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基层辅导员轮岗制初探

2021-11-27王炜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轮岗民办高校辅导员

王炜

(四川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在民办高校中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核心力量,辅导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能力决定了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水平。同时,民办高校基层辅导员还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实践者,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的反映了民办高校的管理能力。民办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和高校管理层之间,这就导致了高校辅导员这个岗位的发展空间不足,导致很多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的影响了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企业中的轮岗制度已经实行了很久,很多大企业都采用轮岗制度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给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民办高校中,基层辅导员轮岗制度的发展情况比较落后,甚至还有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辅导员轮岗制度的重要性。

一、民办高校实行辅导员轮岗制度的重要意义

轮岗制度又叫岗位轮换制度,最早是在企业工作中出现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指的是在企业或者团体中有计划性的让员工去担任不同的工作,从而可以全面的对员工的能力济宁考察。这样的工作制度不仅运行的成本比较低,还能给企业或团体内得员工不断的带来新鲜感以及挑战性的工作。同时,还能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转。高校基层辅导员轮岗制度是将企业中的岗位轮换制度运用到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中,让辅导员不再固定进行某种岗位的工作,将辅导员这个岗位和其他的教师或者管理岗位进行轮换,从而让高校基层辅导员得到更多额锻炼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辅导员轮岗制度还能带来强烈的新鲜感以及挑战,并且在这种制度实行的过程中不会对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过大的损害,同时还能通过不同岗位的锻炼提升员工个人的综合素质。

(一)可以有效的环节辅导员岗位产生的疲倦感

民办高校中,传统的辅导员工作制度由于长期的处于管理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工作中,不能进行有效的岗位流动会导致大多数基层辅导员出现职业疲倦的状况。在高校基层辅导员管理中,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有效的消除基层辅导员的职业疲倦感,提升高校基层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当一个人刚接触一个陌生的岗位的时候,他的工作热情非常的高学习新东西的速度也非常的快,因此工作效率就会快速的提升。但是当一个人长期的进行这种工作且没有什么进步空间,就会导致在工作中出现懈怠的思想,工作效率也会直线下降。如果民办高校在对基层辅导员的管理过程中,采用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有效的缓解这种情况。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激发辅导员对工作的热情,还能借助不同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才华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上升发展空间。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辅导员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即使有些辅导员最终还是轮换到原来的岗位上但是还是可以有效的消除长期固定工作带来的疲倦感。这种辅导员轮岗制度的实行,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以便高校更好的开展对学生的管理工作[1]。

(二)增加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民办高校在建设辅导员队伍中实行辅导员轮岗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消除基层辅导员长期工作产生疲倦感,还能在轮岗的过程中增加不同岗位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高校是有一个有着众多部门的组织,一层一层的管理以及细化的管理任务才能让高校更好的开展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这样的组织结构就导致很多部门之间的沟通比较少,需要进行部门之间合作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高校辅导员长期处于管理学生的一线岗位,长期进行工作容易出现本位主义,导致辅导员和上级管理层之间的互相不理解甚至有的还会出现工作上矛盾。正是这种情况,所以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辅导员和管理层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交流,导致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实行辅导员轮岗制度可以通过岗位的轮换帮助高校中各部门进行充分的够用和交流,还能让员工们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理解不同岗位所要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各部门之间互相理解更好的进行写作配合。还能有效的解决辅导员因为长期固定岗位工作产生的本位主义,也能让管理层到管理学生的一线进行工作详细的了解在实行管理方案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实行基层辅导员轮换制度还能促进全校人员进行共同管理的局面,提升辅导员在校园工作中的地位。

(三)不断的优化校园管理团队

民办高校实行辅导员轮岗制度还能让不同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对高校内的优秀人力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还能为基层辅导员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实行轮岗制度可以为高校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能力,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以及资源。同时,实行辅导员轮岗制度还能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辅导员在管理学生的一线长期的进行固定工作,不仅会产生职业疲倦感还会对自己的发展产生迷茫的心态。如果高校能对辅导员进行岗位轮换的管理方式,可以根据辅导员的发展愿景以及个人能力进行不同岗位之前的轮换,能让基层辅导员在进行轮岗为过程中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岗位轮换还能帮助辅导员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管理方式,在不同岗位上学习到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知识可以更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不同岗位的工作还能使辅导员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从而促进管理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轮岗制度能帮高校管理层更好的考察员工们的综合能力,为高校中的人才储备提供参考[2]。

二、促进民办高校实行辅导员轮岗制的对策

民办高校在实行基层辅导员轮岗制度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麻烦,但是在辅导员队伍管理的过程中轮岗制度对辅导员队伍管理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管理层要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相应的对策让辅导员轮岗制度可以更好的实施。

