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小学科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策略

2021-11-27杨慧慧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深度多媒体科学

杨慧慧

(新疆阿克苏库车市第七小学,新疆 阿克苏 842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学生从小就能感受到的,学生在生活中处处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与种种影响。事实上,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社会高速发展,因此,教育行业要重视小学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培养新一代科学技术人员提供坚实的后备军,这对未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小学科学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在复习时大多数都是教师讲,让学生进行背诵记忆,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学习科学的情绪。但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就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知识的印象,并且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通过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比赛,通过评选优秀总结作品,增加学生对于科学深度学习的重视程度。在科学的教学中,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总结部分。在小学这个阶段,如果总结知识的能力差,是不利于开展教学的进行。通过深度学习让学生摆脱原先的学习方式,通过预习总结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非是仅仅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

(二)顺应小学科学教学客观发展规律

随着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知识迭代更新的日新月异,小学科学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窗口,是我国学龄儿童了解学习先进科技的关键。将互联网资源有机整合到传统教学实践当中,有利于课堂上老师为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阐释科学原理,学生课堂外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这样不仅为学生巩固了课上所学,更丰富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延伸,提高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科学探索能力。同时,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可更加丰富,更加符合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科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在教学的工具中多媒体已经普及,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学习中的知识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对于本章学习有一个大概的概念。传统的板书绘制会较为浪费时间,而通过多媒体展示不仅可以色彩鲜艳,而且还可以更加条理清晰。教师在构建课前导图时,教师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使学生在理解时能够更加地深刻,在理解知识联系方面也能够更进一步。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实验教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向学生进行展示,教师也可以加一些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展示在多媒体上,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溶解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一个简单导图,导图中心为溶解,分支上可以写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剂、影响溶解的因素、盐的水溶液的溶解与结晶变化等重要部分。让学生对本章的学习重点有个大致的了解,让学生在上课时可以侧重重点听讲以及记录笔记,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科学。在学习第一部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师可以把材料在班级展示,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再配上食盐溶解变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问学生沙在水中有没有溶解,面粉在水中有没有溶解?分别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播放。教师还可以扩展其他的物品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询问学生还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知道的物体,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通过利用多媒体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加科学深入学习的资源。

(二)鼓励学生实践,实现理论深度体验

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探究,动手操作实践都是深度学习理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其切身感受世间万物蕴含的科学道理,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可赋予其身份感与代入感,使其像科学家一样去进行实践与试验,学生在实践与试验的过程中一定会收获到课本中难以表述及呈现出来的认识与认知,这种体验是独一无二的,是唯有实践探索才能赋予的深入知识核心、触及学生内心的感受。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与实践,实现理论知识深化与促进学生深度体验科学魅力,可有效增强其科学探索思维,养成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科学素质与专业知识素养,有利于学校为社会输出其所需的人才。

(三)整合教学资源,增强学习决心

科学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课程,良好的教学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决心,促使学生以高昂的情绪投入科学学习、探究中,从而更加顺利地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要求教师在依照新课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调整、增设有实用价值的教学资源、素材,由此为深度教学的开展助力,让学生从中获得全面提升。例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提前对教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具体来说,除了基础知识的讲授以外,教师还增设了深入探究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相关的内容。在教学器材的选择上,教师不仅保留了教材中提到的材料,还选择了橡皮泥、玻璃瓶等相同体积的材料。对于拓展教学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了一些沉浮原理在现实中的运用实例。又如:在教学“磁铁”中的“磁铁有磁性”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如若教师给学生展示磁铁,并让学生把玩,很难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此,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具有引导性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观察磁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弥补学生基础知识的不足,还有利于学生清晰思路的形成。以上调整、优化,彰显了科学课程的核心,为学生深度学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架起与日常生活之桥梁

对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学生常常认为与课堂无关,但在小学科学学科中,这些恰恰是最值得关注的。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培养学生对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思考,使之通过学习在生活中发现新的问题,能创造性地分析,较快形成解决思路,迅速进行决策。例如,在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时,教师可拿出一瓶未开封的学生熟悉且喜欢的饮料、一瓶玻璃装的牛奶,还有生活中常见的白醋、酱油,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碰到一位邻居小朋友到楼下超市买东西,回到家后气鼓鼓地对妈妈抱怨,说老板是位黑心老板。原来他去超市买的这些东西都没有装满。他认为是老板欺负他年龄小。你们怎么看?”这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认真观察摆放在讲台桌上的各种物品,发现果然每个瓶子都未装满。“老板的确没坑他,每一瓶饮料都是这样没有装满的,那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跟这位小朋友如何解释呢?”这一问题的抛出,更让学生兴致高涨,期待教师给出答案。

(五)明确教学任务突出学生主导地位

教师要明确科学教学任务,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游戏化教学是从学生的角度展开的教学模式,只有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游戏化教学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展开。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摒弃传统的等级观念,建立人人平等的科学教育课堂。此外,由于科学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属于比较严谨,具有探讨研究意义的学科,对学生的帮助极大,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成为学习上面的主人,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进行转变,全面把控教学的节奏。回顾以往的科学教育过程,部分教师对学生抱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其实不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还有很大的教学空间,对于这个年纪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学习方法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科学教育是一门包含范围比较广的学科,很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满足这个年纪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对学生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在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求知的能力,教师应该把这些当作目前阶段的教学任务。

(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科学课程,教师要用心地设计有创新、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对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思考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配合课堂教学的开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是推动科学教学事业进程的有力举措,更是强化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由之举,值得受到充分重视。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其真正落到实处,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高效的科学课堂。

猜你喜欢

深度多媒体科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