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雕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研究

2021-11-27张梦徐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雕塑大众建设

张梦徐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前言:在城市发展中,囊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而城市文化建设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作用尤其显著,强化城市形象的构建与提升,达到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精神的作用。城市雕塑要以城市发展方向为前提,将城市人文精神渗透其中,保证二者契合性,与城市文化背景相吻合,达到造型优美独特与艺术价值的统一,构建城市地标,增强城市影响力与知名度,成为城市呈现亮丽的风景线,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正确认识城市公共雕塑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忽视与城市特色相结合,公共雕塑存在严重同质化现象,创新严重不足

目前,在城市不断发展壮大中,城市公共雕塑的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创新性严重不足,同质化问题严重,尚未将城市本身文化精神蕴含其中。另外,在公共雕塑建设中,照搬照抄西方作品,缺乏城市内涵,随意性较强,严谨性不足,无法与城市布局相契合,甚至阻碍城市发展。在一些充满古香古色的城市中,忽视自身文化优势,未对其进行充分挖掘,反而盲目建设现代化雕塑作品,与城市整体风格不匹配,很难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力,城市公共雕塑的价值无法有效发挥。

(二)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背景存在不契合性

对于城市而言,不同城市文化背景存在差异,都集中体现了各自的文化背景,更显城市名片的功能。对于一些古城,如西安,文化底蕴深厚,代表华夏文明的起点,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拥有诸多文化古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它也因为文化,成为网红打卡地。基于如此多的城市名片,西安城市形象充满古朴与现代气息。城市公共雕塑发挥城市文化载体的作用,能够实现对城市文化的弘扬与宣传的作用,也是提升城市形象与影响力的途径。但是,一些城市存在盲目扩建的现象,在追求规模的同时,忽视了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特色的结合。城市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精神财富,需要将城市文化融入公共雕塑建设,保证其与城市建设风格的一致性,满足城市居民审美标准,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丰富大众精神世界。

(三)城市公共雕塑尚未进行科学规划,后期维护保养工作仍需加强

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公共雕塑隶属基础建设,伴随其数量的不断增多,其前期规划布局以及后期维护保养至关重要。一方面,在城市公共雕塑建设初期,需要准确掌握城市发展动向,以此为基础,明确雕塑设计风格与造型,合理选择位置,保证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但是,一些城市恰恰规划不到位,引发公共资源浪费的现象。除此之外,公共雕塑后期维护保养不到位,尤其是在建造长期以后,雕塑出现损坏与损毁,美观度降低,不利于城市形象的展示。

二、全面分析城市文化建设与公共雕塑建设之间的关系

对于城市文化建设而言,其成为促进城市不断向前、实现长远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与城市综合形象的提升息息相关。一方面,城市文化建设能够发挥城市宣传的作用。城市文化极具地域性特征。鉴于差异化的发展历程,其形成的文化也更具地域性与独特性,历史韵味十足。因此,需要对城市的特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依托城市公共雕塑,将其进行完善与准确的呈现,发挥文化内涵的价值,这也是构建城市独特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地标性雕塑作品,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实现对城市文化的宣传与弘扬。另外,城市公共雕塑自身也是文化景观,是城市人文景观,对塑造优质的城市公共环境作用突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艺术品、人文历史产生极大兴趣,而城市公共雕塑作品在满足视觉欣赏的同时,也能够达到审美标准,蕴含丰富文化,成为满足大众人文精神需求的重要方面。为此,城市公共雕塑在城市维护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成为弘扬城市维护的重要手段,对提升大众艺术素养意义重大。

三、发挥城市雕塑载体作用,挖掘城市文化核心价值

纵观城市发展进程,城市之所以能够长期与可持续存在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资源利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历史久远,城市处于不断前进发展中,文化底蕴得以沉积,历史文化精神得以构建,构筑了城市的文化核心价值。为了实现对城市核心价值的全面挖掘,要以传承为目的,对其兴衰起落进行分析,尤其关注其不同使其的重大事件、历史节点。例如,对于西安这座城市,其最为著名的是十三朝古都,最早能够追溯到西周,繁盛阶段为汉唐,其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家的首都。鉴于丝绸之路的影响,汉唐文化对当时诸多国家文化都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汉唐文化特色成为当期西安城市的集中代表。另外,秦始皇兵马俑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更是城市为文化代表。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西安加速发展,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勇于发展,构建文明城市,尤其是发达的旅游业,加之互联网出现,西安如今城市成为新城市文化代表,网红城市大大促进西安的发展。基于深入的文化挖掘,在经过分析总结之后,城市公共雕塑建设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得以实现。