(一)对辅导员岗位轮换制度的实行做好详细的规划

民办高校想要转变传统的高校辅导员管理方式,在实行辅导员轮岗制度之前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制定好详细的实行计划才能保证轮岗制度的顺利实行。在实行基层辅导员轮岗制度之前,高校的管理层要先划定好实行轮岗制度额范围。因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不同每个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学历知识也都不相同,并不是所有的岗位辅导员都能担任。高校要根据辅导员的具体情况来划定详细的岗位轮换范围。可以根据高校内辅导员的具体情况,再参考岗位的工作性质、技能要求等方面的情况实行辅导员轮岗制度。其次就是,高校在实行辅导员轮岗制度的过程中,要对轮岗制度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设置。要保证辅导员到新的工作岗位上,有充足的学习新岗位工作方式以及相关专业技能的时间。要保证每一个进行轮岗的辅导员及员工在新的岗位上有完成的从学习、熟练再到贡献的一个完整周期,想要进行岗位轮换的人员要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达到有贡献的阶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岗位轮换。因为设置的时间过长,会弱化岗位轮换的效果。如果时间过短,又会造成频繁的岗位轮换,导致辅导员在每个岗位上的时间都过短不能充分的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根据相关的管理经验分析,高校中基层辅导员在工作中产生疲倦感的周期是四年左右,因为此时的辅导员刚送走一批学生会陷入职业生涯的迷茫时期。在这一阶段为符合情况的辅导员提供岗位轮换的机会是非常合适的,可以有效的帮助辅导员走出疲倦期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放峡谷。至于高校中其他岗位的轮换,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高校在对部分岗位进行轮换的过程中,可以先小范围的进行实验性轮换。对进行岗位轮换的辅导员后续工作进行跟踪调查,及时的发展在实行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改正,从而保证大范围岗位轮换制度的顺利实行。高校可以将一些管理部门作为首批进行轮岗的岗位,在保证部门人员总数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采用轮岗制度取代校外招聘。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高校的运行成本,有效的推动辅导员轮岗制度的实行。

(二)详细掌握辅导员的具体情况,提升轮岗制度的效用

在各大高校中对基层辅导员实行轮岗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辅导员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和高校管理效率的提升,形成双赢的局面。同时,实行基层辅导员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更好的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合适的工作岗位。针对高校基层辅导员不同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轮换方式,给不同的辅导员提供最适合的工作岗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发挥高校辅导员轮换制度的效用。因此,高校在进行校内岗位轮换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考评机制和轮换制度。要对辅导员的个人能力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评价,为符合条件的辅导员提供更合适的岗位。高校为了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为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辅导员提供岗位轮换名额。从而更好的激励高校基层辅导员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还能获得岗位轮换的资格,实现学校和辅导员个体双赢的局面。在对辅导员轮黄岗位进行安排的过程中,高校管理层要避免出现将过多同一专业的辅导员轮换至一个部门。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同一专业人才聚集形成“同性相斥”的工作局面,更平均的进行工作岗位轮换还有助于采用不同的长处来弥补工作中的不足。这样可以通过校内岗位轮换制度,让各部门更平均的发展形成更合理的层级结构[3]。

(三)要深入了解个人意愿,把个人意愿和组织需要进行有效集合

民办高校想要更好的实行基层辅导员轮岗制度,就要深入的了解辅导员对岗位轮换的个人意愿。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是实行轮岗制度的前提条件,如果高效管理层强行的进行轮岗制度不仅违背了轮岗制度的初衷,还会在实行制度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阻碍。因此,高校在开展辅导员轮岗制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公开的双向沟通交流机制,让有意愿的辅导员进行自主报名公平的竞争名额,尊重辅导员的个人意愿。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有意愿的辅导员可以任意的进行岗位轮换。岗位轮换的最终目的是,将辅导员的个人意愿和组织的需要进行有效结合,提升高效管理体系的工作效率和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当高校进行辅导员轮岗制度的过程中,一些待遇比较好工作轻松的岗位报名人数较多,反之工作比较辛苦工资待遇不高的岗位没有人愿意进行报名。出现这种情况额时候,高校管理人员就要和辅导员进行双向沟通交流了,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深入的了解辅导员的个人意愿以及组织的具体需求从而更好的达陈共识实现双赢的局面。

结束语:

综上,民办高校实行基层辅导员轮岗制度,可以有效的解决辅导员因为长期固定岗位工作产生的职业疲倦感。在实行岗位轮换制度的过程中,还能通过不同的工作岗位充分的发挥辅导员的特点以及优势,帮助辅导员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自身的发展空间。这样的工作制度,还能在不加大成本的条件下为高校储备和挖掘更多的优秀人才。轮岗制度还能通过辅导员个人意愿和组织需求的有效结合,为辅导员提供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提升高校的管理教育水平以及工作效率。高校要及时的做好轮岗制度的相关工作,深入的了解辅导员的个人意愿,让辅导员轮岗制度更顺利的实行。

猜你喜欢

轮岗民办高校辅导员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让轮岗教师感受温暖获得成长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