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2021-11-27高铭卉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政治课情感思想

高铭卉

(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当代中学生情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交往不良风气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灵活多变,使人们发家致富的道路越来越灵活多样。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欺诈和传销等思想与行为开始滋长,正因为如此,在人际交往中,逐渐涌入了一种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的思想,坏风气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学生中来,一些功利性浓厚,将人际关系工具化、价值化的负面价值观驱使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过于世故,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部分青少年都以是否实用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们更多的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以情感为纽带,而是以利益为纽带。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逐渐成了人们生活交往的平台,网络的匿名性与虚拟性使每个人可以隐藏自己进行交往,这导致青少年责任意识减弱,对自己的言行缺乏控制力,对现实人际关系产生信任危机,对他人不信任,过度依赖网络,久而久之,内心孤独感剧增,情感缺失严重。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言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效果可持续一生。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对青少年的情感品质造成影响。首先是“独裁型”的教育方式,认为孩子不管多大年龄都仍是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意见,孩子的想法都是不成熟的,不可取的,在这种观念下成长的孩子,在进入社会后,情感表达都显得被动,没有主见,对他人听之任之;其次是“保护型”的教养方式,认为孩子应当生活在象牙塔中,根本没有能力适应社会的种种,所走的每一步都听从家长安排,而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一部分会表现的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或者对他人毫无防备心理,缺乏分辨善恶的能力等;再次就是“合作型”的教养方式,也是最理想的一种模式,这一类的家长,会积极地与孩子沟通,彼此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关系,家长会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而在这种观念下成长的孩子,在步入校园与他人交往中则大多数会养成健康、积极的情感品质,能够换位思考,可以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

(三)学校情感教育收效甚微

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完善自我,实现德智体美劳的“五育并举”。因此,在学校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部分学校仍然难以逃脱以分数评价优劣的机制,针对青少年情感障碍而建立的相关机制也有待完善,大部分中学虽然都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效果欠佳,对于促进中学生的情感发展和道德品质的提升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开展情感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对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代教育体制下“重智育,轻德育”的状况下导致部分教师认为情感教育的实用性不强甚至是毫无意义,上课时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没有联系学生实际,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因此丧失了思想政治课独特的育人性。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施情感教育是中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在心理产生变化的关键时期,而情感只能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因此,早期的情感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当代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内外的原因,普遍存在着情感质量和道德水平不高的情况。而情感世界贫乏比知识贫乏的危害更大,可能导致性格的扭曲。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向不断增强,已经出现了相对独立的情绪情感特色,表现出多姿多彩的情感世界,迫切需要找到心理上的归属,体现为父母的理解、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关爱、社会的支持,以及在学业上的成功等等。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善于处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善于观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情感交流,做到以情换情,以情动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价值观念,从而满足学生个体成长的迫切需要。

(二)实施情感教育是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早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目标或能力目标,而是要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习总书记特别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特别强调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加强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明确核心素养的要求,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改变当前“知识本位”的现象。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承知识、思想、价值的神圣使命,它必然要承担起吸收、渗透情感教育的职责,这是情感教育本身的育人思想性所决定的,也是更加充分地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育人价值所必需的。从这一角度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因而,必须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认知。

三、情感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对策

(一)教学实施前的情感教育准备

第一,有效整合情感教育内容。新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更突出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致力于在潜移默化中将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传授给每个学生,课堂教学短短只有四十分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突出自己的教学重难点,对于情感教育内容中的冗杂部分进行适当取舍,达到教学过程的贯通。教师要仔细把握教材结构,将隐含的情感教育内容放大并且自然地融入于教学内容之中,对情感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创造性讲授。

第二,开发情感教育资源。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具有较强时效性、应用性的学科,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实践性与教育性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将适时、恰当的教育素材融入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学生透视社会问题、解释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第一,以情景创设为支撑点,加强情感引导。当前高中生的思维还处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的阶段,情感教育也需要遵循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征,正向的情感引导也需要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观念基础上,才能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将情感教育的知识在鲜活立体的情景中还原,这个场景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图片表达或者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创设,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情感上的触动。情境创设能够拉近书本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能够使学生真生有参与感,这样才能真正深化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

第二,以议题辨析为着力点,化解情感冲突。初中生的思维存在片面性与表面性的缺点,尤其是对于一些道德两难问题会出现表面化处理或者认知偏差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抓取学生的认知冲突,有针对性的设置议题,通过学生自主辨析,主动厘清相关认识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授“尊重劳动”的相关知识点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就是要形成对于劳动的情感认同,劳动的本质是一种财富创造活动,其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但与之相冲突的现实状况是部分同学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存在着漠视体力劳动的错误心理。对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存在的情感冲突来深化知识,教师可以以“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谁更值得尊重?”为议题,通过开展辩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中自觉形成热爱劳动的情感,从而塑造更好的健康心灵。

(三)课外活动中强化情感教育

第一,以网络为载体,增强情感教育的日常渗透。在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网络已成为当代中学生获取信息,沟通情感的首要工具。情感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课堂中存在的掠影,而应该在课堂内外的不同环境中得到放大和发展,而互联网可以打破地域、时间、身份、安全等现实中会有的限制,能够拓展学生获取情感教育内容的途径,丰富开展情感教育的形式。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将课堂上未涉及的内容上传至互联网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网络空间、虚拟环境教育情景,不断创新情感教育形式,以此消解网络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二,以活动为载体,拓宽情感教育的实施场域。开展情感教育,不仅要做到内化于心,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外化情感教育的内容。因此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是锻炼学生养成良好情感品质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方面,高中情感教育应当是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活动中。学校组织开展的活动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应当是对学生具有一定素质教育作用的课外活动,活动应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之上,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学生自愿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是集体性很强的项目,要注意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使每个成员在与人交往中增强合作意识与责任感,从而能够收获成功的情感体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情感教育,这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而开展情感教育,需要积极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进行全过程的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对高中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肩负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重任,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实践中达到认知清晰、情感丰富、精神饱满的统一。

猜你喜欢

政治课情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思想与“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