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长难句汉译英翻译技巧:以“翻译是什么”为例

2021-11-27王之玮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难句汉译英译法

王之玮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844)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行各业与国际的交流日渐频繁,因而产生了大量的汉译英工作。由于人们在翻译实践中发现中西方文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和修辞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多的不同之处。因而,长难句翻译一直是汉英翻译中较为常见的问题。针对长难句翻译,许多翻译专家提出了许多的翻译技巧,如:增译法、减译法、顺译法、倒译法、分译法、合译法等等。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对《翻译概论》一书中“翻译是什么”一章中一些长难句,进行了具体的难点分析,并提出了有具有一定适用性的处理方法,以期对汉英长难句翻译技巧研究有所帮助。

二、长难句汉译英难点分析

汉语中长难句在汉译英中难以处理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首先,汉英句子结构存在着许多差异。汉语句子不必以SV 为基本构架手段,主谓之间不存在“一致”的形式标定。英语句子的SV 搭配具有极大稳定性,SV 具有提挈全句的功能;SV 之间必须实现“数”的“一致”(刘庇庆,2006)。汉语不想英语那样受到SV搭配的限制,汉语的主谓成分远比英语复杂。其次,汉英在句子逻辑层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重形合,句子结构受语法的制约,语篇组织注重显性连贯(王海霞,2010)。相对而言,汉语属于重意合的语言,结构松散,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常是隐藏在字里行间。这些差别使英语和汉语在语段、语篇的连接上常采取隐性组合和显性组合的形态手段(但汉源,1996)。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句子结构与逻辑层面的差异,造成了汉语长难句英译的困难。除此之外,雷美英(2013)也提出了汉英翻译的三大难点:第一,译者对于汉语的表达熟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而在英语的表达与应用方面却比较少;第二,汉译英时由于本身对英语的不熟悉,造成较难准确找到对等词、对等句;第三,汉译英时涉及较多的中西方文化因素,而中西方文化固有的巨大差异也造成了汉英翻译的难度。针对上述的一些难点,译员会采用许多翻译技巧,或者说翻译方法来处理长难句的翻译,以保证长难句的翻译质量。

三、长难句汉译英翻译技巧概述

翻译技巧,顾名思义,是翻译实践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总结出的具体方法。翻译技巧在指导翻译实践,特别是在指导初译者和翻译实践教学中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它的作用是直接与实践,与翻译操作相联系的(司显柱,2002)。刘先刚(1991)认为,从宏观上来分析,翻译技巧不外乎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与意译(free translation)两种方法。而从微观层面,主要可分成八种翻译技巧与方法:增译法、减译法、顺译法、倒译法、分译法、合译法、转译法、释义法。以上方法,其实应用在实际翻译中很多情况下会相互结合使用。笔者在下一部分中通过自身对《翻译概论》一书中“翻译是什么”章节中的一些长难句,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部分应用上述方法进行相应的阐述,以期能让读者在具体的翻译实例中体会以上部分方法的实用性。

四、翻译案例分析

例1

原文:在翻译的文化视野观照之下,近二三十年来,翻译研究者大量借鉴各种当代文化理论,如多元系统理论、文学解释学、接受美学、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理论等等,从不同角度切入到翻译研究中来。

该句的主要难点在于相关术语的翻译,如:“多元系统理论”“文学解释学”“接受美学”等等。针对这些术语翻译,笔者通过搜索相关平行文本,找出使用频率较高的相应术语翻译。再则,通过平行文本中相关术语翻译出现频次的高低,筛选出二至三个常用的相关术语法医。通过将其一一输入大型网络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查看该术语翻译在网络引擎中所出现的频次,确定最常用的术语翻译,并将其最终应用于自己的文章翻译中。

就句子结构方面,笔者认为因为该句句式结构较为清晰,且并不需要过多的句式调整,因而可直接采取顺译法进行翻译。而由于该句若采用单句进行翻译,会使句子比较冗长,作者在“从不同角度切入到翻译研究中来”这一分句之前进行切分。笔者在此处采用了分译法,化整为零,以使句子更为简洁、凝练地呈现,有助于长难句的理解。

笔者译文:In the last two or three decades,under the cultural field,researchers of translation intensively have been referring to various contemporary cultural theories such as poly-system theory,literary hermeneutics,reception aesthetics,feminism,deconstruction,post-colonialism.And they entered the studies of translat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例2

在翻译“目的论”者看来,“翻译就是文化Z 通过语言z 表达信息,而这个信息又由文化A 按照其目的所需,通过语言a 再表达出来。”

理清逻辑有时是处理长难句中最关键的一环。该句的主要难点在于后一部分的逻辑较为复杂。笔者认为,可以将该句信息拆成以下的信息后,进行理解:a.翻译是(用语言z)表达(文化Z 的)信息;b.该信息依据文化A的目的所需,(通过语言a)表达出来。据此,原文的意思可以知晓。笔者认为“文化Z 通过语言z 表达信息,而这个信息又由文化A 按照其目的所需,通过语言a再表达出来”这一部分可总结为一个“过程”,与“翻译”相对应。因而,句子翻译史可使用从句,句子可拆分为“翻译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文化Z 通过语言z 表达信息,而这个信息又由文化A 按照其目的所需,通过语言a 再表达出来。”这样翻译,会使句子脉络更加清晰,且更容易理解。

笔者译文:Theorists of skopos think,“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where the message of Culture Z is expressed by Language z,then the message,based on the purpose of Culture A,will be re-expressed by Language a.”

