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战略路径研究

2021-11-27包有或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院校

包有或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要走向复兴,必须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实现教育强国新要求。教育现代化成为新时代强国建设的行动号角。

一、高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教育强国建设的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和把握党对高职学校的全面领导。在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以加强高职学校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治校办学、教书育人全过程,促进党建与教育事业融合发展,使高职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和把握高职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坚持高等职业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职学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职教育,涌现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

(三)坚持和把握高职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通过高职教育培育的学生,是否心中有国家、有党、有人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传承、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育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着力培养新时代急需的、具有世界视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让高职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情发自内心深处,使高职学生有理想信念、有本领担当。

(四)坚持和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高职教育制度,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深化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改革,着力增强弱项、补齐短板、提升能力,确保依法治理、规范有序、优化协同、运行高效,激发办学潜力、增强办学活力,促进内涵式发展,努力开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局面。

二、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

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是职业教育,它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走上技能人才培养的快车道。

(一)健全立德树人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近年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成效显著。但要清醒地认识育人格局,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一是实现全员、全过程育人要以思政理论课教育为抓手。思政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面对全体学生开好思政理论课,思政理论课要落实守正创新的“八个相统一”,并贯穿于学生从中小学、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当前,高职院校加强思政理论课教育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课程思政不断推进,全过程育人正在进一步落实思政理论课教育与人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也在稳步研究推进。

二是实现全方位育人要以系统改革评价目标和机制为引导。全方位育人是涉及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从学校内部看育人观念如何全方位得到渗透与落实,这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从学校外部看,主要在于家庭科学教育观念的树立和整个社会良好育人氛围的养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家风家训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把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统一起来,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在育人导向的实践中,要扭转学生不科学的认知,认为上普通本科学校学习才有人生希望,上高职院校学习实属无奈的错误教育评价,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破五唯”要系统针对学生学业评价、入职评价和晋升评价等终身发展的切身利益,而且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风向标和导向作用。这样也有助于带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教育等多位一体的育人格局。[1]

(二)肩负培育时代职教新人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而言,就是从自身工作职责出发,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教师自身品德修养和教书育人能力素质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担当时代大任新人为归旨,并推动三全育人格局形成为己任。

一要处理好培养教师与培育学生的先后关系,练就赢得学生的品格能力。思政课教师因工作内容、职责与学生思想成长、体认感知有着高度的关联性,被视作最可能对学生思想认识、道德修养、价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线思政教育引导者。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国家的政治责任、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的使命去施教。因此,思政课教师既要发挥集体团队和思政专业优势,开展具有战斗力和向心力的“兵团式”作战,又要培养政治强、视野宽和人格正的“单兵式”个体教师,不断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师在学生思想引领、心理疏导、人生规划、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专业化教育水平,切实提高育人能力和水平。

二要处理好思想育人与技能育才的辩证关系,厚植铸魂育人的使命意识。高职学生既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又要崇尚科学精神和技术立国的情怀,这样才能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优秀人才。高职思政课教师必须在育人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担负起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职责,必须耕耘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块“责任田”,加强学生爱国情怀的培育、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培养“知识积累、制度运行、国家存续、文化传承、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三要处理好育于精专与育于合力的协同关系,汇聚三全育人的磅礴力量。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三全育人的过程中,思政理论课教师是高职学校育人的骨干力量,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术业有专攻”的优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开展卓有成效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同时,还要持续关注学校在育人工作中各责任部门间产生的“空隙”、关注肩负育人责任群体工作中的“空隙”、关注学生成长时空转换过程中的“空隙”,主动作为,做好育人盲区、断点“填充者”和“衔接者”,营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真正形成育人合力。[3]

(三)规划职教教师培养蓝图

强国必先强师,教师是社会文明进步和民族复兴“梦之队”的筑梦人,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育才必须从育师开始。

一是坚定育人必先育师的理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依靠教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高职院校承担着培育符合自身教学与实践需求的师资队伍,必须把培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和培育各类专业教师的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旗帜鲜明地赋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和各类专业教师重要的使命,必须坚定育人先育师责任担当。

二是把握育人必先育师的方向。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培育德才兼备的高职教师,是决定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新时代好教师的要求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关于“四有”好教师的重要论述揭示了教师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对新时代教师提出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思政课教师六项要求等都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育人必先育师的方向。

