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邓恩铭革命精神促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2021-11-27曾永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弘扬

曾永

(广西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2021 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也是邓恩铭同志诞辰120 周年,作为中共一大上最年轻的少数民族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们党建立的初心和使命。因此,研究其伟大革命精神有利于深化青少年对党的认识,补足青少年的精神之钙,使青少年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

一、邓恩铭革命精神的内涵

作为早期的共产党人,邓恩铭用其自身短暂的30 年人生中创造了辉煌的革命历史,以一生的斗争事迹彰显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一)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贫苦的家庭环境、反清英雄故事的熏陶,以及爱国教师革命思想的影响,使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种子在邓恩铭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16 岁的他立志读书救国,前往山东济南求学,一首《述志》:“南雁北飞,去不思归......生不足惜,死不伤悲”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1]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勇担重任,敢为人先的成为济南学生运动领袖,组织学生联合大会及支持济南爱国商人罢工罢市等斗争活动。[2]之后,他领导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济南党的早期组织、发动工人运动,率先成为时代的弄潮儿。1922 年,邓恩铭独自一人前往青岛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和建立工人组织,领导多次有效的工人罢工运动。从立志求学救国,到率先领导济南学生反抗运动,到只身前往青岛开展工人运动,充分彰显了邓恩铭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二)爱国爱民、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见证底层人民的贫苦生活、官僚权势横征暴敛的政治统治,青春年少的邓恩铭萌生了忧国忧民的思想。[3]在《灾民的我见》一文中,他针砭时弊的指出灾民的根源在于军阀官僚和资本家横征暴敛。在一大精神的指引下,他毅然将自己的革命热血和奉献精神挥洒在山东土地上,全身心的投入到发展党组织队伍和践行为民服务的奉献之中;在工人运动的斗争中,他与工人们朝夕相处,将人民放在心中。1925 年,为改善青岛工人苦不堪言的生活状况,他有效的组织工厂工人和铁路工人进行罢工。随后,在不断地学习和领导工人运动中,邓恩铭深刻认识到改造社会的重要性。为此,他号召被压迫的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实现自身的解放,正如他在《今日的感想》中所说:“只有推翻罪孽深重的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才能建立真正的人民政府”。纵观整个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邓恩铭始终践行爱民为民的思想。

(三)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

革命事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理想的崇高,还源于人们在面对革命事业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依然顽强拼搏,不畏生死。在仅仅只有30 年的人生中,邓恩铭就遭受三次被捕,但他革命的信念坚如磐石。当五卅运动爆发和“五二九惨案”发生,他不顾危险重返青岛,掀起了强大的反帝爱国运动。[3]此后,作为山东工人组织的领导者,他更是多次不顾个人安危组织革命运动,即使面对敌人的酷刑和病痛的折磨,仍旧毫不畏惧。正如他在《决心》写的:“为国牺牲殇是福,在山樗栎寿嫌长”。[4]在大革命失败后,他迎难而上担任山东省委的主持工作,继续组织工作,即使身陷监狱之中,却依然坚持同敌人斗争,组织领导逃狱。1930 年10 月,面对蒋介石的诱降,邓恩铭创作《诀别》:“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表明自己甘于为国牺牲的爱国精神。[5]

二、弘扬邓恩铭革命精神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年少的邓恩铭作为党早期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们每一位青少年心中的英雄,他所展现的革命精神对促进青少年的爱国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6]