四、城市公共雕塑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价值体现

(一)城市公共雕塑推动城市生态环保良性发展

对于城市公共雕塑建设,其专业性较强,在设计建造中,以城市生态环境为背景,强调与其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山水以及石头等自然资源的价值,以期构建绿色生态环境,渗透和谐社会理念。当前,鉴于对资源大肆开采与过度使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在城市飞速发展中,鉴于发展规划不到位,引发城市布局缺乏合理性,交通堵塞十分常见,城市公共设施在布局方面科学性严重不足。对于城市公共雕塑,隶属公共设施范畴,成为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如果雕塑材料隶属环保型,与可持续发展思维相吻合,有利于环保思想的传递,增强大众环保意识。但是,一旦雕塑材料不环保,涵盖污染元素,存在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在自然环境下,尤其是在雨水等的冲刷下,雕塑周边的土壤势必遭受损害,威胁欣赏雕塑、触摸雕塑人群的健康。除此之外,依托环保设计思维,雕塑作品发挥载体功能,实现对城市环保、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宣传,传递了可持续与长远发展理念。也就是说,大众在欣赏雕塑作品的同时,生态环保观念增强,这对城市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推动城市良性运转。

(二)城市公共雕塑辅助城市打造,强化文化传承与弘扬

城市文化代表的是人文精神的集合,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现。基于城市发展进程,城市文化良性发展是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打造城市特色形象,加快其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公共雕塑是城市公共景观的一部分,也是了解城市文化的途径。基于城市公共雕塑建设,其强调与城市文化实现统一融合,促使城市整体形象更具优势,达到弘扬城市文化核心价值的目的。针对城市地标性建筑,其更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特点,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城市参观,这对扩大城市影响力作用显著。对于西安,比较著名的是大唐不夜城的文化群雕,将大唐文化的精髓蕴含其中,弘扬唐朝人文风情,体现了唐朝繁盛时期政治强盛、国家昌盛的局面,更显诸多诗人在诗词领域的建树。整个唐文化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公共雕塑的建造使得西安城市综合形象得到推广,促使其成为新时期网红城市的代表,同时也实现了对西安古都文化大力传扬的目的。

(三)城市公共雕塑陶冶大众情操,提升生活体验

对于城市公共雕塑,其建设场地多为广场、公园等位置,位于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城市公共雕塑与大众社会生活关系紧密。依托优秀与高质量的城市公共雕塑,借助其本身的优美造型,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化内涵对提升文化素养产生促进作用。基于日常生活,能够对雕塑作品进行文化解读,陶冶情操,生活体验也得以提升。为此,城市公共雕塑建设的开展强调与人们审美的融合,将文化观念、风俗等渗透其中,只有这样,雕塑才能获得当地人们的肯定与认可,形成共鸣,增强大众对雕塑作品的喜爱,促使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发挥其在大众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

五、如何发挥公共雕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

(一)合理选择雕塑材料,强化对雕塑独特性的支持

基于城市公共雕塑设计建造,可以融入诸多方面的内容,吸收中华文化的精髓,如京剧、诗词艺术等,构建独特的视觉艺术。鉴于地区差异性,雕塑设计的模式与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善于挖掘本地历史文化底蕴,以便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类型的雕塑作品。另外,在材料选择上,可以积极创新,引入环保材料,以雕塑设计为核心,选择能够传递设计意图的材料,以更好服务于雕塑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二)千方百计增强大众对公共雕塑的认识与理解

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城市雕塑与大众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设计建造中,积极征询其意见,促使城市居民认同城市文化,积极参与雕塑设计以及后期维护。另外,为了推动城市公共雕塑健康发展,要依托多种形式,提升大众审美素养,促使雕塑艺术能够融入生活,与大众亲密接触,提高鉴赏水平,为雕塑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

(三)加大城市公共雕塑建设管理,合理增加资金投入与使用

为了更好发挥城市公共雕塑的作用,组织管理不容忽视,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大对城市雕塑监管。另外要合理增加城市公共雕塑资金投入,形成专门项目,争取专款专用。另外,建立城市雕塑管理体系,为城市雕塑艺术良性发展营造优质的环境。

结束语:综上,对于城市公共雕塑而言,其代表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强化对城市形象以及文化的宣传与提升。因此,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正视当前城市公共雕塑建设方面的不足,关注其布局与设计建造,对雕塑建设形成端正的认识,强化建设管理与监督,在创新的同时,融入城市特色,发挥城市雕塑的功能,塑造艺术气息浓厚的城市形象,服务于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雕塑大众建设
巨型雕塑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我的破烂雕塑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写实雕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