三是开辟育人必先育师的路径。高职教育及其教师培养相对于综合性院校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如何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师人才培养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开辟一条科学适宜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培养道路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高职教育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目标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教师人才培养的主体是专业教师,因此,培养既适应综合性院校,又适宜行业性、职业性院校,深化教师培育综合改革,规范教师培养体系,抓好教师培育薄弱环节建设,建立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专业教师培育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等提供科学的路径。[4]

三、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技能培养和技艺传承,自古就有“教民以猎”“教民以渔”“教民以耕”的传统。2021 年4 月13 日,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一)坚定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树立科学育才观

中国式现代化,其特点模式在于人口规模巨大,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社会领域实现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相协调,生态领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际合作领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育才观,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出发,把人才分为两种:一是学术型,二是应用型。应用型又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总体看人才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状,其基础是应用型,其主体是融入实体经济、扎根一线、能干实干的技术技能人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高职教育必须更加自觉地贯彻“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要求,聚焦聚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研究显示,到2025 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近3000 万人,家政、养老等领域需求缺口达4000 万人。这预示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肩负优化教育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双重职责。新征程上,我们将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培养数量更多,素质更优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和人才支撑。

(二)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优化类型特色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着力“下一盘大棋、打一场翻身仗”,必须深化引起格局性变化改革的关键步骤。

一要从自身视觉审视高职教育,从实际出发,研判形势、分析问题,全面推进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要聚焦“技能专业”和“术业专攻”的理念,围绕行业标准与企业发展、习惯养成和素质提升,推进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与企业对于职业技能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与提高,因此,高职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与发展趋势,把企业课程植入专业课程规划中,开设更多与企业发展急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专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职业技能课程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赋能,培养造就推动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二要从教育体系视觉审视高职教育,全面贯彻落实“职教20 条”,科学处理产教、校企、师生、中外交流四个关系。优化“课堂形态”并构建“系统高效”的一体化新课程体系,形成学校与社会、技术与应用同步的课程机制,把课堂搬进企业里、建在岗位上,将校园课堂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将所学专业与生产项目有效对接,以工学有机交替结合的形式丰富课程内容,以实训锻炼的方式优化课程品质,凝聚教育合力,打造学习、实践、就业的职业教育生态闭环,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培养学生的认知、合作与专业能力,助益学生成长成才。

三要从经济社会视觉审视高职教育,创造性建构技能型社会建设,让高职教育“进入议程、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疏通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探索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在导师选择上,由原先的被动选择到由学生自主选择,老师给予专业成长和职业规划上的指导,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特点进行课程学习,夯实学生职业发展基础。在学业能力水平的评价上侧重综合评价,不以“一张答卷”论英雄,不以“一把尺子”做衡量,着重从评价参与者和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以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企业综评进行交互评价,结合市场调研、书面汇报、学习报告等多种评价形式,促进评价的客观全面,促进人才的多元发展,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

(三)坚持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

由于历史沿革、传统观念和现实需要等多重原因交织,高职教育面临个人意愿、企业需求与国家战略之间冲突;社会传统观念对高职教育理解偏颇、认知不够;高职教育自身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普遍存在。新的征程上,高职教育必须从“无奈之举”变频“优质选项”,必须遵循问题导向思路,不断强化类型特色。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决定高职教育层次结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完善中高本衔接、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个性化、定制化的培养,使高职学生高薪就业、体面从业;打通技术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基于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不同的选拔人才方式、考试内容,使中高本科职业教育有机衔接、相互促进;扩大职业教育体系开放水平,将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等融通发展,发挥高职教育在成就学生、服务社会、发展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中坚作用,加快构建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推进职教真正落地生根。

二是营造良好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要破除“鄙薄技能”的社会认知,切实提高专业技术能人工匠的经济待遇、社会待遇和政治待遇,使高职学校毕业的学生拥有更高的劳动报酬,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过更好的生活,从而引导广大学生走技术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要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和表彰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创新争先、技能光荣、创造可贵的时代风尚,弘扬崇尚技术、注重实绩和能力的社会氛围;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共同积极参与高职教育,把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加快现代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三是提升高职教育理论水平和治理能力。要加快高职教育的理论创新、技术路径创新和技术方法创新,探索基本规律和内涵属性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形成理论研究、政策指导和实践发展的良性互动,不断总结我国当代高职教育改革经验,构建系统完善的高职教育理论体系,筑牢高职教育理论根基。要加大力度、扩展规模瞄准对应行业技术前沿,对从事专业教育的一线教师,有步骤、分门类开展全员培训,同时,严格考核高职院校行政人员的管理能力,推动高职教育内部提高站位、提升水平、共享经验,整体实现从经验办学到科学化办学的转变。[5]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