗词,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培养想象力,拓展思维

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力,可以说,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人类社会也不可能进步。爱因斯坦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爱因斯坦的话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古诗名篇以精炼的语言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跳跃性,给学生留下了巨大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因此,古诗词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的良好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抓住各种契机,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体味诗词中美好的情趣或深刻的思想感情。

4.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文化,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因此对于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有时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通过古诗词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古诗词把色彩美、画面美、音韵美、意境美,文笔美,哲理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色彩明丽的画面美。“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的决心。学生在诗海里品析着这些千古名句,无疑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一汪清泉,既陶冶了情操,又浸润了品格,使学生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

那对于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当下的古诗词教学,有什么好的教学策略呢?

一、要提高我们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博古通今,出口成章,喜欢读书并且热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习惯

只有这样语文老师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文学素养。像王崧舟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那样优美的语言能够感染学生,并且启发学生去思考,想象。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互相交流,我们自己也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进步。有些语文老师采用的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太过单一,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听课,多交流,多反思,我们的教学水平提高。去年在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研讨下,在我师傅马校长的帮助下,我授课的《出塞》,讲得比较成功,得到了校领导的表扬。学校可结合自身的状况,适当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并在相互间进行教学观摩,交流经验和见解,凝聚集体的智慧,优化古诗词教学方式。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现场或者是网络对一些名师的古诗词的教学示范课进行观摩。我经常听王崧舟老师讲的古诗词课,《枫桥夜泊》和《长相思》,我听了不下20 遍,我的感触很深,收获非常大。

二、各种形式反复朗读,体会诗词韵味,体会诗词情感

朗读是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和记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每一次读教师要有要求有目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配乐朗读,读的形式多样。王嵩舟老师讲过,我们不仅要把诗词读的字字落实,还要读出诗词的节奏,读的要有韵味。古诗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特别适合诵读。指导学生朗读时按诗歌节奏读;背诵时则闭上眼睛,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如《泊船瓜洲》中的“只隔”“又绿”“何时还”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王崧舟老师再《爱上语文(三)》中讲到,品读诗词的方法,先把诗词读厚,再把诗词读薄,最后把诗词读活。在王老师看来,想要把诗词读厚,就需要我们对作者的人生作细致入微的感悟,也需要我们对众多读者的观点去理解细品。这也是我们可以跨越时间,与作者拳拳之心相互贯通的基本方法。把诗词读厚,是我们品读诗词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把诗词读后厚呢?除了需要我们用多种形式的诵读古诗词。还需要我们认真的,全面的做课前预习,深入的解诗题,解诗人及诗人的作品及诗中的其他人物,解诗词的历史背景。古诗词,语言的表述和所写的内容,都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课堂上40分钟时间,学生是来不及把整首诗包含的知识点做到全部掌握的,因此,课前预习、搜集资料、了解古诗的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注重营造诗意课堂,注重课堂情境体验,打开学生的思路,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在王崧舟老师古诗词小学的课堂上,他就特别注重对教学情境的营造,让学生在老师所营造的情境中去设身处地的体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他执教的《长相思》,让我印象深刻的教学片段是,王老师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回答,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王老师又问学生,在纳兰性德的心里,在他的家乡,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在纳兰的家乡看到的画面,用手中的笔写下来。王老师边巡视边说,那或许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地方,那也许是一个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坐在一起边喝酒边吟诗的画面……此时学生内心的想象顿时被激发了出来,特别是在王老师这种生动有趣,富有诗意的语言感染下,在学生头脑里也想象到了在诗人纳兰的家乡看到的画面。我们也应像王老师那样,用诗意的语言营造一种意境,相信学生的感染力会很强,学生参与度会很高。记得我在讲《出塞》的时候,讲到“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时,我抓着“人未还”,让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有什么感受,一位学生回答到,他仿佛看到了一位老奶奶悲痛欲绝的在给她的丈夫,儿子们上坟这样的一个凄惨的画面,我就这样说道,“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顿时我就看到有些学生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凄凉的心情溢于言表。刹那间就激发出了同学们对老奶奶一家人的同情之心,也激发出个同学们对战争的愤恨之情。

四、发展合作探究,拓展教学策略

合作探究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也是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能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合作精神。我们也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开展一些诗词朗诵大赛,中华好诗词,这样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们对诗词的兴趣,还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总之,古诗词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带领学生迈入神圣的古诗殿堂,使学生领悟中华古诗的无穷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诗就是语文,语文就是诗,诗中有语文,语文中有诗,语文和诗就是一个整体,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诗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在。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诗人
踏青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