(一)提升青少年的爱国认知

认知是情感的前提,知国是爱国的基础。要想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首先,我们需要提高青少年对国家的认识,进而唤起青少年的爱国情感,践行爱国行为。国家是个体赖以生存的共同体,国家不在,家庭无从说起。曾经,国家衰弱,国人遭受侵略者欺压,百姓困苦;如今,祖国强大,人民安居乐业。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河南等地区的重大自然灾害,国家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充分彰显了国家是我们人民的坚强后盾。因此,弘扬邓恩铭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宣传邓恩铭的革命事迹,有利于加强新时代的青少年对我国革命史的了解,深化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能激发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回顾我国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进历程,无数的爱国之士以燃烧自我照亮民族前进的路。百年来,为摆脱西方国家冠之的东亚病夫称号,国人以青春之斗志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人民的自尊、自信、自强,让中国的五星红旗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冉冉升起,向世界各国诠释的中国人民的青春力量。一个世纪的回眸,百年后的今天,我国进入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时代重任的交接棒交到了新时代青少年肩上。因此,弘扬党的百年历史,学习邓恩铭的革命精神,有利于让广大青少年认识到中华民族曾经所遭受到的屈辱与苦难,唤醒内心深处的强烈爱国情怀。同时,更加明白我国现如今成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今天我们所享受到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自觉以邓恩铭为学习的榜样,学习邓恩铭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以强国有我之信念,立定求学宗旨。

(三)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意志

意志是认知和情感的升华,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爱国意志是青少年在爱国的过程中面对艰难险阻,依然坚定理想信念、发出爱国行为的基本条件。[7]正如经受三次被捕入狱和病痛折磨的邓恩铭,在强烈的爱国意志下,依旧不改革命理想信念。面对危险的政治背景、风雨飘摇的斗争环境、蒋介石的诱降,邓恩铭始终不为所动,形象生动的诠释了一位共产主义战士不屈不挠的爱国意志。今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面对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想实现现代化目标,这要求广大青少年自觉与时代同行,践行强国有我的爱国精神。因此,宣传邓恩铭的爱国之情,弘扬邓恩铭的革命事迹,有利于促进青少年深刻体会邓恩铭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从而提高自己面对困难挫折的应变能力,在面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坚定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并以爱国意志激励其自身将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行为。

三、弘扬邓恩铭革命精神促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以邓恩铭为代表的革命精神充分彰显了无数共产党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展现了无数爱国人士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邓恩铭的革命精神,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发挥青少年作为生力军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发挥学校的宣传育人功能弘扬邓恩铭革命精神

学校不仅是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宣传革命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弘扬邓恩铭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育人作用,将邓恩铭革命事迹融入到学校教育中。首先,发挥教师传播教育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的引入邓恩铭的革命故事,并根据青少年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媒介,视频、图片、诗歌、故事等形式来展示邓恩铭革命斗争的感人事迹,从而激发青少年学习革命历史的兴趣。其次,学校要将邓恩铭的革命精神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中,以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弘扬邓恩铭的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例如:举行有关邓恩铭爱国情怀的征文比赛和宣讲活动,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再者,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宣传作用,形象化、艺术化、直观化展示邓恩铭斗争事迹,例如:借助校园电视、电子屏幕等载体播放选宣传,形象生动的向青少年展现邓恩铭革命斗争的社会环境,深化青少年对邓恩铭革命历程的认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邓恩铭红色故居,让青少年身临其境地感受邓恩铭革命精神的魅力,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革命历史的厚重,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孕育爱国情怀,发出爱国行为。[8]

(二)利用网络平台弘扬邓恩铭革命精神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发展,多方网络平台的出现,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信息的共享和开放为青少年获取知识提供了便利,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工具,青少年获取外界知识、信息的方式由新闻、报纸,转化为依靠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和相关公众号。因此,弘扬邓恩铭革命精神推进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特征,以网络媒介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例如:借助抖音、微信等平台拍摄有关邓恩铭革命事迹的精致小视频《少年邓恩铭》等影视作品引起青少年浏览阅读的兴趣,密切贴近青少年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教育。

(三)地方政府利用邓恩铭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推进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当地政府可以创建相关红色网站,将邓恩铭的革命精神作为核心模块,以邓恩铭革命斗争的故事为背景,便于青少年的浏览学习。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红色文化遗址和革命先烈故居的保护、修缮,并将其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充分挖掘邓恩铭故居的红色内涵,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吸引青少年前来旅游参观,促进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邓恩铭所作诗词中蕴含的忧国思想和革命决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感。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弘扬《国风·秦韵》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弘扬先进文化 传承雷锋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