例3

如《高僧传》三集卷三云:“翻也者,如翻译锦绮,背面俱华,但华有左右不同耳”。

该句主要难点为文言文翻译。笔者认为,文言文汉译英的难点在于,要保证该句所要传达的意思能够让读者完全理解。因而,译者在翻译一句文言文之前,应充分理解原句的意思。以该句为例,该句的大意应为“翻译就像是翻动一块锦缎。这块锦缎正反面都有花纹,但花纹左右的位置有所不同”。由此可见,该句是将“翻译”比作了“翻动锦缎”。而原文与译文好比锦缎的正面与反面,内容相同,而位置稍有差异罢了。综上所述,文言文的翻译重在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若理解得当,翻译问题其实也能迎刃而解。

该句还涉及比喻的翻译。由于中西文化不同,造成在中文中喻体所指代的意思,未必能与西方文化相对应。这意味着译者在翻译相关比喻时,应考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进行翻译。笔者认为,若如该句一般,原作者有对喻体做近一步解释,且解释较为清晰明朗时,可直接按作者原句所使用的喻体进行全句翻译。若出现喻体在中文与英文中所指代的意思有较大区别,且作者并未对喻体做出解释易造成歧义时,最好根据译入语国家的语言习惯,选择替换相应的喻体进行翻译,或者直接舍弃比喻部分,点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以确保原文意思的准确性。

笔者译文:As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third volume in Gao Seng Zhuan states,“Translating is just like turning over the brocade.It has patterns on its front and back.But the patterns are different in terms of the positions.”

例4

雨果说(Victor Hugo)“翻译如以宽颈瓶中水灌注狭颈瓶中,傍倾而流失者必多”;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谓“翻译如以此种乐器演奏原为他种乐器所谱之曲调”;伏尔泰(Voltaire)谓“倘欲从译本中识原作面目,欲从板刻复制中睹原画色彩”;傅雷从翻译的效果角度来论翻译,说“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等等,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本文也有许多其他的文言文翻译,如例3 这一段落,其中存在大量的文言文内容。该段落主要内容仍旧是一系列名人对“翻译像什么”的理解,其中涉及了大量的比喻。笔者主要还是采用上述策略进行文言文翻译,保留了原文所采用的喻体,以期更为原汁原味地传达这些名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笔 者 译 文:Victor Hugo stated,“Translation is similar to injecting water from wide-neck bottles to narrow-neck flask.The loss of the water will be much.”Arthur Schopenhauer held,“Translation is just like playing the music with the instrument that is not originally used to play it.”Voltaire stated,“Someone wants to know the original work from the translation,which is just like seeing the colors of the original work from the copy”.Fu Lei discussed th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ffect,“Translation should be like facsimileing a painting.What translators pursue lies in the similarity in the spirt rather than the form.”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examples which I do not expound further.

例5

比如,对于翻译者所扮演的基本角色,传统上,西方人曾经想到的是“先知”“启明星”“桥梁”“竞争者”“征服者”“反逆者”,中国人想到的则是“舌人”“象胥之官”“诱”者、“媒婆”“把关人”等等。

该句讨论的是翻译者在东西方人眼中的角色差异。从句式结构方面,并无较大的翻一障碍,直接采用顺句驱动的方式进行翻译即可。而难点在于如何翻译“舌人”“象胥之官”此类的带有中国文化色彩的名词。若按字面翻译,舌人翻译成“Tone man”,让读者根本无法理解;而“象胥”这一周礼官之名,从字面进行翻译更是无从下手。所以,笔者认为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是处理此类词语最好的方式。可以降低单从字面意思翻译不当的风险,又可清晰地翻译该类词语的意思。

笔者译文:For example,as to the basic role the translators play,Westerners traditionally thought of“prophets”,“stars”,“bridges”,“contenders”,“conquerors”,“rebels”while Chinese think of“She Ren (A traditional official position of China which is in charge of translating)”,“Xiang Xu Zhi Guan (a traditional official position of China which is in charge of translating)”,“Inductor”,“matchmak er”,“gatekeeper”and so forth.

五、结语

由上述例子可知,有时翻译技巧在实际的翻译实例中并没有很明确地体现出来。因为,译者在习得翻译技巧之后,更多的是将其化为一种隐性的潜意识的知识技能储备。在具体的应用上,更多地是自然而然调动这些翻译技巧,并将每种翻译技巧相互融合,从而进行翻译。因而,从翻译成品的样貌上看,其实很难直观看出这些翻译技巧的使用痕迹。但,并不意味着翻译技巧毫无意义。翻译技巧的学习与应用,能够开拓译者的翻译思维,并保证译者翻译的规范性,从而能有效提高翻译效率与质量,使译文更为流畅。关注翻译技巧,有利于培养更为优秀的译员。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汉译英长难句翻译技巧的讲解,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让更多学者在长难句汉译英方面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难句汉译英译法
高中英语长难句教学中的不足与对策分析
高中英语长难句教学中的不足与对策分析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标记法”解析长难句
【汉译英参考译文】The Inner World of a Great Man (Excerpt)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汉译英参考译文】Reflections Before the Buddha (Excerpt)
长难句是怎么来的?
On Home
浅谈汉译英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正反译法及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